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史上最有名的三首《詠蟬》詩,被譽為“詠蟬三絕”

在唐詩中,有三首著名的“詠蟬詩”,被稱為“詠蟬三絕”,就是虞世南的《蟬》,駱賓王的《詠蟬》,李商隱的《蟬》。

有人說,虞世南“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

這三首“詠蟬”詩各有千秋,一直為後世所稱道,是詠物詩的傑作。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一首自明心志的詩。

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回蕩樹林之間。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借助秋風,傳聲依然遙遠。

虞世南是唐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博學多才、耿直高潔,常與唐太宗討論歷代政治得失。唐太宗因此稱讚他有“五絕”,即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

唐太宗還誇讚他: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

就算是這樣,虞世南也從不驕傲,從不以鯤鵬自居,而以小小的蟬來類比自己,可見其胸中格局。

冰心有一句小詩:牆角的花兒,當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心地寬大,天地自然大,心胸不能放開闊,只能看見自己身邊有限的天地,那自然小了!當我們自大時,看到的只有自己,當我們自謙時,會看到一片更廣闊的天地。虞世南就是如此。

《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這是一首蒙難時的感慨詩作。

這首《在獄詠蟬》是唐詩中的名篇。是駱賓王在獄中所作。

唐高宗儀鳳年間 ,駱賓王因上疏論事觸忤武則天,遭誣,以貪贓罪名下獄。

聞一多先生說,駱賓王“天生一副俠骨,專喜歡管閑事,打抱不平、殺人報仇、革命,幫癡心女子打負心漢”。這可能是駱賓王下獄的真實原因。

在蒙難時,駱賓王以蟬比興,以蟬比喻自己。露重,蟬翅輕,無法高飛;風多風大,難保自身芳香。

沒有人知道我像蟬一樣高潔清廉的品行,誰會為我表白我清白的內心呢?

人生,總有一個時刻是孤獨的,孤獨承受著人生的苦難與悲戚。可人總是要有一點堅持的,只要認為這件事值得堅持,那麽,受點磨難,又有什麽關係呢?

我心中自坦蕩清白,如此,足矣。

《蟬》

唐·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這是詩人懷才不遇,而作的“牢騷語”。

李商隱平生曾兩度入官秘書省,但最終未能得志,處境每況愈下。該詩就是表達了他雖仕途不順,卻堅守清高之志。

這首詠蟬詩,詩人抓住蟬的特點,結合自己的情思,“為情而造文”。詩中的蟬,也就是詩人自己的影子。

你棲息在樹的高枝上,餐風飲露,本來就難以飽腹,何必哀婉地發出恨怨之聲?

此句寓意詩人自己品性高潔,因此像蟬一樣,難以飽腹 ,發出怨恨的聲音。

官職卑微,四處飄泊,而故鄉的田園卻已荒蕪。煩請你用鳴叫之聲給我敲響警鍾,我的家境同樣貧寒而又淒清。

詩人,以蟬起,以蟬結尾,句句說蟬,句句影射自己。

如果保持高潔的品性,自己的仕途無望,你還會繼續堅持嗎?人生中,我們都在面臨著各式各樣的選擇,選擇了這一樣,就要放棄那一樣。李商隱選擇了堅持品德,你呢?

這三首“詠蟬三絕”,清代著名學者朱彝尊十分欣賞李商隱的這首《蟬》,他說這首詠蟬詩“傳神空際,超超玄著”,是“詠物最上乘”。

你怎麽看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