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物|LPGA在路上 劉鈺:做最優秀的自己

劉鈺在LPGA越打越好劉鈺在LPGA越打越好

  第八場比賽,LPGA一年級生22歲的北京姑娘劉鈺終於松了一口氣,在德州精英賽上,她取得單獨第三名的成績。這不僅意味著,她幾乎完成了保卡的目標,同樣表示在接下來的賽季中她有更多的機會嘗試更積極、勇敢的策略,來實現自己“拿一個冠軍”的賽季願望。

  LPGA新起點 從第三名開始

  德州精英賽之前,劉鈺和好朋友石昱婷與馮珊珊有了一次難得的聚餐。“珊珊姐教了我很多處理技術和心態問題的經驗,”劉鈺笑言似乎每個“關鍵”時刻都會出現珊珊姐的影子。

  此前,這個22歲的女孩已經連續三場未晉級,來到LPGA之前,她做好了十足心理準備,但心中依然有失落。“與我自己預想的表現有很大差距,”她說。

  每天5點起床,在車上等待賽事組委會的消息,第一天的比賽延遲了30多個小時。“一直等組委會的通知,心情很焦躁,”德州精英賽的開局談不上順利,這不免讓劉鈺想起上一周比賽最後階段的折磨,在發球台上,這個開朗的女孩竟然被同組的前世界第一柳蕭然一連串頭銜衝昏了頭腦,始終無法理清思緒。“聽到開球介紹人家21歲就已經得了那麽多世界冠軍,一下子懵了,直接被帶亂了節奏。”彼時煩躁的心情和德州的“開局”有些類似。“一開始感覺非常不好,感覺無法集中。”

  不順利的開局之後,卻是一個有些戲劇性的結尾,經歷連續兩天堪稱“煎熬”的比賽,她在削減為36洞的比賽中找到手感,最終以低於標準杆9杆的成績獲得自己LPGA上第一張好看的記分卡,單獨第三名。

  “抓緊大牌缺席的比賽,”劉鈺笑言這是珊珊姐給的建議,經歷了此前起伏的賽季,這個爽朗的姑娘終於收獲LPGA一年級第一個小驚喜。

  “晚上開心的睡不著,”和她一樣開心的還有爸爸劉松,與二級賽一樣,這位嚴厲的爸爸在女兒第一年LPGA賽季上又背上了球包,雖然在年初信誓旦旦地說再也不給女兒當球童了,看到劉鈺不順利的狀況,這位老爸還是不得不出手。

  德州精英賽拿下單獨第三,劉鈺給自己放了一天假,這也是她兩個月以來的第一個休息日。“雖然很辛苦,但我不覺得枯燥,打LPGA是我一直的夢想。”

  夢開始的地方 寫在積分卡上的願望

  13歲的時候,劉鈺寫了一篇文章放在自己的球員手冊上——“我一定要打LPGA”,不那麽規整的筆觸,很用力得落在紙面上。

  長大了快十歲,她還是記得自己第一次以業餘球員的身份到新加坡參加配對賽的場景,人們的目光落在自如揮臂擊球的馮珊珊身上,穿過人群,她睜大雙眼看著被用力擊出的球落在果嶺上,不由自主地在心裡說:“好酷啊!”。

  那個時刻,她對高爾夫的渴望有些迫切,需要寫在紙上、記在心裡。 “無論怎樣我都一定要打美巡賽,這才是我向往的生活”,這個眼神亮亮的女生對未來的自己說。

  2017年11月,海南,劉鈺在三亞女子公開賽度過了三年來最輕鬆的比賽周。“人生美好到有些不適應”,她笑著說,終於有一次,不用急著去練習推杆、不用計算誰的獎金又超過了自己哪怕幾塊美金。

  一個星期前,她剛剛在藍灣大師賽結束了職業生涯第一場LPGA比賽,以持卡球員的身份。那一場,小時候的偶像馮珊珊奪得冠軍,成為女子世界第一。

  媒體無暇顧及剛拿了全卡的劉鈺,她也樂得自在。比賽之前,她給指甲塗了一個與藍灣同色的藍白調,仿佛給自己職業生涯新開始的一個小紀念。

  比賽的第二天,她打爆了,望著記分牌,赫然寫著+5。放在以往,劉鈺一定會跟爸爸大吵一架,與三年LPGA二級賽每一場糟糕的比賽結束後一樣。這一天,她默默抬頭看看大海,與指甲一個顏色的藍,讓人舒暢,成為美巡賽的一員,這個22歲的女生開始學著自我調節。在藍灣,她是馮珊珊之外表現最好的中國球手。

  強勢的父親:“你要知道你要什麽”

  結束三亞女子公開賽,劉鈺臉上絲毫沒有倦色,依然像腳下有彈簧,一碰一跳地去餐廳吃飯。

  她很好動,也很愛笑,聊天時毫無顧忌的爽朗笑聲很有感染力,她說自己是個愛哭鬼,輸球哭、贏球哭,笑容和淚水各佔這個22歲女生情緒的一半,滿足和遺憾也一樣,她說自己在人少的時候經常會“哭一場”。

  沒有一夜成名,也沒有中彩票般的好運氣,她就像一個爬山的女生,不抄近路、不搭纜車,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哭過鬧過、摔過跤也差點放棄過。

  9歲的時候,劉鈺第一次打高爾夫球,頂著大太陽,上來就磨出了滿手泡,看到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她抹著眼淚偷起了懶。“好無聊,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打高爾夫球,能不打麽?”她悄悄地想,但是劉爸爸不這麽想,他希望女兒能夠堅持下來,哪怕為了強身健體。在劉鈺眼中,爸爸一直是個斬釘截鐵的人,性格很果斷。

  跟著教練,劉鈺一練就是4年,錯失了不少普通生活的快樂,身邊也多了一群打球的小夥伴,她不再覺得孤單,開始享受高爾夫的樂趣。13歲,劉鈺第一次體會勝利帶來的快感,那一年她連續拿下5個青少年比賽的冠軍,去新加坡參加配對賽,與職業球員同吃同住,這個活潑的女孩第一次埋下了一些關於夢想的小心事。

  女兒的心思爸爸看在眼裡,他堅定了讓她把打高爾夫打下去的決心。在父親稍顯強勢的教育下,劉鈺迅速成長起來,看好她的人很多。目標明確的劉爸爸開始為女兒考慮起將來,他不敢說女兒有做職業球員的天賦,但他希望高爾夫不單純只是興趣愛好。一天翻看雜誌,他看到一篇美國杜克大學招收體育特長生的文章,於是,一切有了清晰的規劃。

  劉爸爸開始全職接手女兒的高爾夫教育,他要求女兒不能和同齡人一樣,在玩耍上浪費時間。寒暑假,他帶著劉鈺去美國打青少年比賽,向美國大學校隊“進發”——打AJGA,攢積分、賺星星、集卡打邀請賽。

  在同齡的中國孩子中,劉鈺是第一個從國內去打AJGA比賽的人,也是第一個兩次獲得CLPGA冠軍的人,這與劉爸爸的教育思路分不開,他希望女兒走的每一步都有效率——“少花時間,效果好”,這一點,她沒有讓爸爸失望。17歲生日的前一天,劉鈺收到了最好的禮物,杜克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在劉爸爸看來,女兒完成了他設定升學路線的最高目標。

  走進校園,劉鈺的世界一下變大好多倍——名校的榮譽感,無處不在的學霸們,輕鬆的校園生活,這一切都讓她很愉悅。獨自生活,她結識了德國打網球的嚴謹室友,跟著教練體驗了喜歡的山地球場,學會一邊想念中國菜一邊吃學校周邊最火的韓餐,一切新奇又有趣。

  除此之外,這份愉悅還包含了幾份小驚喜,雖然同樣經過層層遴選,劉鈺不認為自己被杜克選擇的過程比學霸同學們的升學過程更痛苦,甚至還有幾分偏得的榮譽感。“以我的學業肯定上不了杜克,我們班的中國同學都是人大附中、101中學特別厲害的大學霸,感覺自己在一群特別優秀的人中間,”她說。

  屬於她的榮譽同樣來得很快,2014年,大一生劉鈺在異國體驗到了真正的成就感,她幫助杜克大學拿下了第6個NCAA女子高爾夫錦標賽團體冠軍。在決賽賽場,望著人群中笑得開懷的女兒,劉爸爸覺得是時候了。

  尷尬的劇本:帶著NCAA冠軍離開杜克

  18歲的劉鈺沒給自己多一天時間享受榮譽和歡呼,在杜克奪冠的狂歡夜,她“退役”了。

  場面有些搞笑:慶功的聚會,中國姑娘徑直走向校隊教練丹·布魯克斯,說:“教練,我明年不上場了,”望著劉鈺,丹錯愕了幾秒鐘,這位資深主帥帶領不同大學拿過6次NCAA團體冠軍,在剛贏下一場艱難戰鬥的時刻,他難以相信一名大一全獎學生會就此放棄。他說:“你確定不要再想一下,我給你一段時間考慮,暑假結束回來再說”,令他意外又有幾分不快的是,劉鈺沒有接受自己的挽留。

  每每回想起這一刻,劉鈺都覺得自己“導演”了一場有點尷尬的慶功劇本,特別是崩潰的表情爬上丹的臉龐時——大學奪冠後選擇退學轉職業的球員不少,如此這般果斷的恐怕並不多見。

  看似瀟灑的告別背面,其實是一個糾結了很久的決定。在對教練說出“退役”這個字之前,劉鈺數不清自己和爸爸爭吵了多少次、哭了多少次,放棄世界排名前十的名校,並不容易。

  與國內高校不同,美國大學不會給運動員的學業開綠燈,如果達不到成績的基本要求,甚至會失去代表學校征戰NCAA的機會。開學幾個月,劉鈺已經開始吃不消,經常凌晨2點還在埋頭苦讀。

  練球、學習連軸轉,有一次她竟然在瑜伽課上睡著了,直到下課才被同學叫醒。“有時候我很羨慕我那些學霸同學,我連一節數學課都不敢選,”她曾對爸爸說。

  沒有足夠的時間練球,劉鈺遲早會放棄在學業上的掙扎,她說過:如果不打球,那就不是我的未來了。打球學習只能選一樣,然而,面對現實,她遲遲沒有邁開腿。

  “你到底要什麽?如果你要上大學四年,畢業去公司,作為家長我沒有問題,對我來說也是輕鬆的好事。但你不想放棄,還是要打職業,這樣再呆在校園裡有什麽意義呢,”劉爸爸敏銳地從女兒的隻言片語聽出問題,他不想說寬心話,講話句句扎心。

  年齡是職業球手的致命傷,很多球員在錯過黃金年齡後,再也沒有上升的機會。“你22歲轉職業還能做什麽!你要是打球就現在走,再在大學待一年有什麽意義,再享受一年嘛?!”一次爭吵中,父親口中湧出來的話一句句砸向劉鈺,讓她難以招架。

  與爸爸的強勢不同,媽媽不想女兒退學,深更半夜,三口人經常在越洋電話裡吵成一團。劉爸爸不避諱自己是略顯“強權”的嚴厲父親,他對教育理念有很多思考,除了生活上無微不至的教育,他讓劉鈺在運動生涯的起步階段就接受了目標明確、手段科學的設定。

  “一會同意、一會不同意,”他心疼孩子,卻無法接受女兒的反反覆複。他說,喜歡就要堅持下去,這更像一種萬能的生活信念感。他希望劉鈺有主動選擇的勇氣,在高爾夫球選手中,像劉鈺這樣被父親帶著到處打球的很多,但很少有人比他更強勢。

  帶著幾絲委屈和不確定,18歲的奪冠夜,劉鈺告別成為大眾眼中名校畢業生的人生,成為一名職業高爾夫球球員。“當時,等於是我爸爸幫我做了決定,我很感謝他,”劉鈺有點慶幸,只差一點,她就要放棄了。

  奪命二級賽:“差點對美巡賽投降”

  成為一名職業球員,只需要做出選擇。實現打美巡賽的夢想,則需要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步,而第一座要征服的高山就是LPGA次級賽賽美特拉巡回賽。

  “我說不從杜克退學,你一定要我走!”在轉場去下一站球場的車上,劉鈺大哭著埋怨開車的爸爸。打不好,她心裡煩躁,父親更急。“你不知道調整嗎?這樣還能怎麽打,”針鋒相對,父女倆誰也不讓步。

  這是劉鈺征戰二級賽的第一年,劉爸爸是女兒的司機、球童和保姆。“幾乎每場都要吵架,”劉鈺說,這是經常發生的一幕,經常到成為一種慣例。“有時候都會覺得我爸很無辜,每次都要被我們翻舊账,”

  來到二級賽,劉鈺很失望,昔日名校生和NCAA冠軍的驕傲在暗中作祟,她無法面對這種落差,“一切都很糟,不知道打球的都是什麽咖”。更嚴重的是,她打不過這些咖,她的技術出現了問題,在劉爸爸看來,大學比賽後期,劉鈺已經開始“不對勁”,“更多是在吃老本”。

  “我突然覺得自己不會打球了,”二級賽賽季開始,劉鈺在第五場經歷了人生第一次主動退賽,出門連續三個洞OB,徹底摧毀了她的信心,浮動的心緒平靜不下來。

  從此,她落下了一個老毛病,一站上發球台,大腦一片空白。“我不知道球會去哪裡,”劉鈺被二級賽狹窄的球道和自己的不確定嚇怕了。

  競技體育非常絕對,不是輸就是贏,想要贏,就不能被“害怕”束縛了手腳。美國的球徹底打不下去了,劉松乾脆帶女兒去考日巡。“再謀一條生路吧,”他做了最壞的打算,令人驚喜的是,隨著日巡第一關考試的通過,劉鈺的手感回來了。於是,劉爸爸帶著女兒回到了美國,再登二級賽球場。

  起起伏伏間,劉鈺丟失得不止是手感。“我差點對美巡賽投降了,”她如此形容自己的二級巡回賽元年——打了11場比賽,獎金不足1萬美元,獎金榜排名90,確實令人失望。

  在壓力的環境裡清楚自己在做什麽,是衡量一個運動員成熟與否的標準,顯然,彼時18歲的劉鈺離合格有太遠的路。

  坍塌的考試:“我適合LPGA”

  卷土重來第二年征戰塞內特拉巡回賽,劉鈺幾乎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倒在了資格學校考試最後一關,這是她第三次資格學校考試。

  “每一年12月就是我家最黑暗的時光”,第二年資格賽考試失敗後,劉鈺這麽說。結束比賽回到家中,她在角落裡看到了自己NCAA的總冠軍戒指,只是伸手摸了一下,她的眼圈就紅了。“杜克是個好地方吧?”想了好一陣子,她還是說不出答案,只是在心裡一遍一遍問著。

  這一年,劉爸爸沒有給女兒當球童,劉鈺獨自征戰。年底的第三次資格賽考試,劉鈺倒在了最後一輪,81杆。第四輪結束,她的成績是有望獲得一張全卡的並列第17位,誰也不會想到,第五輪是一個如此意外的數字。

  “我再打100次也不會打出那樣的成績,”賽後接受媒體採訪,劉鈺不再是那個趁人少才會哭一場的樂觀少女,而是分分秒秒都能掉下眼淚的脆弱女孩,甚至在朋友圈看到一篇關於資格賽考試的報導,她的眼淚就一串串往下掉。

  “坍塌了,”劉爸爸如此形容女兒的比賽,蓋了一年的大樓,一瞬間化為烏有。他覺得有些內疚,資格學校考試最後一輪,劉鈺曾要求爸爸給自己當球童。“我當時拒絕了,我覺得起碼也是一張半卡,”他自信女兒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卻沒有想到問題如此嚴重——劉鈺說,最後一輪開杆時,她瞄了一眼自己可以測試心率的運動手錶,螢幕上的數字是120。

  兩年二級賽,三次資格賽考試,一無所獲,當時有人建議劉鈺:“要不打打日巡、韓巡吧”。

  “我還是覺得我適合美國,我適合LPGA,”劉鈺哭著說,眼神裡還是倔強。

  成真的夢想:“要做最優秀的球員”

  劉爸爸又一次背上了球包,第三年賽美特拉巡回賽,開賽七場比賽,女兒換了六個球童。

  “誰都比不上我爸,”在劉鈺看來,爸爸是自己最重要的心理按摩師。征戰LPGA二級賽的每一天都很平凡,這對父女開始像一對磨合到完美的合作夥伴。“感覺我們是一起做好一件事的搭檔,”劉爸爸有這樣的體會。

  更重要的是,劉鈺遇到了改變她人生的教練,在第二年二級巡回賽的尾聲,這個絕望的女孩得到了封悅爸爸的幫助。開始是短杆、後來是長杆……最後一整年跟著他練習,”她說封伯伯“拯救”了自己。

  “2016年底都絕望了,感覺任何地方隨便一個小孩都能切了我,極度不自信吧。”封伯伯的出現讓劉鈺重新出發。“調整到了合適的技術,感覺自己又學會了打球,”她說。

  不僅是會打球,而是打得很好。塞美特拉巡回賽第三年,劉鈺在塔裡摩爾拿到三年來第一個冠軍。整整一年,她只有一場沒有讓爸爸穿上象徵前十的橙色球童衣,在二級巡回賽,排名前十的球員球童會獲得一件橙色背心,球車上也插有橙色的旗子。“4個亞軍1個冠軍,越來越順了,”劉爸爸很喜歡這種儀式感。

  想要每一次出場都完美,劉鈺得了“職業病”。賽場上,每一個從她身邊走過的球員頭上都頂著一串數字,第一行是對方的名字,第二行是獎金數字,第三行是她與自己獎金的差距。“每天都在算算算,看到每個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她和我差多少錢,下一場會不會追上我,”

  在獎金數目堪稱窘迫的二級賽,獎金的數字意味著球員距離LPGA的可能性。“多一塊錢就多一種可能性,多一塊錢距離就近一點,”劉爸爸開玩笑說,大家都是算账小能手。這就是殘酷競爭的一部分——2015年,魯婉遙因為284美金之差失去了拿到LPGA全卡的機會。在今年的藍灣女子公開賽,LPGA排名100位的法國球員帕萊恩千里迢迢來到中國,苦等待一個替補資格的可能性 ,就是為了阻擋馮思敏在獎金排行榜上超越自己。

  競爭有多殘酷,計算就有多精確。如此重壓之下,劉鈺還是錯過了整個賽季獎金最重的一場比賽,因為不可逃避的全運會。她睡不著,每天六點就背著球包出了門,拚命練習,打到渾身是汗。

  在回到中國之前,她已經因為食物中毒錯過了一場比賽,閑下來的每分每秒,她都在關注獎金榜的最新情況,手機一會就要刷一下,“很不安”她說。

  咬著牙堅持,在擔驚受怕的賽季疲憊期,劉鈺的努力沒有白費。在全運會上,她幫助北京隊獲得了一枚銀牌,還有一份小驚喜來自:“竟然贏了珊珊姐1杆”,她頑皮地說又提升了一點信心。

  二級巡回賽最終的結果也足夠讓這個優秀的女孩展顏——86110美金,順位第五名,劉鈺牢牢抓住了LPGA全卡。賽後,手拿寫有第五名的LPGA大卡片的劉鈺笑得很甜,心情卻沒有想象中激動。“熬過來了吧,”她和爸爸長舒了一口氣,實力到了,再加一點運氣,一切都顯得順其自然。

  在拿到全卡的那天,劉鈺刷了刷朋友圈,她的大學同學曬起了杜克大學的畢業照。“四年好快,原來我們都畢業了,”劉鈺不敢想如果選擇另外一條路會發生什麽,或許平坦、或許平凡,但她知道,沒有高爾夫不是她想要的世界。她給好朋友點了一個讚,也默默給自己點了一個讚,四年間的起起伏伏,都過去了,大家都拿到了想要的畢業證書。

  從少年時代的夢想中走出,劉鈺拿著新世界的號碼牌,征戰LPGA,她說一年級自己要拿到一個冠軍,做最優秀的球員。

  八個月前的誓言依然在心頭,這並未一時興起,在這個22歲的女孩看來,這是她一直的夢想。在美國各個城市奔波,她幾乎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有些辛苦也有些寂寞。

  “每到一個城市大家可能想要轉轉,但我還是專注於打球,”她從不糾結自己的堅持。劉鈺說,“只要是高爾夫,我就不覺得枯燥,”在她看來,德州精英賽,又是一個新開始。

  (李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