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垃圾分類如何落地

上圖 6月10日,江西省宜豐縣新昌鎮金領國際居民小區,居民在智能垃圾分類設施前投放垃圾並憑積分領取垃圾袋。當地自去年6月份起逐步推廣使用智能垃圾分類設施,受到社區居民歡迎。 劉畫梅攝(中經視覺)

右圖 近日,河北省寧晉縣大陸村鎮金家莊村的垃圾分揀員正在村裡回收村民分好類的生活垃圾。趙志軍攝(中經視覺)

近年來,我國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全國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啟動、成效初顯,46個重點城市先行先試,推進垃圾分類取得積極進展。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如何進一步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有效落地?一些讀者來信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實行差別化收費

近年來,我國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按下快進鍵,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全國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啟動、成效初顯。但是,在實際推進過程中,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仍存在覆蓋範圍狹窄、配套設施有待完善、居民參與度不高和收費機制不成熟等難點。

從垃圾分類治理試點實際看,有的時候,居民前端分類,但在中端和末端處理時又被混合起來,使得前期努力化為泡影,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受到打擊。其實,垃圾分類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設,從環衛、城管等行政管理部門到居民行為約束,多方面形成一個完整的管理鏈條。如何破除垃圾分類管理碎片化狀態,協調好不同環節、不同部門是關鍵問題。

生活垃圾分類治理體系的形成還需要充分利用經濟手段。應該將全成本與受益按照“使用者付費”原則分攤到每個環節,建立差別化垃圾收費機制,使垃圾“生產”的每個環節都分攤成本,若資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則全鏈條分享利潤。與此同時,通過細致合理的制度設計,明確居民垃圾分類的強製性法律義務和監管部門的權利與義務。其實,國外的垃圾分類也是依靠強製性以及市場化經濟手段培育起來的。同樣道理,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也需要政策手段和經濟手段並舉。

只有政策和經濟手段共同發力,才能盡快培養起市民垃圾分類的好習慣,促進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的目標。(作者:廣西崇左中泰產業園管委會 盤和林)

構建“綠色產業鏈”

推進垃圾分類,樹立產業經營思維,以產業化運營模式構建垃圾分類及無害化處理的“綠色產業鏈”是一條可行之路。

首先,搞好垃圾分類及無害化處理的頂層設計。既要厘清垃圾分類各個關鍵性環節,又要從分工、銜接、合作、共促共贏的思路搞好垃圾分類及無害化處理產業鏈的科學設計和規劃,切實把垃圾分類納入產業經營體系,形成有機銜接、良性循環的“綠色產業鏈”。

其次,圍繞構建“綠色產業鏈”,搞好垃圾分類及無害化處理的市場化運作,吸納民間資本參與到垃圾分類項目中來。在政府部門主導、協調下,面向社會招募參與垃圾分類項目的公司,實行公司化運作,既可以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推進垃圾分類及無害化處理,也可以通過招投標方式,吸引具有相關資質的公司投身於垃圾分類及處理。要為垃圾分類及有效處理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如提供信貸支持、為有關公司適當減稅降費等,通過政府的有效服務,讓這類公司乾得出色、乾得安心,並有較好的利潤回報,從而實現垃圾分類及無害化處理可持續運行。

第三,提高居民支持力度。要頒布針對性更強的指導性意見,引導和督促居民在參與垃圾分類工作中發揮主人翁作用;營造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家家戶戶都要做好相關工作的社會氛圍,為構建垃圾分類及無害化處理的“綠色產業鏈”打好基礎。(作者:天津市寶坻區檔案館 王宗征)

激發公眾參與感

隨著城鎮化不斷發展,人口增加,垃圾數量也隨之上升,由於垃圾分類的宣傳力度不大、配套性政策法規還不夠健全,市民對垃圾分類意識不強、垃圾分類知識不足,行動上的參與度不高,垃圾分類工作成為“短板”。

應加強引導和宣傳力度,讓市民知曉垃圾分類。充分利用報刊、電台、電視、網絡等媒體資源,普及垃圾分類和可循環利用科學知識的宣傳教育,對居民開展環保意識教育,對物業公司、垃圾清潔人員普及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分類知識,促進垃圾源頭減量和回收利用,以免出現分類後又被混裝的情況。

應完善分類配置,讓垃圾“靶向”歸位。例如,對廢棄家電、家具和電池等有毒垃圾設立專門的收集點。同時,建設垃圾分離站,根據垃圾分類要求,設置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分離倉,在布局合理又不影響居民生活的區域建設垃圾轉運站站,採用政府補貼的方式購置分類收集專用垃圾袋、垃圾桶,適時向居民家庭發放垃圾分類箱,調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應實行以獎代管,讓群眾踴躍參與。強化垃圾分類執法考核,對垃圾渣土運輸中的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在社區層面,通過分檔推進度、分級發物資、分類保經費的“三分法”來整體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形成物業先行、社區兜底的全方位工作氛圍;在居民層面,為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對居民的垃圾分類工作給予適當獎勵,將垃圾袋、洗手液、衛生紙等日用品作為獎品,推行垃圾分類以獎促管,勉勵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作者:江西吉安縣委宣傳部 殷 姿 )

提高企業積極性

推進垃圾分類,需依靠市場和企業的作用。因此,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扶持政策,從稅費減免、融資支持、科技創新、市場推廣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垃圾處理企業的積極性。

一是加大稅費減免力度。今年以來,國家部署實施了新一輪減稅降費政策,在不折不扣落實普惠性政策的前提下,建議對垃圾處理企業探索實行針對性的減免政策,確保能頂格享受稅費減免政策,以刺激垃圾處理企業發展活力,推動垃圾處理企業輕裝前行。

二是加強融資支持。資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血脈,當前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嚴重製約了包括垃圾處理企業在內的眾多企業發展。要積極拓寬垃圾處理企業融資渠道,鼓勵企業直接融資,並通過政府主導的產業發展資金、股權投資基金、貸款貼息等多元化投資措施給予支持。

三是激勵科技創新。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一方面,要加大財政資金對垃圾處理企業技術創新及技術改造活動的支持力度,分階段、按比例給予獎勵與扶持,引導和激勵垃圾處理企業積極開展技術研發創新。另一方面,要鼓勵通過技術入股、有償轉讓、職務成果獎勵等方式,支持垃圾處理技術創新成果高效轉化及產業化。

四是強化市場開拓與產品推廣應用。垃圾處理產業具有顯著的公共產品屬性,必須恰當把握政府在市場準入、政府購買服務、公開招投標、外包服務等方面的作用和力度,充分利用市場杠杆,支持垃圾處理企業開拓市場與推廣產品,引導垃圾處理企業健康快速發展,造福社會。(作者: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王光前)

管治並舉 精準施策

垃圾分類是現代城市文明進步的標誌之一,更是考驗一座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的一面鏡子。如何通過垃圾分類最大限度地改善生存環境和質量,是當前共同關注的迫切問題之一。

近年來,各地對垃圾分類開展了許多探索和實踐,相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垃圾分類的推進效果並不理想,垃圾分類尚未成為居民的普遍行動和生活習慣,有的儘管分類了,但清運垃圾時又混裝,而且垃圾分類需要調動大量社會資源,從源頭到中間環節再到終端處理,任何一個環節執行不到位,都可能前功盡棄。因此,推行垃圾分類需要精準施策,練好“繡花”功。

科學決策是前提。各地要根據實地情況制定垃圾分類的法規和管理辦法,將垃圾分類管理從單純的“運動式治理”轉變為與剛性法規和監管機制相結合的方式。同時,明確垃圾分類的管理責任部門和考核要求,建築垃圾、工業垃圾等垃圾分類的辦法和標準,細化垃圾分類的設施投放、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置管理辦法,完善垃圾分類的考核辦法。

精細管理是基礎。首先,各地要從垃圾分類宣傳開始,讓垃圾分類知識走進學校、走進社區,增強公眾對垃圾分類的責任感,自覺參與到日常的垃圾分類行動中。其次,要摸清社區垃圾分布情況,做實做細建檔立卡,實行動態管理,精準調配垃圾分類設施設備,更換陳舊破損的設施設備,避免因設施過少造成垃圾泛濫。另外,政府還要加以扶持,讓社區能充分依托“互聯網+”和大數據,實行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

壓實責任是保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采取行政監管、新聞媒體和公眾監管等形式,對城區、街道和社區的垃圾分類情況予以督察、檢查、抽查、巡查和考核,激勵城區、街道和社區重視垃圾分類,努力將垃圾分類做真、做實、做好,形成長效機制。

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的社會工程,各級政府應將垃圾分類作為長期重點工作不斷探索、實踐和完善,抓關鍵、出實招,管治並舉,久久為功。(作者:湖北省秭歸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 譚三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