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呂梁文學季開幕,賈樟柯把電影和文學帶回故鄉

“快50歲了,回到故鄉,我把電影和文學帶回來。”5月9日,由賈樟柯藝術中心主辦的首屆呂梁文學季上,導演賈樟柯說。

5月9日開幕當天,格非以“鄉村的消失意味著什麽”為主題的演講拉開系列活動序幕,《過昭關》與《半邊天》兩部影片先後在種子影院進行了交流放映活動。開幕活動之後,賈樟柯於2016年在賈家莊取景拍攝的電影短片《營生》也在現場播放。此外,賈家莊作家村和汾陽種子影院也於開幕日正式揭幕。

賈樟柯在呂梁文學季開幕式上宣布了自己的最新電影作品《一個村莊的文學》,這部紀錄片已於5月9日同步開拍。 “正是在這片土地,我寫下了我的第一行文字,拍下了我的第一部電影,我將懷著一顆非常虔誠的心,去追溯、記錄我所仰慕的文學家。”賈樟柯說,“電影是對抗遺忘最好的方式,因此,我要拍這樣一部關於文學,關於中國人精神現實的片子。”該片將於今年秋季全國公映。

本屆呂梁文學季的主題為“從鄉村出發的寫作”。歐陽江河闡釋道:“第一個層面是鄉村,汾陽賈家莊是呂梁大地上一個真實的處所,一個具體的、小小的地方,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泛指,和勞動、和我們的存在方式,和中國古老的農耕文明傳承相關,和童年經驗、祖輩脈絡相關。”

“第二個層面是鄉村跟文學寫作的深度聯繫。哪怕寫作已經從農耕時代推進到了當代,從鄉村走向了城市,走向了世界,從簡樸清貧走向了高科技、高消費,走向了當今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壓力、焦慮與不確定,哪怕在這樣的語境中,我們的寫作,依然跟鄉村有著深不可測的、本源的、心靈的和隱喻上的聯繫。第三個層面,鄉村不光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勞動和養育,同時也是一個理念,一個象徵和寄寓。鄉村不僅被我們居住過、生活過,也被文學書寫過,被電影拍過,被唱過。寫作本身,反過來深深影響了作為理念、作為心靈沉澱的鄉村。換句話說,不僅鄉村的現實是什麽,文學就寫什麽,這個決定論也可以奇跡般反轉過來,文學怎麽寫,鄉村或許就會怎麽變。”歐陽江河說。

而這三點正是持續一周多的文學季裡,形形色色的對話所要討論的原點。

呂梁文學獎和馬烽文學獎評委會代表、作家阿來說:“呂梁文學季的主題是從鄉村出發的寫作,出發去哪?世界發展到今天,鄉村也在發生巨大變化,這也對文學形成了新的挑戰。因此,在接下來幾天我們會探討當今的鄉村文學,從鄉村出發後,接下來會去往何處。”歐陽江河說:“大家來到呂梁文學季,能看到作家從書中走出來,與讀者交流對文學、鄉村、時間的思考。每年一次,我們希望把文學和鄉村的相遇,變成一個真正的節日。”

文學季第一天,《營生》《過昭關》《半邊天》在賈家莊新揭幕的“種子影院”放映。

《營生》賈樟柯

《營生》和《過昭關

《營生》是講煤礦企業大規模裁員後三個被裁掉的員工去應聘新崗位發生的故事,賈樟柯在開幕式上談到趙濤作為編劇的《營生》有著不同於他的特點,即微妙的幽默感。即便這是一個有些沉重的題材,仍舊能處理得舉重若輕。

《營生》中都是喜歡賈樟柯的電影的人所熟悉的面孔:《山河故人》裡演梁子的梁景東、《三峽好人》裡的韓三明、《山河故人》裡演三明的原文倩。三個人幾乎成了“時代典型”:時代一個大浪打過來,有苦中作樂、自我調解、積極謀出路如原文倩,有努力作出自尊的姿態卻軟弱又無奈似梁子,也有寡言少語但保持自我如韓三明。

《營生》裡兩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戲:一場為三個人去找某位大老闆(賈樟柯飾演)面試保安,在一片荒草地上,賈樟柯運籌帷幄地戴著墨鏡抽雪茄,並讓應聘者摔跤來“練練體力”,這裡有一個誇張的俯拍鏡頭,與劇情格格不入的《藍色多瑙河》響起,摔跤的兩個中年男人逐漸變小,有一種怪誕的遼闊,是有權有勢的人對於無所依傍的人的命運的無情嘲弄。

《營生》梁景東

當天放映的《過昭關》定位為鄉村公路片。故事講一個暑假一個老人帶著小孩騎三輪摩托車去三門峽一路上的見聞。

《過昭關》的映前見面活動中,導演霍猛與主演楊太義特地前來與觀眾交流。79歲的楊太義則說“我是個農民,這是我第一次演電影,我只有一個想法,留一部電影給我的親朋好友”。去年,霍猛憑借《過昭關》一舉奪得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費穆榮譽最佳導演和青年評審榮譽,而河南農民楊太義也憑借影片中質樸的表演贏得第二屆平遙影展費穆榮譽最佳男演員,成為一位農民影帝。

《過昭關》有他特有的鄉村的粗糲感:破敗的鄉村、漏雨的房間,一路上偶遇說髒話但本性善良的大貨車司機、路邊孤獨的養蜂老人、爺孫兩人帶著簡單的行李就能打發吃和住,生活的簡單和粗糙在我們今天是難以想象的,而正是因為回到最本質的需求,我們才能看到老人的思考和對於生命的接受與體認。

“過昭關”的意象出現了幾次,導演著意強化著“我好比哀哀長空雁,我好比龍遊在淺沙灘”的命運失重感:老人們都曾經歷了一些特殊時期,這些如今已成雲煙的事件曾顛覆了他們的全部生活,這讓老人哀婉的詠歎顯得不再是隨著年齡而來的悵惘,而有了更為實質性的所指。

《過昭關》

格非:在中國現代以前,漫長的文化史裡面中國有鄉土文學嗎?從來沒有

呂梁文學季首日,作家格非也以《鄉村的消失意味著什麽》為主題進行了演講。以下為演講內容:

首先我要說明的是,所謂的“鄉村的消失”這個題目本身是不成立的,我說的鄉村消失是指鄉村文明被城市文明所取代,從這個意義上來討論鄉村的“消失”。

今天我主要講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想從世界範圍內的鄉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交替到底發生了什麽,來做一個簡單的回顧。第二個我來想簡單討論一下中國城市化問題。

大家都知道,所謂鄉村文明被城市文明取代這個過程,從世界範圍內已經延續了五六百年了,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而中國的城市化可能隻用了幾十年。這個當中有一個時間上的錯位。

在西方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一個說法叫做:上帝創造了鄉村,人創造了城市。大家都知道的圈地運動,發展到後來政府直接進入這個運動,這也是托馬斯·莫爾在《烏托邦》這本書裡邊所說的“羊吃人”。把鄉村納入到資本主義文化秩序中,對鄉村進行非常大規模的改造,這是城市化非常重要的開端,也是鄉村文明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段。

大家知道城市要發展,離不開鄉村。因為大量的農產品、肉類、羊毛,用鄉村來供給。但是這個情況到了19世紀發生了根本的逆轉,由於遠洋貿易,由於海外的殖民地,英國人開始向全球擴張,他們向世界各地所獲得的利益足以支撐英國現代城市的發展。差不多到19世紀中期,英國的城市人口第一次超過了鄉村人口。

我認為在西方的城市化過程中,它一直伴隨著一撥一撥的永不停息的對城市文化的批判、反省和抵抗。所以我今天首先要糾正大家的一個觀點:不是說鄉村文明被城市文明所取代,大家都採用了一種歡迎和接受的態度,而是中間包含了非常強烈的懷疑、批判和反省。

舉例來講,美國作家艾默生認為現代化大都市在人類社會的出現是一個巨大陰謀,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筆下的倫敦,也是一個怪物,他寫:倫敦是由400萬顆頭顱和800萬隻眼睛所組成的一個怪物,倫敦不是由無數個體所組成的群體,而是變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一種和人類沒有什麽關係也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的一個黑色軟體動物。

當然,我個人認為,重要的並不是說對城市的厭惡還是讚美,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一種視野展望城市生活,通過這個城市生活,我們來展望未來,同時我們還需要一種回看的視野:不斷地去追溯鄉村的歷史,去了解我們的過往。這樣一種既迎合又抗拒、批判、反省的雙重視角所包含的矛盾運動,提供了一個動力,催生了現代思想和現代話語的產生,也導致了文學、藝術包括小說、哲學發生巨大變革,也推動了社會政治、文化巨大的變革。

接下來會講第二個問題,中國怎麽回事?中國的城市化是怎麽回事?我們需要反思,中國歷史歷程中的城市化到底是怎麽回事?很少有人去關注中國文化內部,中國傳統內部的城市、城市化,是怎麽慢慢發展的?如果存在這樣的城市化的過程,我們要問的是中國人的城市化,古代的城市化,它的基本的理念是什麽?我這裡沒有時間來跟大家展開分析,我講四點。

第一點,中國過去的城市化是非常緩慢的、漸進的,從來就沒有產生過城市和鄉村直接的對立,它發展的時間非常長,人口自然聚集。我們到城市去幹什麽呢?第一打官司;第二做貿易,我們有農產品,拿到城市的集市裡面去做交換。第三到城裡去做官,到城裡去讀書。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

第二點,中國古代的城市化,它是嚴格按照鄉村模式來推進的。大家知道鬱達夫有一句名言:“你們看看中國的城市,你們看看南京,過去的南京,你們看看建都之前的北平,你們看看杭州,你們看看成都,所有中國的城市都具有強烈的鄉村特色。”比如城市裡面有大量的城市森林,有大量的園林,它是對鄉村的一種模仿。

第三點,在城市裡面,鄉村倫理要高於城市倫理。中國是一個鄉村國家、鄉村社會,很多人當官、當了宰相,退休了之後到哪裡去?還是要回到鄉村,也就是說鄉村和城市價值沒有高下之分。如果說有,一定是鄉村高於城市。也就是說,我們很多城市的價值系統都是按照鄉村的模型建立起來的,所以這個社會沒有進行一個很大的分類,也沒有造成這種嚴重的對立。

第四點,城市和鄉村是自由交通的,你可以隨時來往。鄉村人進城很方便,所以來去無外,這是中國過去非常重要的傳統。鄉村的讀書人老了,還要回到鄉村去,當了大官還是要到鄉村去終老。

作家格非

我們今天講鄉土文學,我在這裡問大家一個問題,在中國現代以前,漫長的文化史裡面中國有鄉土文學嗎?從來沒有。中國沒有鄉土文學,因為中國沒有形成鄉土和城市的對立,鄉村和城市是互相包含的,彼此交通的,所以他沒有必要出現城市文學。《紅樓夢》是城市文學嗎?是鄉村文學嗎?也不是,它可以來去自由。

正是因為西方意義上的現代都市在中國出現,反過來刺激了中國人開始去尋找鄉村。所以1920年代以魯迅為代表,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運動,叫做鄉土文學運動。出現了兩種不同類型的作家,一種魯迅這樣的人,還有一種沈從文這樣的人。

比如魯迅,他在城市裡面生活的時間要遠遠超過紹興,我就問學生為什麽魯迅所有的小說寫的都是鄉村?我們還可以問莫言,他離開他的鄉村到了城市裡面,他在城市裡生活的時間要比鄉村長得多,到去年為止他寫的很多中長篇小說還是在寫鄉村,這是為什麽呢?

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不管中國怎麽變化,中國到目前為止它還是一個鄉村社會,基本的倫理價值非常強烈,維系在一個幾千年的鄉村文明的基礎之上。

我講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比如說我在離開鄉村到城裡來工作的時候,城市就是一個他者。30多年前,城市對於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是一個神秘的他者,是一個陌生化的東西,我們最了解的是鄉村社會,但是你們想想看,時間才過去了30年。你今天去問問,問中國最大部分的年輕人,他們真正了解的是城市的價值,鄉村反過來成為了一個需要科普的。

千百年來中國人怎麽生活?中國人對生活什麽態度?是什麽樣的情感?都附著在鄉村這個基本的集體之上。你現在說,城市開始興起,城市靠什麽東西來立足?未來的城市,我們在城市裡生活的每一個人,我們怎麽來建立我們自身的這樣價值系統?路遙在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提供了某種答案,這個答案就是說,他希望將中國鄉村裡面那些最好的,比如說自然、淳樸,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彼此真正的關心,把這些基本的鄉村最好的東西,能夠保留下來,在城市裡面延續下去,作為將來城市發展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倫理的基石。

我們依靠什麽東西來建立城市文明?這是我認為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們今天作為一個作家,作為藝術家,還是像賈樟柯這樣作為一個導演、電影藝術家,我們今天必須在路遙的問題之上,繼續往前思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