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國碳市場啟動一周年|從關鍵數據看促企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成效

央視網消息:全國碳市場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今天(7月16日)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一周年,去年的今天,首批2162家發電行業的重點碳排放部門被正式納入這一全國性的市場,這也是我國第一次從國家層面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責任壓實到企業,通過市場倒逼的機制促進企業產業技術升級。目前已經過去一年了,全國碳市場的交易情況怎麽樣?我們一起來看。

碳配額累計成交量超過1.94億噸,累計成交額接近85億元,這是上線交易一年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取得的成績。據了解,一年來有過半數的發電企業都參與了碳配額的交易,市場配額的履約率達到99.5%以上。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 逯世澤:上線交易一年以來,全國碳市場運行總體平穩,碳配額的價格在每噸40—60元期間波動,價格穩中有升,其間沒有出現暴漲暴跌的這種情況,交易量也滿足了企業履約的基本需求,全國碳市場作為減排的政策工具,它的作用初步顯現。

我國首批納入碳排放權交易的企業為清一色的發電企業,全國碳市場設計、建設的參與者——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希良表示,之所以這樣安排,主要是考慮到發電行業企業排放量大、各類數據比較規範、管理水準也較高。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 張希良: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這2000多家發電企業的碳排放約佔全國碳排放總量的40%,是歐盟碳市場的兩倍以上。可以說,管住了這2000多家發電企業的碳排放,就抓住了我國節能減排的一個“牛鼻子”。

專家介紹,與歐美國家碳市場重在減少所有參與者的碳排放總量不同,我國建立的碳市場目前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參與企業的碳排放強度,降低增速。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 張希良:歐美的碳排放已經達峰,現在面臨要下降,中國的碳排放還沒有達峰,主要(任務)是控制增速。只有對那些排放達不到國家標準的企業產生影響,實際上對企業的影響是最小的,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也是最小的。

建設全國碳市場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據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碳市場運行一年來,在確保電力供應的前提下,對高效機組進行激勵,對低效機組進行約束,成為了推動電力行業低碳綠色轉型的“指揮棒”,促進了企業探索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新路。

在華電國際山東鄒縣發電廠,不久前,企業剛剛對七號百萬千瓦等級機組進行了節能改造。改造後,不僅機組效率提升了3.6%,每年還可節約標煤10萬餘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26萬噸。從2020年起,鄒縣發電廠先後進行了三台發電機組的節能改造,機組效率分別提升3.7%、2.5%、3.6%,實現了全年碳配額盈余。

去年7月16日,鄒縣發電廠參與了全國碳市場首批交易,一次就獲得了交易額660餘萬元。嘗到了節能減排的甜頭,電廠在今年又積極推進另一台60萬機組的節能改造工作。

除了清潔火電的改造,更多的傳統發電企業還把目光投向了清潔能源領域。在浙江省玉環市,華能玉環電廠正在建設中的10萬平方米屋頂光伏發電設施即將陸續投運,僅這一個項目,每年就能提供1200萬千瓦時的發電量。加入全國碳市場後,玉環電廠充分發掘節能降碳潛力。去年12月,由玉環電廠建設的全國首座潮間帶光伏電站——清港光伏電站,全容量並網發電。這座光伏電站建在近海灘塗上,為近海灘塗大規模綠色開發作出示範。目前僅已建成的光伏項目每年就能夠為電廠節約4.5萬噸標煤,相當於在碳市場中增加了12萬噸碳配額。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全國碳市場剛剛起步,在建設與管理方面仍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比如交易並非一直活躍,尤其是在履約期過後,總體交易比較平淡。此外,市場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有待完善。但專家表示,未來隨著更多重點碳排放領域的陸續加入和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碳配額的價格將持續走高,碳市場將在更大範圍內發揮作用。

生態環境部已經連續多年開展了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造紙和航空等高排放行業的碳排放數據前期準備工作,下一步將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成熟一個行業納入一個行業,並加快全國碳市場相關法規和制度的建設速度。

此外,專家還表示,目前全國性碳市場存在行業和排放規模的限制,主要覆蓋的是年碳排放量超過2.6萬噸的企業,今後應該逐漸增加對小微企業和個人的覆蓋程度,讓全社會都能參與碳交易。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 張希良:咱們國家除了強製性的碳市場以外,還要建立自願性的碳市場,自願碳市場可能涉及的方面更廣,有更多的行業參加。可能我們個人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與者,這樣的話社會的參與度會大大地提升。

張希良認為,隨著我國節能減排要求的不斷提高,未來企業的碳配額將會逐步減少,碳配額的價格也將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 張希良:我們也測算過,“十三五”期間實現國家碳減排目標的碳價大概是58元,“十四五”期間大概上升到68元,“十五五”可能要上升到104元,“十六五”可能達到178元。因為未來減排的要求、減排的力度(會)越來越大,低成本減排的機會是越來越少,所以碳價是不斷上升的一個趨勢。

(央視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