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武則天費盡千辛萬苦才稱帝,為何最終還是還給李家?

637年,14歲入宮;655年,32歲成為皇后;664年,40歲並稱“二聖”;690年,67歲稱帝;705年,虛歲82歲駕崩,遺言“袝廟、歸陵,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這是武則天一生中幾個關鍵節點,她奮鬥了半個多世紀,才建立了武周。

如果還位李唐意味著武周一代而亡,讓她接受這個事實,是很難的。那麽,武則天為何最終選擇了還位李唐?武則天稱帝後,她是渴望自己百年之後,武氏一脈能繼位,奈何後來朝局變化,使得她不作出妥協。

早在武則天舉行登基大典時,這種妥協就開始露出苗頭。皇后成為皇帝,為倫理綱常所不容,武則天面臨著強大的壓力。登基大典結束後,武則天毀掉李唐宗廟,敕令建立武氏七廟。但是,武則天又命人改唐太廟為享德廟,祭祀李淵、李世民、李治三人。

骨肉至親可以誅殺,權臣也可鏟除,唯獨堵不住天下人悠悠之口,能否得到天下人人心,將決定一切。武則天的一個決定就是冊封李旦為皇嗣,而不是皇太子。看似差不多,實則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立李旦為皇嗣,就是告訴他,“你只是我的一個兒子罷了,跟皇位沒啥關係。”武則天這樣做還有一層含義,明確告訴武氏子弟,特別是侄子武承嗣他將來很有可能就是皇位接班人。可是,一個女人做了皇帝後,有親兒子、親孫子,他敢把一切留給自己侄子嗎?

狄仁傑當年多次勸說武則天還位李氏,所說的話三歲小孩都理解,“太宗皇帝櫛風沐雨,親冒矢石,方才平定天下,傳於子孫。先帝將二子托付於陛下,陛下現在卻要把天下移交給外姓嗎?且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武則天何等人物,這麽簡單的道理她難道不懂?

包括狄仁傑在內的大臣們,都知道武則天和武家人有著血海深仇。聖歷元年(698年),武則天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群臣爭相奏請武則天召回廬陵王李顯回京。大臣們終於亮出底牌,這無異於逼宮。

宰相李昭德再次給予一擊,“臣聞文武之道,布在方策,豈有侄為天子而為姑立廟乎!以親親言之,則天皇是陛下夫也,皇嗣是陛下子也,陛下正合傳子孫,為萬代計。況陛下承天皇顧托而有天下,若立承嗣,臣恐天皇不食矣。”病床中的武則天徹底明白了,平時沉默寡言的大臣,對李家有著深厚的感情。

公元704年8月,武則天病重,神龍政變接踵而至。這場政變徹底打消了武則天改立武氏的想法,最終選擇還位李家。總之一句話,武則天還位李家,是隨著她對時局認識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

參考資料:《舊唐書》、《資治通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