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元旦將至,各地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還能出行嗎?

預約錯峰出行 守好冰雪遊安全底線

國外疫情的不斷發酵讓近期出現的零散疫情備受關注,“元旦還能出行嗎?”成為大眾關注的話題。積極響應北京市的疫情防控政策,不少北京市民選擇就近從簡的假日安排。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近七天“跟團遊”相關內容的熱度下降40%、“周邊遊”相關內容的熱度下降23%、“民宿預訂”相關內容的搜索熱度上漲21%,零散小聚或成北京跨年新選擇。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 戴斌:沒有安全就沒有旅遊的一切,生命高於景觀。外出旅遊也好,休閑也好,要尊重當地的疫情防控的要求,這是第一點。

全國各地也根據實際情況頒布了跟進措施,預約錯峰小規模出行成為首選。“中國雪都”新疆阿勒泰推出小團遊、分散遊,提倡遊客不要聚集,做好防護。這裡主打的鄉村民俗遊大多是在空曠的室外進行,雪地賽馬、馬拉爬犁、叼羊比賽等項目避免了客流的集中,受到歡迎。

遊客 張榮漢:第一次坐馬拉爬犁,太刺激了,太棒了。

遊客 楊梅:接地氣,新疆的民族民俗,在這能得以充足的體現。

中國旅遊研究院分析研判認為今冬冰雪旅遊值得期待,但由於疫情波動,疫情防控、旅遊安全面臨新形勢。提醒各地在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旅遊、鄉村民俗遊融合發展過程中,結合疫情防控形勢與冰雪運動特點,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守好冰雪旅遊發展底線。

夜遊新創意點亮夜間經濟

臨近雙節,一系列“腦洞大開”的夜間經濟和消費活動接連上演。衍生出不同主題、各具特色的夜間經濟形態,供給端亮點頻現。

當跨越千年的黃鶴樓遇上現代電子競技,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夜色中點亮的黃鶴樓腳下,大鼓、二胡、琵琶奏響勇士曲,5D技術呈現出的飛鳥、錦鯉、龍門一一精彩亮相,帶來穿越時空的音畫對話,為武漢傳統文旅地標增添了新符號。從12月下旬以來,武漢文創周每天一個文旅主題。

武漢文創體驗周創意總監 林虹:通過這樣一種比較震撼的形式,傳遞給全國網上廣大的用戶群,然後讓他們能夠真正慢慢對武漢的旅遊,包括我們這種夜經濟的復甦產生更多信心。

有得看,還要有得玩。漢口裡,這個以晚清民初真實街景打造的旅遊街區,電子科技文創市集當晚正式開街。簽名打卡在這這條老街實現了電子化,專屬印章可以蓋在手機螢幕上。 有得玩,還要有得參與體驗。“漢繡體驗館”中,遊客跟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一起穿針引線,尋味歷史。

漢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王燕:漢繡在我們本地有兩千三百多年的歷史,這一次我們可以把它與遊戲結合在一塊,讓年輕人更多地了解我們的漢繡。

在蘇州,夜晚穿梭在“蘇城遇謎城”數字化街區中,充滿數字潮流元素的巨型蘇扇、霓虹燈招牌等裝置映入眼簾,與古樸典雅的姑蘇城街區相映成趣。遊客在此可通過最新的科技手段,與虛擬主播互動、體驗VR遊戲。還可以把蘇繡、香囊、荷包這些地域特色的新文創商品帶回家。

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經科局文化產業處處長 朱磊:是數字文創和文旅融合的一次嘗試,這也是我們打開夜經濟一個更大的廣闊空間。

中國旅遊研究院第三季度的旅遊產業調查顯示,以數字化為核心的改革,正快速推進文旅產業升級換代,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讓文旅產業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正在變成現實。但“數字+科技+文旅”絕不是技術的盲目照搬、簡單複製和強行嵌入。

中國旅遊協會休閑度假分會副會長 梁毅:城市光環境的營造,它應該是科學的,它不能去過度亮化,過度亮化就會形成視覺汙染,變成光汙染。應該要用這些文化內涵作為素材,用科技把它真正打造成是屬於這個地方的、有特色的、自己的夜間旅遊產品。

文旅融合 深挖消費潛力

各地文旅消費火爆的背後和國家一系列“促消費”的重大舉措有關。

11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頒布提振消費的意見,支持“互聯網+旅遊”、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深挖消費潛力。

近日在央視多個頻道熱播的兩部陝劇受到關注,一部古裝戲《大秦賦》,帶領國人重溫千年歷史,走遍三秦大地;一部現代生活劇《裝台》,讓鍾樓、城牆、大明宮這些電視劇裡的畫面成為旅遊搜索的熱點,陝西旅遊集團適時推出了“尋味陝西”旅遊消費節。

陝西旅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周冰:旅遊消費節正當其時,順應市場,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我們有省內另外52家企業和項目加入進來,銷售數字在淡季會突破1個億。

這個月底,沿黃九省份的文旅達人共同創作推出的《黃河新說唱》第一季成功落幕,用嘻哈說唱風格賦予黃河文化新活力。12月17日,太極拳申遺成功,借助這一獨特文化元素的熱點,河南鄭州建業電影小鎮在太極街開啟“太極功夫月”。民間太極高手和遊客即興過招,現場喝彩不斷。

河南鄭州建業電影小鎮文旅公司、總經理 閔閔:文化和旅遊的融合,就是屬地文化的挖掘,就是黃河兩岸文化的挖掘,就是講河南故事,講河南好故事。

中國旅遊研究院剛剛發布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報告》指出,文化正在成為現代旅遊業最為活躍的生產要素。“十四五”期間,文化旅遊消費將成為節日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下一步構建新格局還需要更多的融合發展。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 戴斌:文化賦能,科技創新。如果不能夠變成消費者可觸可感的消費空間和生活場景的話,那仍然是文化歸文化,科技歸科技,旅遊歸旅遊,我們現在需要融合,能夠摸得到、能夠看得到、能夠消費得起,把門檻要降下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