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考進行時:看看古代的“高考”有多難

曾有人這樣調侃高考——史詩級災難鴻篇巨製,全國千萬演員聚集,國家教育部巨資打造,六月七日上午九點全國同步上映。一年一度的高考的確可比一部史詩級大片,但比起古代的高考——也就是科舉考試,只能算小巫見大巫。

古代“高考”有多難?

科舉的門檻高,如果是古代的女孩子,想參加科舉門兒都沒有。如果是男兒身,但爹媽正好是大老爺家的奴婢,或是乾著仵作、糧差及巡捕這樣的工作,那你就屬於賤民階級,也會被直接pass掉。還不算十年寒窗要花費的金錢,古時可沒有如今的九年義務教育。

古代考生更苦

在古代,學生光看書光知道是不行的,得把“四書五經”這樣的經典給背出來、熟記於心,甚至某句話在某頁某行,都得一清二楚。古人高考還要毛筆字漂亮,但那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學習多年的成績啊,比現代的學生要痛苦多了。

據統計,書生們要背誦《論語》、《孟子》、《詩經》、《禮記》、《左傳》,共40多萬字,全部都要精讀背熟。此外還要看相當於原文幾倍數量的注釋,還有其他非讀不可的經典、史書、文學書籍等。

錄取率

古代“高考”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是過鋼絲繩。根據中國教育史研究者統計,晚清時,全國每次參加鄉試的考生在16-18萬左右,從中選拔5000-6000人成為舉人,錄取率大約在3%左右,而目前我國高考錄取率在75%,是古代的25倍。鄉試、會試的競爭之激烈,遠遠超過現今的高考。明朝秀才中舉的比例多為30:1,中舉率約為3.3%,舉人中進士的比例,多為20:1,錄取率約為5%。可見金榜題名之難了。

科舉的產生

在中國古代,國家任用官吏多是依人舉薦,但這種方式難免會有不少能人才俊因朝中無人而無緣為官,魏晉南北朝奉行的“九品中正製”是為典型。由於“九品中正”舉薦製被世家大族把持,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仕途壟斷。隋朝統一全國後,隋文帝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製,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朝廷為更好地選拔人才,實行開科取士,每年各州薦舉貢士入京考試,不論貧貴,一律以成績定勝負。是為科舉考試的初始。隋煬帝愛好文學,置進士科,以“試策”取士,這是後代科舉考試文字的開始,又設明經科,這標誌著科舉製正式誕生了。從此,科舉考試才成為真正的利祿之途。

考試內容

對於試卷的類型,各朝代是差不多的。各朝所考科目總的變化也不大,但題量很大。根據所選科目的不同,要完成相應的考卷,才有可能考取功名,表面看比現在的高考試卷簡單,看似隻寫作文,實則更複雜,是一考定終生。

唐承隋製,將科舉考試制度化並逐步完善。唐初科舉分常科和製科兩種。常科歲考一次,主要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科目;製科由皇帝主持,按形勢需要臨時下令舉行,名目常見的為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博學宏詞、才堪經邦、武足安邊等科。從這些名目上看,製科更注重實用。

宋朝科舉進一步完備,科目以進士為重,增加殿試,由皇帝親策。

個人認為,宋代對科舉考試的另一貢獻是考錄的公平公正——考試時“鎖院”,嚴禁出入,防止內外串通舞弊;同時在唐朝“糊名”(密封考卷上姓名)的基礎上,實行“謄錄”,即另派抄書手將試卷用正楷譽錄,使考官無法辨認考生筆跡,保證公正閱卷。

宋代科舉還有一個創新——三年一考,允許落第舉子複試。

明代是一個君主集權的時代,表現在科舉考試中,僅設進士一科,並規定試卷以程朱理學觀點指導作文,用八股文體寫作,即將全文分為八個部分: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從起股以下,每部分用兩股排偶文字,限定字數,故稱八股文。

科舉階段

清代的科舉考試,分初步考試和正式考試兩個階段。

初步考試有三種:一種叫童試,一種叫歲試,一種叫科試。正式考試也有三種:鄉試、會試、殿試。

禮部會試合格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一般情況,會試合格者殿試都能成為進士,只是排名先後有差異。殿試前三甲狀元、榜眼和探花由此產生。所謂“連中三元”,就是鄉試第一解元、會試第一會元、殿試第一狀元。

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這四個年中的八月舉行鄉試。鄉試考中後稱舉人,取得做官資格,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會試在第二年的二月份到京城考試,又叫“春試”,考中者稱為貢士。會試考完的第二個月,大概4月份前後是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考試,考中後就是欽定的進士,直接做官。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近代科學文化的傳入和國內民主革命運動的高漲,清廷被迫“停科舉以廣學校”,廢除了行之千年的科舉考試制度。(圖源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