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術學博士馮旭繪畫藝術欣賞

馮旭教授的水墨山水畫多以抒發意趣見長,有種浪漫的情調,甚至帶有幾分天真爛漫的生趣,三五知已會心一望便足矣。——應一平

馮旭,號老槐。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博士;渤海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寫生山水畫研究所所長;西京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國畫高研班導師;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主持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終南驚夢》之一160cm×360cm 2019年

讀馮旭《終南驚夢》有感

文/應一平

橫亙在中國西部的秦嶺,是上蒼賜於三秦大地的珍貴存在,注定和中國歷史緊密相聯。時光進入2018年,它不僅依然是中國南北地理與氣候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而且竟成為當下“政治站位”的晴雨表,再一次引起世人的關注。一場整治秦嶺生態的“保衛戰”大張旗鼓地打響了,隨著官商勾結者個個被罷職、入監,黑幕不斷曝光,它對政治生態的破壞很難像別墅的灰飛煙滅隨之雲消霧散。還自然綠水青山的初衷無疑可讚,一旦變為粗線條的“運動”,留給人們太多的思考,太大的經濟代價。這次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秦嶺拆除“違建”,必將載入史冊由後人評說……

馮旭教授的《終南驚夢》畫作,一讀便懂。我也是秦嶺事件監視者,知曉來龍去脈但感覺麻木。故建議他將標題改為《終南紀事》,含蓄豈不更好?再問之是為“國展”而作,相信評委們一定是看懂了,面對不可為而為的畫作,加上咄咄標題,即使兼具審美價值與考史價值也會轉身離去。我嘴上寬慰:這幅是見證公元2018年在西安“父親山”下發生驚心動魄的歷史畫,留給後人不能忘卻的記憶。心裡真實的我馬上又說,分明就是現實題材!針砭時弊的作品。

《終南驚夢》之二局部 180cm×220cm 2019年

令人血脈僨張的事件雖已偃旗息鼓,很多人選擇了忘記,欲使這段歷史歸於寂靜。我問他為什麽偏偏要“舊事”重提?答道,我就是想畫,語言瞬間多餘!不要忘了藝術家除了敏感內心外,使命感始終會驅使手中的一管柔毫。遙想當年,年輕的基裡科能畫出傳世名作《梅杜薩之筏》,就是基於正直的良心。當然中西環境不能簡單類比,時代呼喚有良心的藝術家並非顯得多餘。

馮旭教授去年赴西北長城沿線考察百天,眼界與創作頗有收獲;繼而轉任到宜人的西京學院,正好趕上西安大規模拆除秦嶺周邊的違法建築,如火如荼 “破拆”日夜不停,一座座高檔別墅群數天化為烏有,湮滅無影,面對從未經歷的旁觀,他能敏銳查覺這一事件承載的精神分量,他到過現場、收集影視素材和其他各類信息,以圖像敘事方式一口氣創作了三幅源於現實生活、再現場景的彩墨畫《終南驚夢》,不僅具有視覺衝擊力,而且包含政治社會學的多重意涵,讀之苦澀卻意味非常。

《終南驚夢》之二局部180cm×220cm 2019年

《終南驚夢》第一幅右上角一輪弦月就要移出畫面,秦嶺全然沒有歷史記憶中的寧靜、安然,及今月曾經照古人的詩情雅意。濃重的山脊若剪影般分割出大地與天空,形成似不關聯的兩個場域,抑或暗示天界與人間的不同?刻意的筆墨渲染出密不透風的滯塞感,雜亂的形、色中升出一團團白煙(飛揚的塵土),攪動沉悶的畫面,近似窒息的場景透出些許活力,仿佛在映證“塵歸塵、土歸土”的哲理宿命?

畫面上幽靈般寥寥幾個破拆者,他們能量巨大,按照既定進度將整潔、堅實的房屋變成一片片廢墟,亢奮勞作的後果使我們面對宛如地震後的斷壁殘垣。右下角一人焚燒物品的火光與天空色彩重合,透出主題隱喻。我的視線遊走各局部間的撿鋼筋及拾物者,與旋轉的機械生成的動態軌跡糾纏、疏離,如此反反覆複,這樣觀畫的體驗可謂五味雜陳。右中開挖掘機的司機,嘴叼煙頭,肥胖身軀後傾,熟練的操作姿態與不屑的神情,透露陰暗的仇富、仇官心態,成為作品的點睛 “畫眼”,是否暗含作者立場就不得而知。因為藝術作品一經完成,解讀就與原創者無關,觀賞者惟有靠自己的理解去見仁見智地發揮。

《終南驚夢》之三 180cm×220cm 2019年

此作圖式新穎,色墨濃重,整體表現成熟,具有美學解讀的寬泛余地。平遠的鋪陳內含起承轉合的氣脈,被東倒西歪的樓宇和機械臂衝破、阻斷視覺的流動性,一團團扭曲的物態被打散的構形,擠壓了本可舒展的筆致墨韻、物態聚散。佔據畫面絕大部分空間的直觀形象,活生生呈現出秦嶺的累累傷痕。月夜本應靜穆,畫面物體的連接產生晃眼的視感,強化色墨烘托場景的氣氛,定睛細望,不多的白色線、面,具象徵意味,我能感覺他為達到視覺與知覺同構所費的心思,傳遞含混又分明、遊離又確指的語境,這裡我只能意會而不便言傳。

馮旭教授的水墨山水畫多以抒發意趣見長,有種浪漫的情調,甚至帶有幾分天真爛漫的生趣,三五知已會心一望便足矣。水墨寫生筆中含韻,使人回味。然而,這幅《終南驚夢》立意非常沉重,內涵多層信息,是充滿矛盾張力的“不合時宜”之作,完全出於良知良能的真實感受,為時代而創作的真情表達。秦嶺催生了他的藝術靈感,西京園使馮旭的藝術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這在一切考慮效益的當下,能不計功利,以批判現實的精神尺度,準確把握藝術的表述理念,進而深入發掘、延展內涵意蘊,其用心可謂良苦;用執著方式盡自己的本分,更是難能可貴。(作者為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8西北及海南寫生

《北漠風情》68×45cm

《南國聲色圖》68×68cm

2017年野三坡寫生

《野三坡寫意》68×68cm

《坡上人家》68×68cm

《野三坡雨霽》68×68cm

《坡上野三秋》68×68cm

《坡上人家》68×68cm

2016年太行山寫生

《石板岩南眺》68×68cm

《南坪春曉》68×45cm

《太行記遊》68×68cm

《太行深處》68×68cm

2015年皖南寫生

《二月春風》68×45cm

《皖南春曉》68×45cm

《皖南春雪》68×45cm

2014年磧口寫生

《磧口李家山寫生》68×45cm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