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借中國人面孔無情殺戮同胞,成美國人的英雄!

呂超然,中國人不能忘了這個名字……

“別開火,我是中國人!”

1950年11月2日深夜,一支參與伏擊任務的志願軍部隊突然聽到了這個聲音,並沒有立即產生懷疑。有的戰士站了出來,以迎接同胞,但迎接到的卻是傾瀉而來的子彈。這些對同胞聲音毫無戒備的,我們最可愛的人,紛紛中彈倒地,本來已被包圍的美軍部隊,趁機突圍。

這並不是電影中的場景,是發生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真事。這個欺騙志願軍的人,他的名字叫Kurt Chew-Een Lee,中文名是“呂超然”。他是一個美籍華人,外貌上和中國人無異,也保留著中國人的典型生活方式。這個“中國人”的標簽,恰恰是呂超然急於擺脫的。他通過無情殺害自己的同胞,終於讓美國網友承認他是“一個真正的美國人”。

對中國人來說,這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它並非只在那段戰爭歲月裡出現。時至今日,仍然會時常碰到。華人面孔,成為他們傷害自己祖國和同胞利益,向美國效忠的最好偽裝。當下中美博弈加劇,我們尤其需要對這一類人有清醒的認識。

戰鬥

最初聽說呂超然的故事時,刀哥以為這只是一個故事,不相信是一個真事。但美國媒體關於他的報導很多,他自己也多次接受媒體採訪,並不諱言自己的這段經歷,很引以為榮。這讓我們得以還原整個事的來龍去脈。

美國《紐約時報》稱,呂超然是當時其大部分下屬見過的唯一一名亞裔美軍軍官,他的身材瘦小,身高1.67米,體重58公斤,開始時這些美軍白人士兵並不信任他,有人在背後叫他“中國洗衣工”,甚至質疑他“會不會去殺中國士兵”。

呂超然很快就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就在1950年11月2日深夜,呂超然所在的美軍首次遭遇志願軍伏擊。一片漆黑中,暈頭轉向的美軍搞不清志願軍隱藏在哪裡。呂超然鎮定地下令部下集中火力,只等志願軍射擊暴露位置時才瞄準開火。

《紐約時報》描述稱,當時呂超然讓部下在後方待命,自己孤身出擊,有意鳴槍並投擲手榴彈,吸引志願軍向他開槍,讓美軍得以向暴露位置的志願軍開火。“為迷惑敵人,呂超然曾經用中文喊話。雖然他因此受了傷,但這個辦法很管用,使他的部隊得以調整位置,擊退了中國軍隊”。

相比報紙的輕描淡寫,呂超然後來在接受《探索》頻道採訪時的描述更加活靈活現。

“當時我們被對方軍隊(志願軍)包圍,子彈傾瀉在我們的頭上,我們無法完成突圍的計劃。我們看不清對手的位置,所以非常被動。關鍵時刻,利用一次射擊的間隙,我站了出來,大聲喊叫:‘別開火,我是中國人!’對手完全被迷惑住了,他們有的也站出來,暴露了他們的位置。”

“然後,我們就抓住這個時機開槍掃射向對手,給他們造成了很大傷亡,最後我們成功了,衝出了他們的包圍圈。”

說這段話時,刀哥看到,鏡頭前的呂超然一臉坦然,也有些自得。

為表彰“卓越的英雄壯舉”,呂超然獲得了海軍十字勳章,這是美海軍陸戰隊員可以獲得的第二高榮譽。

勳章

1926年,呂超然出生於美國舊金山的一個華人家庭,隨後搬到薩克拉門托長大。據說他從小就崇拜《三國演義》裡的古代戰爭英雄。1944年時,呂超然年滿18歲,隨即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當時大部分美國人並不願意參加海軍陸戰隊,因為這是“所有軍種中最糟糕的一個,開戰時得做先鋒,撤退時要殿後”。

但呂超然表示,這正是他想要的

在當時可以公開歧視有色人種的美軍中,一心想成為戰爭英雄、“證明華人不像美國人認為的那樣柔弱”的呂超然很快失望了。直到二戰結束,他也未獲得參戰機會,只能留在後方學習和教授日文。

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改變了呂超然的命運,他以少尉排長的身份赴朝參戰。

根據美軍軍史,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亞裔海軍陸戰隊軍官。在朝鮮戰場上,呂超然先後獲得美軍頒發的多枚勳章。他的這些經歷,後來被記錄在美國多部書籍和紀錄片中。

在文章開頭提到的這次戰鬥中,呂超然膝蓋負傷,右手臂也遭到射傷,傷口深及骨頭,只能送到戰地風雲醫院接受治療。然而不久後長津湖之戰爆發,在志願軍的包圍下,8000名美軍的退路岌岌可危。呂超然私自離開醫院返回前線,率部多次擊退志願軍,確保了美軍撤退路線的安全。

因為這次行動,他又獲得了美軍的銀星勳章,頒獎詞中說,“在看到猛烈火力導致無數傷亡之後,他將自己暴露在致命的槍林彈雨中,在部隊中四處移動,大聲鼓勵士兵,指揮他們撤回到有掩護的位置。

在確信所有受傷士兵都得到掩護之後,他才為自己尋找掩護,這時,敵方機槍的一陣猛烈掃射將他擊倒,導致他嚴重受傷。”

他的下屬後來回憶說,為激勵隊友以及避免友軍誤擊,呂超然總是穿著紅色外套,站在前線最顯眼的地方指揮作戰,“恪守禮節、一絲不苟是他的特色”。一些曾與呂超然並肩作戰的美軍士兵說,他應該得到美軍的最高軍事榮譽——榮譽勳章。

後來呂超然又參加了越南戰爭,再次因為“英勇”獲頒金星紫心勳章。他於1968年以少校軍銜從海軍陸戰隊退役,後來還曾在紐約人壽保險公司和美國鄉村電力合作協會工作。2014年,呂超然病死在華盛頓的家中。

美國社會對於呂超然的評價明顯兩極分化,《紐約時報》稱其為“率領美軍與中國作戰的華裔韓戰英雄”。有美國網友留言稱,“我們需要更多像這位英雄般的美國人,一位真正的美國人。一位準備為自己國家去死的人,為自由而死。”

但在華裔社區以及中國大陸,對呂超然的評價更多偏負面,認為他背叛了自己的華裔血統,尤其對他利用中文欺騙志願軍的行為感到無法接受。

歎息

不同於完全西化的“黃皮白心移二代”,從呂超然的經歷來看,他依然保留大量中國人的習慣,從小接受過傳統中文教育,喜歡吃包有蓮蓉和蛋黃的中國月餅,很多想法也以華人自居。

呂超然2010年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說,“我從來沒怕過,也許華人都是宿命論者。我從來不指望在戰爭後能活著回來。所以我強烈認為,我的死一定是光榮和壯烈的。”

但在國家利益與族裔感情的天平上,呂超然選擇了前者,甚至為了獲得美國社會的認可,他不惜表現得比普通美國人更加激進,以證明自身的“忠誠”。順帶說一下,他的兩個弟弟,呂超凡(Chew-Fan)和呂超芒(Chew-Mon),也曾作為美國陸軍的一員參加過朝鮮戰爭,並均獲得勳章。

這點來說,相比早已不認同自己華人身份的“香蕉人”,“呂超然”們更有隱蔽性,因此有了更大的潛在傷害性。

該如何評價呂超然的選擇呢?站在不同的立場,或許會有不同的看法。但刀哥想補充一個問題:對不惜犧牲族裔感情來獲得讚賞的做法,西方人真的尊重嗎?

說一個故事,它雖然有待考證,但頗能說明問題。

1859年6月,準備攻入京津的英法聯軍在天津大沽口與清軍發生激戰。眼看英法聯軍在清軍炮火下死傷甚眾,局勢岌岌可危,附近一艘原本作為中立國觀戰的美國軍艦突然開火壓製清軍炮台,英法聯軍士兵才得以全身而退。

事後調查中,在被質問其作為打破了美國的中立立場,可能造成嚴重後果並損害美國國家利益時,這艘美國軍艦艦長約西亞·塔納爾振振有辭地辯解稱:“血濃於水(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意即在英法等西方人和中國人發生爭鬥時,美國人必須幫助跟自己有血緣至親的族裔。他的這句話從此成為西方人的信條之一。

除了一聲歎息,刀哥不想再說什麽了。

來源:補壹刀/斬馬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