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打破“基金賺錢、投資者虧錢”怪圈,基金業協會要“出招”

8月底,公募基金陸續發放2019年上半年“成績單”,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日前也發布2019年上半年工作“成績單”及下半年工作計劃。

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金融工作任務,基金業協會在健全現代行業協會治理體系、健全自律規則體系、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改善行業基礎制度環境和市場生態、增強行業發展內生動力、深化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六方面交出上半年的靚麗答卷。

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底,基金業協會自律管理下的各類資產管理業務存續總規模51.71兆元。其中,公募基金13.46兆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計劃23.60兆元,私募基金資產規模13.33兆元,資產證券化產品存續規模1.46兆元。公募基金管理人139家,從業人員2.2萬人;私募基金管理人24,304家,從業人員24.7萬人。

行業發展成績喜人

從公募基金來看,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持續穩定增長,養老金FOF、科創板基金機甲狂潮活力,貨幣市場基金風險得到有效管理。自2003年全國社保理事會實施委託管理以來,境內股票投資組合取得了15.76%的年化收益,資產增值效果顯著,其中公募基金管理人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在現有21家委託管理機構中佔據16席。

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結構也不斷優化,降杠杆、去通道效果明顯,主動管理能力、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與2018年末相比,通道業務規模下降9.5%,分級產品規模下降41.1%,主動管理規模佔比增加1.94%。

私募基金持續推動創新資本形成,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私募基金累計投資於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新三板企業股權和再融資項目數量達10.75萬個,為實體經濟形成股權資本金6.03兆元。

截至2019年6月末,在科創板提交上市申請的141家科技創新企業中,有117家企業得到私募股權投資(有4家企業已完全退出),佔比約83.0%,在投本金399億元;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中,共23家企業背後得到了私募基金投資,佔比達92.0%,在投產品231隻,提供資本金約128億元。

截至2019年6月末,協會擁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125家,公募基金子公司79家,託管銀行133家,證券公司99家,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16家,證券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137家(含下設機構29家),期貨公司117家,期貨子公司12家,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2069家,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202家。2019年上半年,近700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安裝了萬得金融終端。

截至2019年6月末,已累計注銷1510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其中主動申請注銷2,484家,未按照“二五”公告要求完成產品備案注銷12181家,因異常經營、失聯等原因被協會手動注銷435家;不予登記機構149家。2019年上半年,完成48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包括3家資產配置類管理人登記;完成9,303隻基金產品備案,備案基金規模3849.77億元。

為推動轄區內資管行業健康發展,基金業協會進行了不懈努力。例如,持續推動《私募基金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的頒布和《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修訂,對《基金法》未明確事項進一步補充和完善;積極配合《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管理辦法》《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私募投資基金銷售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的修訂或頒布,推動完善行業制度供給。又如,協會積極建立風險事件處置機制,防止重大風險外溢。

2019年上半年,協會已立案自律檢查的會員機構56家,其中,已完成自律檢查6家,進入自律檢查程序的25家;對6家機構納入持續督導,對34家機構和人員啟動紀律處分程序,涉及10家私募機構、3家持牌資管機構、21名相關從業人員,處分數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基金賺錢、投資者虧錢”等問題待解

在取得較大成績之餘,下半年的工作計劃中也披露出“基金賺錢、投資者虧錢”頑疾,資管業去通道、降杠杆的壓力,揭露私募基金中“偽資管”甚至非法集資融資業務,以及行業專業性有待提高,行業生態不健全等問題。

一是公募基金無法擺脫“基金賺錢、投資者虧錢”的怪圈,專業價值得不到充分發揮,投資工具屬性弱化,缺少從投資者需求到大類資產配置再到最終資產組合管理的完整生態。目前,公募基金結構失衡,權益類基金停滯不前,貨幣市場基金一枝獨大,行業流動性風險上升,與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高度關聯。截至2018年底,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合計規模佔比僅13.1%,公募基金持股市值佔A股流通市值僅3.6%,在總市值中的佔比更低。從歷史記錄看,最近15年來公募基金收益良好,股票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14.1%,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6.9%,顯著高於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水準。但與此同時,個人投資者由於頻繁申贖、高買低賣等原因,基金投資體驗感很差,導致公募基金失去投資者信任這一發展根基。

二是證券期貨資管業務未能堅持資產管理本質屬性,沒有充分體現為投資人尋找最佳投資標的這一資產管理的本源和使命。2012年以來,在放鬆管制和鼓勵創新的環境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產管理業務得到迅速發展,基本上2年翻一番,2017年2月份達到36兆峰值,在經濟下行和金融結構失衡壓力下,為緩解實體企業融資困境尤其是民營企業融資難作出巨大貢獻。但是,部分資管業務演變為銀行理財、信託計劃的替代品,在資金來源與投向上受製於銀行資金運用需求,沒有發展出獨立的募集投資管理能力,買方業務賣方化、組合投資單一化等問題突出,面臨去通道、降杠杆壓力。在規模高峰期,通道類業務佔比達到68%,單一項目融資佔比達到15%,目前已分別降到63%和12%,主動管理能力有所提升,但面臨銀行理財子公司等新興資產管理機構的挑戰,轉型壓力巨大。黨中央、國務院大力推進“放管服”,法治化、市場化的道路堅定不移,如何回歸本源、不負使命,主動調整變革,打造買方核心競爭力,是證券期貨資管業務面臨的最大挑戰。

三是私募投資基金在推動創新資本形成、服務中小微企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有很多“偽資管”業務甚至非法集資融資業務隱藏其中,整體而言,發展質量不高。部分私募基金名為投資,實為高息攬存、利用“資金池”賺取巨額利差;名為股權投資,但通過強製回購等兜底條款或者抽屜協議藏汙納垢,實為單一項目的借貸業務,甚至以為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自融為主要目的;部分私募基金變相從事P2P等類金融業務,淪為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保護傘。

第四,行業尊重規律、尊重專業、信用立身文化不足,部分機構和從業人員風險合規意識淡薄,職業操守和專業水準低下。資產管理行業是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行業,“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本質要求從業人員恪盡職守、誠實勤勉、為投資者負責,不僅要專業過硬,更要道德過硬。目前,從業人員更加年輕化,大量缺少金融服務經驗和金融周期風險經歷的年青人湧入基金行業,甚至一開始就試圖擔當高級管理人員,缺少對市場的敬畏、對法治的敬畏、對專業的敬畏、對風險的敬畏,利己主義、拜金主義往往擊潰專業道德要求,部分機構和從業人員為一己之私,敢與監管者虛與委蛇,敢與投資者言行不一,甚至弄虛作假,欺詐行騙,嚴重破壞資產管理行業風氣。

下半年著力解決好解決私募基金“偽資管”問題

而針對這些行業問題,建設一個專業精良、活力機甲狂潮、風清氣正、投資者充分信任的資產管理行業是基金業協會的使命。

展望下半年,基金業協會表示,將正視行業問題、重塑資管行業輝煌。一是堅定人民性立場,堅持不懈推動資產管理業務始終遵循本源和使命,下半年將集中精力圍繞受託人信義義務完善行業行為規範、解決好私募基金“偽資管”和利益衝突問題、解決好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管業務轉型規範問題。二是堅持市場化取向,努力推動專業分工和市場化信用體系建設,包括推進大類資產配置業務發展,推動資產管理鏈條專業化分工,推進過程信用管理和市場化信用機制建設,推進從業人員管理和專業道德培養工作等。三是堅持法治化道路,努力優化行業生態和制度環境。

在談到2019年下半年工作時,基金業協會在報告中指出,將盡快修訂《登記備案須知》、《私募投資基金服務業務管理辦法》,積極推動《基金從業人員資格管理辦法》《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從事投資顧問服務業務管理辦法》《私募投資基金託管業務管理辦法》頒布,研究發布私募基金行業盡職調查指引,抓緊制定合夥型和公司型基金合約指引,持續完善機構登記、產品備案、從業人員管理以及託管、估值、法律意見書、審計報告等展業規範和規則體系,確保忠實義務和注意義務得到很好履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同時,針對嚴重違背投資者利益優先原則和基金管理人忠實注意義務,可能將投資人置於嚴重利益衝突風險之中的各類機構和產品,基金業協會表示,建立清晰的登記備案審核底線,重點解決機構登記中“全牌照”、“集團化”、股權代持問題和產品備案中名為基金、實為存款,先備後募,變相自融等問題,敢於判斷,敢於拍板,對於觸動底線原則、存在實質性問題且難以改正的申請敢於否決,對存在非實質性問題,可以通過事中管理和持續培訓監督改善的申請要敢於通過,減少補正次數,提高機構登記和產品備案效率,堅決抑製私募基金“偽資管”和利益衝突風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