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位留美女生的擇校指南:專業選錯還能換,學校選錯就沒救了

版權申明: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

炸金花的留學生活(ID:TACOMAVE),

留學全知道已獲授權轉載,

選材&編輯:芒果;

如有想要了解的話題,也可以給我們留言。

到底要考慮多少個方面,才能選出最最最適合孩子的學校?學校的排名、所在城市、生活環境、學術成就等等,換誰都會犯選擇困難症。

專業沒選對還可以換,學校沒選對就難辦了。五朵留美金花,給你最真實的擇校建議!

5月1日是“美國入學決策日” (National Decision Day) ,所有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同學們將在這之前決定最終就讀哪所大學。還記得兩年前的“擇校季”,身邊有人歡喜有人愁,比收到拒信更令人抓狂的往往是面對數封錄取通知書卻只能選一所的糾結。

“金花”們回想起那個時候的自己,仿佛還能看見和姐妹們促膝長談在A4紙上細數各院校優劣勢的場景,也還記得提前打入新生群把三四百個頭像點了個遍的執迷。

眨眼間,我們已是大學裡的前輩,對於當初的決定究竟是滿意還是後悔早已見分曉。令人欣慰的是,當我們再次討論起關於擇校的種種,即便每個人都有所不滿,但也都無疑享受著現下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經歷漸漸讓我們看清什麽才是重要的。同樣迷茫過掙扎過的我們願意將這些“過來人”的經驗與大家分享——

一、擇校時最應該重視的方面有哪些?

1. 美國大學分文理學院 (Liberal Arts College) 和綜合性大學 (Research University) 兩種。

面臨擇校時,有些人會因為缺乏對前者的了解,最終選擇更加“主流”的綜合性大學,其實不妨通過兩者的教學側重點和課堂體驗來判斷哪個更適合自己。相比職業規劃,文理學院更注重綜合性教育,課程以基礎學科為主,學生在完成必修課之餘有充足的時間和自由探索其他學術領域。

像我自己,在嘗試了電影、舞蹈、環境科學、西班牙語、東亞研究等興趣學科的同時,仍有充足時間來完成自己的雙專業加輔修。因其扎實的學術基礎,文理學院的畢業生也深受名校研究生院喜愛,但在就業上略輸綜合性大學。

文理學院規模更小,課堂平均人數大概為20人,學生參與度更高;文理學院教授的科研壓力也較輕,會投入更多時間關注教學和學生個人成長。如果你喜歡“和教授聊人生”的畫風,不妨考慮文理學院。

2. 強大的校友網 (Alumni Network) 對求職的關鍵性

某種程度上,美國職場更“靠關係”,找實習時與公司師出同門的校友建立良好關係,能讓你在迷茫的海投和無數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如果你隻投簡歷到大公司而不去利用關係網,獲得一輪面試資格的機會幾乎為零。

以下幾個方面可以讓我們大致看出一所學校是否擁有過硬的校友網。

熱烈的學生氛圍:如果學生團結,如果橄欖球賽是學校的年度盛事,那麽學長學姐們讀書時的美好回憶就會成為畢業後他們扶持學弟學妹的理由;

地理位置:如果學校地處大城市,很多畢業生會選擇在同城工作居住,還會和母校學生組織保持密切聯繫,這些因素都會幫助你與他們建立關係;

畢業生捐款數額:願意捐錢是畢業生們對母校心存感激的直接表現,也說明他們樂意幫助後輩成長,具備經濟能力和職業背景。

同學們可以參考以下鏈接了解校友網排名,更鼓勵大家多去研究學校官網介紹和在校生的感受。

http://www.bestcollegevalues.org/top-alumni-networks/

3. 擇校時我們通常會將自己的意向專業排名作為眾多衡量標準之首,但事實上在高中階段我們對各學術領域的了解非常有限,對就業的方向更是如此。

在上大學之前,有一個理想專業和努力的方向是好的,但提醒大家不要讓此類缺乏扎實根據的傾向過分限制今後的選擇範圍。

因此我建議同學們在擇校時多考慮學校整體學術水準以及該校所提供的課程的多樣性,是否能夠滿足你對多個已知或未知領域的興趣;還可以嘗試了解跨領域學程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 和入學後轉專業的靈活性,這些資訊在學校官網上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

我本人在高中時就鐵了心要學新聞,所以很支持自我認知到位的學弟學妹們堅持當下的專業選擇,但上大學後,我也正開始尋求思維突破並考慮雙修,這時就非常受益於我校工程學院專門為非工程學生提供的副修,其難度和範圍都有所調整以迎合這些學生的興趣和實際能力。所以我建議大家時刻為自己保留選擇的余地,擇校時除了比較“已知”也要憧憬“未知”。

4. 擇校亦擇友

每天跟什麽樣的人一起上課吃飯逛街,相對於以上條件好像沒那麽重要,但是和一群三觀不同的人朝夕相處或者缺少一個令你傾心的大環境,會讓接下來四年的生活非常痛苦。

雖然說我們可以適當擇友,但想擁有完整的大學體驗就總是免不了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因此嘗試提前探索某院校的學生群體會讓你更深入地了解其風氣和氛圍,從而選擇一個真正適合自己氣質的大學。

加入新生微信群和臉書,看看新生們交流的方式會不會讓你感到不適;與前輩交談,雖然他們的感受可能比較片面或極端,但還是可以從中提取有用資訊;去社交和新聞網站了解該校的八卦及動態,在整理篩選過所有的資訊之後,你就會對它的學生群體有了大概的感知,或許模糊但也非常有用。

5. 關於學校的方方面面也許已經讓你感到應接不暇,而在擇校的同時我們更是在選擇接下來四年將要生活的城市。

坐標舊金山和波士頓的崔西和瑪吉將為大家現身說法,通過自己截然不同的體驗,說明學校地理位置和環境資源的重要性。

崔西:我的學校是個實打實的“鄉村大學”,總是在刮風的日子裡被牛群、羊駝群、馬群獨有的農舍氣息所覆蓋。眾多從世界各國前來投學的潮流傑出人士,常常對著村裡僅有的Forever 21和Gap陷入沉思。

想要體驗城市化的生活,要驅車南下近兩個小時到達“米其林天堂”舊金山。但正是這“與世隔絕“的地理位置以及加州得天獨厚的晴朗氣候,孕育出Davis這所享譽世界的農業大學,更為我校一系列與農業、生物以及生化有關的課程提供了優厚的環境資源,供學生實習和做研究。

比如說學習臨床營養的我就收到過一封志願者招募郵件,去實驗室幫忙試吃不同品種的番茄······因此學校的地理位置和環境資源其實比我們想象中的要重要得多,不僅和衣食住行息息相關,還會在我們規劃未來、尋求機會的時候推波助瀾一把。

王瑪吉:和崔西相反,我所就讀的學校和城市融為一體。學校本身是開放式校園,沒有大門和圍牆,地鐵縱穿校園,教學樓外是車水馬龍,課間奔走的學生中混雜著上班人士和遛狗的婆婆。

小到乾洗店餐廳美發沙龍,大到商場博物館電影院,都可以乘坐校門口的地鐵直達。好處是各類生活需求一應俱全,並能充分體驗城市中的各類設施和快節奏生活。如果你需要琳琅滿目的新鮮感和活力,那麽城市校園也許是更佳的選擇。

除了生活,每個城市都擁有自己的屬性:紐約的繁華和冷漠,西雅圖的浪漫和安逸,洛杉磯的歡愉和躁動,而我所處的波士頓則是學術和文化的代表,在這裡你可以遊走於哈佛MIT等最高學府的圖書館裡與學霸小哥哥相遇,還可以置身於從傾茶黨開始的歷史場景。

所以鼓勵大家通過參觀校園來感受一座城市的氣質是否能夠吸引你。學術資源方面,大城市顯然提供著更多的兼職、實習和工作機會,城市的領先行業領域也可以作為你的參考因素。

二、該如何度過上大學前的最後時光?

1. 養成健身習慣,提高身體素質。健康的身體能幫你“肝”大學繁重的學業,健美的身材能讓你在新環境裡脫穎而出,運動健身更是有益的交友途徑。再加上,傳說中大學第一年會長稱15磅不全是開玩笑的哦。

2. 學習一門小語種。美國大學種族文化非常多元,掌握一點“二外”能讓你在與外國朋友相處時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同時可以提前為選修語言課程或出國交流做準備。

3. 珍惜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製造盡可能多的回憶。尤其是對於首次出國的同學們,陪父母聊天看劇散步下棋,約朋友擼串喝酒唱K逛街。之後四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你們都將只能隔著小小的螢幕來慰藉思念,少有爸媽的嘮叨,也不會有一個電話就能叫來陪你打架喝酒的哥們。所以最後一個假期,多陪陪重要的人,別留空白。

4. 提升廚藝學做飯。學做飯學做飯學做飯,如果你只有時間和精力學一項技能,學做飯。美國大學食堂高卡路裡食物居多,練廚藝不僅是為了喂飽自己,還是強大的“撩人技能”,讓你找室友容易找對象也容易!

5. 提前了解學校的特殊項目。有些項目隻對新生開放,或者必須要在大一就開始申請。在對學校缺少了解時,一定要特別關注這類項目,提早規劃,避免在第一年錯過機會追悔莫及。

6. 和爸媽一起探索新學校。在你翹首期盼的同時,不要忘記邀請父母了解你接下來的大學生活。他們沒辦法日夜守候在你身邊,但可以陪同你參觀一次學校;他們不懂選課,但能給你最真誠的人生建議。讓他們多一點參與感,也讓未來分離的日子裡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7. 調整作息,多睡覺。大學前的暑假似乎是供人盡情放縱的,但是千萬不要費寢不忘食的吃喝玩樂,大學後繁忙的學業和瑣碎的生活很容易打亂我們的生物鍾,所以入學前一定要通過多休息來養精蓄銳,畢竟接下來睡覺的機會不多了。

8. 彌補自己的“短板”。大學裡人們會以成年人的標準要求彼此,會期望你具備基本的生活常識和技能,不會無限包容等著你成長。大到演講能力、唱歌,小到騎單車、修電子產品,這些基本技能不僅是照顧自己的前提,也是加分項。“短板”被嘲笑的時候可就晚啦!

9. 熟悉自己的城市。十幾年來,學校-家-課外班三點一線,尤其是美高的同學,你們是否了解自己的家鄉?再去走走每天經過的路,看看熟悉的小店,和巷子口的大爺大媽搭幾句話,看一次主場球賽,像個遊客一樣逛逛景點,把家的樣子熟記於心。當大學同學問起時,當想家時,你的回答和回憶也許都會因此充實許多。

10. 畢業旅行。煽情的話不多說了,但大學裡能交到的摯友屈指可數。用一次畢業旅行為美好的高中生活畫上完滿的句號,也用這種形式給彼此一個“友情的承諾”:雖然各奔東西,但是別斷了聯繫。

三、給學弟學妹的“無敵終極綱領性”建議?

- 1 -

做不到的事就下輩子再做,

考不上的“夢校”就讓她繼續

成為夢想。短短數十年,

能開心地過就別太難為自己,

努力過不後悔就夠了。

- 2 -

擇校時不要一味地橫向比較,

而要盡可能透徹地全方位了解

每所學校,因為最好的不是

更好的,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 3 -

想得好不如想得多,

選得好就要想得好!

- 4 -

國外的生活可以改變一切,

卻改不了胃最習慣的味道,

找一個不必下廚也吃得舒服,

不用靠泡麵老乾媽生活的地方吧。

- 5 -

沒有錯誤的選擇。

有時聽取外界的建議,不是為了依賴別人的判斷,而是為了更加明確自己內心的聲音。我們無法保證以上的建議是標準答案,但可以在這裡很堅定地告訴大家:每一所大學都擁有讓你應接不暇的精彩和受用不盡的資源。

手中的錄取也許不盡如人意,但這一程的遺憾不足以否定你接下來的人生,得不到的定會有意外的收獲來填滿。而如果你苦盡甘來夢想成真了,也要記得大學不是“保險箱”,你要積極地成為這“精彩”的一部分,也要將“資源”利用轉換為價值。

每當有人問我“你是否後悔選擇這所大學”,我的回答都是“不知道”。我沒有走過另一條路,不知道會有怎樣截然不同的體驗,我只知道我感恩此刻擁有的一切,也一直發誓會將錯過的在未來某一天得到。

最後!祝願所有讀過這篇文章的學弟學妹們選到心儀的學校!被Waitlist的都能收到錄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