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崖子村:博格達峰下美麗鄉村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烏魯木齊市達阪城區東溝鄉高崖子村猶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般,靜臥博格達峰下,高山守望,綠樹環繞。烏魯木齊水業集團有限公司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團結帶領當地各族群眾,下大力氣發展產業、治理生態環境、促進民族團結,奏響新時代美好樂章。

高崖子村

勤勞致富成村裡新風尚

高崖子村坐落於博格達峰腳下,有192戶639人,居住著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等4個民族,以畜牧業為主,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民增收緩慢。

針對產業單一、畜產品銷路不暢、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思想等問題,工作隊與村“兩委”立足當地實際,精準把脈,制定鼓勵勤勞致富助力增效增收的實施方案,利用村民大會、農牧民夜校、座談交流等形式,廣泛宣傳黨的惠民政策,鼓勵村民就近就業、自主創業,引導村民破除“等靠要”思想,實現增收致富。

“村裡鼓勵我發展養殖,還說有啥困難就幫我解決啥困難。”養殖戶巴拉提·吾甫爾說。工作隊與村“兩委”幫助增收意願強的巴拉提發展養牛,並樹為勤勞致富典型。現在,巴拉提家的牛已發展到20頭,每年賣牛犢的收入令老兩口樂得合不攏嘴,不僅修葺了房屋,還給寬敞的院子鋪了地磚。

今年,工作隊又爭取派出部門支持,調來挖掘機、組織志願者為巴拉提開挖青貯池、修建排水管道,解決生產難題。看著家裡的牛,巴拉提底氣十足,常常對身邊的村民說:“勤勞有飯吃!” 

增收路上,一個都不能落下。工作隊與村“兩委”制定“一對一”幫扶計劃,加大了對殘疾人、困難家庭等幫扶力度。

村民楊秀珍和兒子白生國身體殘疾,母子二人每月僅靠低保和殘疾人補貼維持生計。工作隊與村“兩委”根據實際情況,一邊為楊秀珍家捐贈了10隻羊,一邊為白生國找合適的工作。現在,楊秀珍家已經有了11隻種羊,12隻羔羊也已出售,白生國在村合作社打工,每月有2000元工資,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

工作隊與村“兩委”還在發展生產上下功夫,主動走入田間地頭,給村民出點子、想法子,為村民捐贈化肥,確保春耕播種施肥勞作如期跟進。

在各項工作的逐步推進下,勤勞致富成為了村裡新風尚,50餘名村民實現就業。

添一抹新綠扮靚村莊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工作隊與村“兩委”積極響應烏魯木齊市“綠園工程”號召,結合當地群眾愛護樹木、植樹造林、綠化戈壁的優良傳統,廣泛宣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鼓勵村民植樹造林、綠化庭院,改善生態環境。

“多培些土,踩緊些!”“樹苗扶穩了,要扶直嘍!”在植被覆蓋稀少的戈壁邊緣植樹現場,工作隊與村“兩委”帶領全村各族群眾種下一棵棵果樹。荒地上的果樹苗“拔地而起”,為村莊築起了綠色屏障,也為扮靚高崖子村增添了一抹動人的“綠”。

工作隊與村“兩委”還扶持引導村民在房前屋後栽植果樹,綠化庭院,村民紛紛響應。村民帕熱哈提·阿不力買提不僅自家種上了果樹,還承包了30畝耕地種植果樹。目前,全村98戶常住戶庭院中種植了蘋果、杏子等果樹上千株,全村綠化面積百餘畝,各族群眾積極參與植樹造林,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環保理念增收致富。

齊心共譜民族團結樂章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世居於此的各族群眾經過長期貨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團結和諧氛圍。

村民王華和鄰居米英木·加馬力是眾所周知的好鄰居、好兄弟,兩人無話不說,無話不談,即使王華離開高崖子村在外居住,一有空就會來到米英木家喝上一碗熱茶,吃上一頓熱飯。米英木常說:“在外面不想住了你就回來,住到我家,房子不夠,咱倆還跟以前一樣擠到一個炕上睡”。

像王華和米英木的故事一樣,村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團結和睦相處的氛圍形成已久,延續至今。工作隊與村“兩委”更是基於優良傳統,在促進民族團結上下起了繡花功夫。

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張家泉和村民阿米娜·吐爾地是結對親戚。阿米娜的兒子患有先天性腦癱,張家泉力所能及地幫助阿米娜一家,除了平時的慰問,還為她解決了就業崗位。

“沒有工作隊的幫助,我都沒有信心堅持到現在,工作隊像親人一樣,已經成了我的精神支柱。”阿米娜感激地說。

不僅工作隊與村民間結了對,認了親,村民間也相互結對認親,每月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增進各族群眾間的感情。工作隊與村“兩委”還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教育引導村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文明新風。

如今,伴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在工作隊與村“兩委”的帶領下,各族村民辛勤勞作,高崖子村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博格達峰,書寫著美麗鄉村新畫卷。(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