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求求你們別炒鞋了,幣圈都沒人接盤了

1

最近逐漸有很多人在後台問我炒鞋的事情,問我某幾個型號有沒有價值,問我現在去炒鞋還來不來得及。問我那些炒鞋暴富的例子是不是真的。

一開始我是比較茫然的,如果是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騙局也就是算了,為什麽會有人去相信炒鞋這種事情?

他們腦子被鞋子踩了嗎?

不不不,我不是不知道有些鞋子比較貴,我也買了很多鞋,我只是在奇怪,這種小眾圈子裡玩兒的東西怎麽會發展成全民炒的東西?

即使有的人有收藏的需要,例如我,雖然有500雙各種型號的跑鞋和限定款,但我自己從來也沒把這個當做是可以炒的東西,這就是是個滿足自己喜好的玩意兒。

我管這個叫瞎JB花錢。

同樣是瞎JB花錢,小眾人士中交易一點限量鞋款,賺點小小的差價,也不是什麽意外的事情,真正讓我覺得這件事情值得拿出來一講的是,居然鞋子出現了交易所和各種指數,都開始玩兒資產證券化了。

資產證券化這個詞大家可以記下來,以後拿來裝比用。

還有很多球鞋鑒定的APP搞各種鞋類交易所,甚至提供了完全儲存鞋,隻炒鞋的歸屬權這種神奇的雲炒鞋行為。

鞋圈全面幣圈化,各位沒有被幣圈和非法集資教育過的90後95後00後們,即將迎來自己的第一次社會教育。

恭喜各位即將領會到這個社會的真實,過了這一關,就成長了。

第一次,可能會比較痛。

2

一個產品有炒作的價值,最起碼要有一個保底的價值丟在那裡,所謂保底價值,就是最不濟的情況下,手裡的這堆東西能幹嘛用。

房子的保底價值是土地價值和那堆鋼筋水泥的價值以及出租的收入價值,這些都是很直接的東西。

股票的價值是一家上市公司資產加現金流加流通商品加原材料的價值,都是可以換錢的,雖然這些東西經常造假嚴重,但多數公司還是正常的。

期貨的價值是大宗商品作為原材料的使用價值,最不濟可以拿來生產消耗,例如原油,大豆,玉米。

這些東西都是非常堅挺的硬通貨,是可以隨時換成錢或者生產物資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麽我總是嘲諷幣圈,因為他們炒的東西沒有任何價值背書。

有時候說他們是空氣幣我還不高興,因為空氣起碼還能幫助人類呼吸生存。

他們不僅沒這個功能,還費電。

在我看來,炒鞋不能說是完全空氣,但其實比幣圈強的有限。

很多人說炒鞋是有價值基礎的,因為某些限定款的球鞋全世界只有XXX雙,基礎售價XXX,所以物以稀為貴,最不濟二手出手掛閑魚還有XXX元。

這個理由我聽著很想笑,真的。

你們對於球鞋製造業有多發達一無所知,對於球鞋鑒定也一無所知,居然炒這種根本無法辨別真假的東西,居然相信那些滿足術語的沙雕鑒定師。

太假了。

我甚至懷疑你們口袋裡的錢都是假的。

不然怎麽能信這種東西。

3

先說球鞋的真假吧,這是水分最大的東西,說句得罪行業的話,你們根本分辨不了鞋的真假。

雖然某些鞋款,官方的發貨量只有N雙,但是你永遠不知道市場上會出現多少雙真貨,注意,我說的是,真貨。

鞋這個東西,官方專櫃是不提供真假鑒定的,你知道為什麽嗎?

因為官方沒能力分辨真假,甚至球鞋這東西的真假界限都是模糊的。

一個連真假都沒法界定的東西,還能炒?

就連空氣幣,那也是在空氣錢包裡雷打不動的空氣幣,你不用擔心買到假的空氣幣,這東西假的和這個世界一樣真實。

從這點來說,幣圈和鞋圈比起來居然還有一點點優勢,不知不覺還抬了幣圈一手,罪過。

理論上說,一雙真鞋,應該是由A設計,A生產,A包裝,在A的渠道購買來的產品。

但現實情況是,各大鞋類品牌基本上是自己隻出設計,其他的全都外包或者委託生產,你們最愛的AJ,也是委託生產的。

只要是委託生產,就必然代表著生產環節不可控。

有人說非指定工廠生產不出真貨,朋友,這你就真的外行了。

我給國內頭部的幾家鞋帽代工廠做過貸款盡調,做完後,我算是對於服裝和鞋類的品牌追求徹底解毒了。

追求品牌,根本沒有意義。

追求各種做工特點,尤其是各種所謂的鑒鞋大師,更是傻的可笑。

當然人家不傻,人家很清楚,信他們的才傻。

4

很多傻乎乎的年輕人,真的以為鞋這個東西存在真假,存在什麽老廠出品無法仿製的傳說,並對此津津樂道。

真的,又傻又天真。

鞋類,是當代最標準的工業品之一,完全都是流水線生產的東西,而且為了降低成本,鞋子本身的設計都不複雜。

而中國,擁有著世界上最好的造鞋技術,沒有之一。

你們沒有真正領略過福建莆田,石獅;廣東東莞;浙江寧波,嘉興;江蘇南通,昆山以及山東青島甚至越南和柬埔寨的中資代工廠的恐怖力量,人家給外企做了幾十年的代工,全世界都穿他們做出來的衣服和鞋子,真真正正的掌握了核心生產技術。

他們只要想做,做出來的東西,不論從任何角度都是找不出毛病的。

我這麽給你舉例子吧,ARM做芯片牛逼吧,手機都離不開他們的芯片,但是人家隻做設計,設計出來之後再給高通等公司改進,然後還是要給代工廠才能生產出來,他們自己是沒有工廠的,你說代工廠有沒有生產能力?

你可以說代工廠沒有設計能力,但是給圖,就一定能造出來。

差不多就是鞋品牌和鞋廠的關係,沒有鞋廠造不出來的鞋。

有人說什麽材料無法複製,什麽鞋底鋼印,什麽特殊版型,甚至什麽膠水的味道。

真的,你們想太多了,這些東西通通不在話下。

一雙鞋的絕大部分材料,都是甲方給要求,代工廠自己做的,只有少部分核心材料才是甲方提供。

但很不幸,就連這些核心材料,大多數也是中國生產的,更不幸的是,都是能簡單就買到的。

阿迪吹上天的核心科技boost,爆米花,本質上就是E-TPU,國內任何一個代工廠都能搞到這種材料,boost本身的配方也不是什麽秘密,各種品牌跑鞋的各種花裡胡哨的自主研發科技,本質上就是E-TPU改了一點點比例。

一家代工廠只要願意,完全可以用完全甲方的標準,採購來完全符合甲方要求的所有材料,然後利用甲方真模具複製出完全一樣的模具,開模成本也就十幾萬,然後生產出一模一樣的鞋出來。

甚至很多代工廠本身就是甲方的代工廠,左邊生產線生產甲方的鞋,另一條完全一樣的生產線生產一些神奇的鞋。

大家的各種編號,材料,設備,都是一樣的,誰能分辨真假?

反正各大品牌的門市態度很明確,他們不鑒定。

這說明了一切

5

我來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一雙鞋,用了和真貨完全一樣的材料,完全一樣的工藝,完全一樣的設備,有著完全一樣的編號,那麽這雙鞋,是真的還是假的?

或許你會說是假的,但是沒有人能證明他們是假的,不論從任何角度講,都是真的,所謂的假,是存在主觀情感而非客觀監測的。

這些鞋大量存在於各種所謂的代購和海淘那裡(微商100到300的純仿貨就不提了,那個鑒定太容易),動輒價格不比真貨低多少,都保證過毒和識貨。

你根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別說你不知道,那些搞鑒定的也不知道,不然也不會出現保證過鑒定了。

當然,也有時候那些搞鑒定的其實是知道的,只不過他們和代工廠都是一夥的,買通他們不要太容易,都要恰飯的嘛。

當然我說的是真正的硬貨,那些300的沙雕假貨其實你付款的時候就知道真假了。

當球鞋的真假都無法鑒定的時候,一切炒的價值就崩塌了。

如果說鞋販子和鞋品牌商是一手莊家,那麽各類鞋廠就是二手莊家,還是那種有能力有意願拆一手莊家和接盤俠的那種。

雖然鑽石也不值錢,但是人家幾家大公司可以壟斷生產抬價,但是鞋市場不存在這種壟斷,只要願意,隨時都能爆發量產,並且不在品牌商控制中。

品牌商都忙著出下一個新標的來割韭菜呢。

一個沒法控制產量的市場,炒作價值為0。

各種所謂的稀缺款,無非是還沒有真的引起代工廠的興趣而已,一旦他們願意,難讓天下沒有難買的AJ絕對不是玩笑話,而且你還沒法鑒定出是假貨。

你知道在莆田和東莞厚街,各種你們眼饞的鞋型滿大街都是嗎?你知道南通那邊的B品的各類真貨衣服都是按斤賣的嗎?

建議球鞋中毒者一定要去代工廠聚集的城市去感受一下工業的力量。

真的,對錢包和智商都有好處。

當真假難辨的時候,你知道人們會怎麽判斷真假嗎?

告訴你,人們會依據擁有者的身價來判定。

你如果沒什麽錢,你穿一個真的出去,人們也會認為是假的;如果你很有錢,你穿一個假的出去,人們也會認為是真的。

沒有人見面互相先趴下看鞋的細節的,這太沙雕了。

當你擠著公交的時候,你身上的LV和AJ限定版,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都是假的。

錢,才是童叟無欺的硬道理。

6

說完真假,我們再來說說炒鞋這件事情本身。

一開始這只是一個小眾圈子的事情,大家出於收藏目的玩玩鞋子也很正常,由於都是購買能力比較強的球鞋愛好者,出一點差價並不奇怪。

但後來,各路明星開始介入後,鞋文化逐漸開始流行,特殊品牌的鞋子也逐漸成了年輕人心中的一個符號。

似乎只要穿上一雙鞋,就能成為自己的的偶像一樣。

我不嘲諷年輕人,我只想提醒他們醒醒,消費主義的典型特點就是鼓吹消費等於社會地位,這是典型的消費主義陷阱。

當然,其實絕大多數炒鞋的人,自己是不穿鞋的,他們甚至都不真的擁有鞋。

搞這個就是為了割一波韭菜賺點錢。

最終鞋還是在交易所,和期貨一樣,炒的只是一個擁有權。

很多真真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炒鞋暴富段子,其實都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進來,然後高價賣鞋給他們。

在這個過程中,不只是鞋販子割韭菜,很多平台方自己也在割韭菜。

這麽一看其實和幣圈一樣一樣的,發幣的割,交易所也割。

反正韭菜不是自己生的。

作為轉運站方的平台方,做了這麽多年的鑒定,對於鞋這個行業的了解是非常透徹的,他們知道如何拿到誰都識別不了的鞋。

而且他們資金雄厚,量大,是可以直接和工廠合作的,當然之前這些能力主要是拿來做一些所謂的團購,誰都鑒定不了的鞋,自然他們也鑒定不了,當然就是真的,因為消費者只能問他們呀,消費者自己又不知道,門市又不鑒定。

之前的利潤很不錯,但和炒鞋比,利潤還是不夠多。

現在炒鞋這麽火,而且大家還是玩兒各種空對空操作(隻炒擁有權,不見實物),那麽100的庫存中,再額外多100的庫存,誰又知道呢?反正都是數字遊戲。

甚至都可以放各種炒鞋貸,允許玩家賒額度,只不過隻賒擁有權,不給實物,還能收大量的手續費,成本為0.

那些花了炒鞋價格的人炒來炒去的,到底是什麽呢?

真的有這麽多鞋在炒麽?

炒鞋真的比炒幣更靠譜麽?

鞋穿不炒?別逗了,糊弄誰呢,需要用尿滋醒。

7

這篇文章講到這裡,我覺得已經說得足夠清楚了。

這個市場從供給,到評估,到交易,都充滿了莊家割韭菜的氣息,如果你真的喜歡一雙鞋,喜歡到1萬塊買回來也要穿,那買也就買了,這個不是賺錢,就是消費,消費能力自己評估就好。

如果你是想著靠炒這個賺錢,那我建議你還是洗洗睡吧,莊家就是賺有你這種想法的人的。

一個供給完全被一小撮人控制著的市場,你們居然還認為這東西能賺錢,怎麽同樣的情形到了股市和幣圈你們就開始罵了?

邏輯沒學好,吃虧少不了。

吃虧是福,祝福你。

目前太多年輕人開始玩兒這個,各種金融衍生品也開始產生了,我覺得荒謬到有趣。

由於鞋圈過於火熱,各個代工廠已經開始招兵買馬摩拳擦掌了。

某種程度上這些炒鞋的小朋友們已經算幫助發展實業了,還是用的自己的錢,有的還是用借的錢,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我很感動。

很多學生想靠炒鞋賺生活費,我想說算了吧,作為一個學生,還是老老實實準備學業和實習才是正經事,打算在泡沫市場大浪淘沙。

最後往往自己會成為那個泡沫。

全都是泡沫。

可能很多年輕人剛上大學不久,對於泡沫市場和集體投資狂熱不夠了解,建議大家都搜一下鬱金香事件,這是人類歷史上最經典的泡沫投資事件,和現在的炒鞋市場,基本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而且現在炒鞋已經被大肆報導出來,正是高位出貨的時候,現在趕著進場的人,不出意外全都是接盤俠,這東西真不值這個錢。

有時候我也在感歎。

70後炒房,80後炒股,90後炒幣,95後炒鞋,每一代最狂熱的人都踩過坑,但是他們竟然都沒有一點長進。

連給孩子講講都不認真。

人類唯一收獲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會收獲任何教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