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業資本踴躍入場 回購潮中覓真金

  記者 葉濤

  A股市場正掀起史上第三輪回購潮。根據wind數據梳理,今年6月以來,滬深兩市共有175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累計回購金額接近70億元。

  機構人士認為,回購增持潮起,有望穩定市場情緒。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水準均處在底部區域,持續增加的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反映出公司對於其自身內在價值認同的最強聲音。2800點以下的A股無論絕對收益還是相對收益都具有極佳的投資性價比。短期來看,隨著市場出現反彈,前期跌幅較大的周期性板塊以及中小市值股票有望表現領先,但中長期而言,表現更具持續性可能是符合消費更新、產業更新方向消費及新經濟龍頭。

  上市公司積極自救

  5月下旬起,滬深市場持續回落,6月中旬開始,股指更加速下跌。伴隨調整延續,破淨股、低價股數量快速增多,部分次新股出現破發,上市公司紛紛展開“自救”回購,股票回購規模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美的集團大手筆回購。7月4日晚間,美的集團拋出不超過40億元回購預案,提出在價格不超過50元/股的條件下展開回購,從而將近期A股市場頻現的股票回購行為推向高潮。據測算,若美的集團此次回購完全實施完畢,將成為A股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常規回購。

  而包括美的集團在內,2018年以來,兩市累計有344家公司實施451次回購,累計回購20.57億股,回購金額達到145.55億元,較2017年全年高出近60%,從而改寫A股歷史回購新高紀錄。

  觀察近期實施回購的上市公司,民營企業是股票回購的主力。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民營企業有271家上市公司發生股票回購,回購金額達到127.3億元,佔所有類型企業回購金額的92%。同期國有企業合計也僅有2.5億元。

  行業方面,商業貿易、醫藥生物、傳媒、電腦行業的回購金額最高,均超過10億元。其中,商業貿易、醫藥生物、傳媒這三大行業就合計回購了逾60億元,佔全部回購金額的44%。

  值得注意的是,僅僅6月以來,滬深兩市實施回購的上市公司就達到175家,累計回購金額接近70億元。無論回購規模還是回購公司數量,與今年前五個月大致持平。而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回購潮愈演愈烈,前六個月回購累計金額已經與2017年全年相當。

  回購規模創紀錄

  事實上,2008年以來A股共有三輪回購潮。第一次是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第二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第三次是2017年11月至今。本輪回購潮絕對數量及佔上市公司總數比重均超過前兩次回購潮。

  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鋒認為,近期回購與公司內部人員增持等行為活躍,這從側面表現市場可能出在底部區域。在6月份83家上市公司累計回購金額達到65億元的情況下,7月首周共有14家上市公司公布回購股票預期,回購金額達73億元,顯示上市公司的回購積極性並未減退。此外,儘管6月股份解禁的規模不低,達3520億元,但重要股東及高管的減持力度相對過去兩月明顯減弱。這表明,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認可當前股價下公司中長線的投資價值。

  如美的集團在發布回購預案時就表示,此舉是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在綜合考慮公司近期股票二級市場的表現、主營業務發展前景、公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盈利能力等基礎上,為使股價與公司價值匹配,增強投資者信心,維護投資者利益,公司決定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

  從估值角度看,恰恰是5月份以後隨著股指的快速下跌,6月和7月上市公司提出股票回購方案出現了加速的情況。國信證券分析師燕翔認為,無論是國際比較還是歷史比較,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水準均處在底部區域,持續增加的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反映出公司對於其自身內在價值認同的最強聲音。通過PB-ROE模型來分析,包括銀行、建築、房地產、公用事業、傳媒等一大批行業當前的估值在歷史最低分位數,而盈利能力(ROE分位數)卻並非在歷史的最低水準,顯示出明顯的股價估值與基本面背離的超跌跡象。

  在燕翔看來,2018年以來上市公司為穩定股價而提出的股票回購方案超過此前所有年份的總和,回購方案提出的股票回購金額為歷年之最,特別是在6月和7月上市公司股票回購有進一步加速上升的趨勢。種種跡象表明,2800點以下的A股無論絕對收益還是相對收益都具有極佳的投資性價比。

  談到回購與股價之間的影響時,華泰證券分析師曾岩坦言,其指示意義主要有四點:一是向市場傳遞公司股價被低估的信號,提振投資者信心。二是通過回購股票可以減少二級市場流通股規模,提高公司股票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公司被收購的風險。三是通過股票回購可以將現金間接分配給股東,可以使上市公司避免多餘的自有資金浪費在投資回報率較差的項目上,減少可能的代理成本。四是用於股權激勵計劃,同時不會影響原有股東利益。在當前股市低迷、市場流動性緊張中,股票回購一定程度上還可增強股票流動性水準。

  底部仍有風險 關注“業績+估值”

  從歷史上回購潮後股價表現看,在回購期間,有回購的股票絕對漲跌幅中位數雖然不一定為正,但相對上證綜指漲跌幅中位數明顯為正。回購結束後一個月內,此前有回購的股票漲跌幅中位數依然為正。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還告訴記者,作為對股價內在公允價值了解最充分的資訊方,近期上市公司回購行為受到關注。本輪A股“回購潮”有些不一樣,首先是以市值管理、股權激勵為目的回購佔比更高,其次是涉及回購的公司處於估值歷史低位的公司佔比更高,因此本次“回購潮”釋放了更多公司對於股價底部區域的信心。

  “相比以往,本輪回購潮中公司釋放出更強烈的穩定股價、市值管理的訴求,且估值多處於歷史最低區間,凸顯了公司對於穩定股價,使公司價值向公允價值回歸的態度。”戴康認為。

  並且歷史上,從回購股份比例分布看,回購股份佔總股本比重越高,上市公司股價表現越好。而從股票回購目的分布看,以市值管理、股權激勵為股票回購目的的上市公司,其公布回購預案後股價表現明顯好於以盈利補償、股權激勵注銷等為回購目的的公司。

  然而,儘管認同市場可能處在底部區域,王漢鋒仍強調,包括去杠杆等不確定性可能會繼續影響短期市場表現,在市場估值、情緒等指標已經呈現底部特徵的時候,市場中長線價值明顯,建議投資者注意關注邊際催化因素。

  同時,綜合6月信貸、財政存款等因素分析,戴康認為階段下來仍需要等待信用緩和信號,市場風險偏好上行太空仍受製約。“絕處逢生非一蹴而就。”尤其對於佔回購半壁江山的創業板而言,2018年中報預告低於市場預期,截至7月14日創業板已100%披露業績預告。創業板中報預告業績增速13.3%,相對於一季報的29.3%明顯回落。剔除溫氏、樂視後,中報業績也大幅下行。

  按照已實施的2017年度分紅數據和未實施的董事會分紅預案數據測算,目前銀行板塊股息率最高,約為4.3%。從板塊淨利潤複合增速和股息率匹配的角度來看,房地產、建材、食品飲料、保險、紡織服裝、電力及公用事業等板塊匹配程度較好。

  中金公司也認為,中長期表現更具持續性可能是符合消費更新、產業更新方向消費及新經濟龍頭。短期則建議關注6月以來重要股東增持力度較大或者公布回購、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中,質地較好,估值便宜,短線表現彈性可能較大的個股,以及市場一致預期未來增長較高、估值相對合理的標的。

責任編輯:王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