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醫藥上市公司20強揭曉

中國醫藥上市公司競爭力20強榜單,在9月1日召開的第十屆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暨改革開放40年醫藥行業發展成就展上正式發布。恆瑞醫藥再登榜首,石葯集團、中國生物製藥、億帆醫藥、濟川葯業、東阿阿膠、雲南白藥、康美葯業、復星醫藥等榜上有名。

大會由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主辦,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醫療衛生工作委員會/生物技術與藥學工作委員會指導,E葯經理人和H50聯合承辦,至今已連續舉辦十屆。

與過去九屆的20強企業相比,本屆20強首次出現藥品製造企業一統天下的局面——共有10家化學葯製造企業、8家中藥製造企業以及2家生物葯製造企業入圍。這些企業的一個共同點便是:不斷增加研發投入,以創新促發展。

研發創新成藥企發展核心動力

恆瑞醫藥已是連續第10年入選中國醫藥上市公司競爭力20強榜單,而且佔據榜首已達4年。

作為亞洲「最值錢」的醫藥企業,市值超過2400億元的恆瑞醫藥為中國的醫藥企業塑造了一個成功的樣板:擁有產品和技術優勢;在一個或數個臨床領域建立領先的市場地位;積極布局創新葯或海外市場,謀求長遠發展。

創新成為入圍葯企發展的核心動力,恆瑞醫藥在這方面尤為突出。在上榜的20家企業中,18家在年報中披露了研發費用的數據,2017年研發費用合計達到99.94億元。其中,恆瑞醫藥2017年研發費用為17.59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12.71%。

此次入圍榜單的,還有另外9家化學葯和2家生物製藥企業,分別為:石葯集團、中國生物製藥、億帆醫藥、復星醫藥、信立泰、白雲山、麗珠集團、三生製藥、康弘葯業、東陽光葯和綠葉製藥。

我國生物製藥儘管起步較晚,但越來越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和投資機構的認可。一些優秀的生物葯企業迅速崛起,成為行業翹楚。例如首次上榜的三生製藥,截至2017年底有31個在研品種,涉及腫瘤、自身免疫、腎病、糖尿病等多個領域,其中16個品種作為一類新葯在開發。

與此同時,恆瑞醫藥、復星醫藥、康弘葯業、億帆醫藥、綠葉製藥等傳統製藥企業,近年來也開始大力布局生物葯領域,並重視相關市場的開拓和商業化運營。

除自主研發外,外延併購、合作研發也受到眾多醫藥公司的青睞,以提升研發效率,分擔行業風險。

比如,復星醫藥與跨國葯企Kite Pharma合營,引進對方公司的CAR-T治療產品KTE-C19,治療B細胞淋巴瘤;綠葉製藥與美國加州生物技術公司Excel Biopharm LLC聯手,合作開發下一代腫瘤免疫療法的治療型抗體;三生製藥收購中信國健獲得在研單抗藥物與生產平台,並於阿斯利康訂立獨家許可協定,獲得II型糖尿病Byetta和Bydureon在中國商業化的權利等。

中醫藥企業機遇與挑戰並存

在過去的幾年間,整個中藥產業的政策環境越來越好,《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關於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醫藥法》相繼頒布。但是,中醫藥企業的發展仍然面臨不少挑戰。

統計顯示,2017年中成藥產品銷售額全年增長率為-2.8%。尤其是丹紅注射液、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等大品種中藥注射劑,銷售額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少。此外,優質藥材和道地藥材培育的行業規範制定、如何根據現代醫學的標準規範來建立重要產品的循證醫學基礎並加以傳播等問題,也必須引起重視。

本屆榜單中共有8家中藥企業,分別是濟川葯業、東阿阿膠、雲南白藥、康美葯業、片仔癀、同仁堂、華潤三九和天士力。它們根據不同的背景和資源,分別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發展策略和路徑。

東阿阿膠、雲南白藥、片仔癀、同仁堂作為具有深厚國藥品牌文化的企業均多次上榜。藉助消費者對傳統中藥品牌的認可與信任,這些老字號品牌影響力主要體現在其定位上,如東阿阿膠定位於滋補、雲南白藥定位於止血、同仁堂定位於傳統經典、片仔癀定位於肝病領域等。在加強研發的同時,各大老字號對於終端管道的規劃,除了瞄準零售連鎖藥店,還開始布局中醫診所(國醫館)、中醫醫院等機構。

濟川葯業、華潤三九和天士力則在產品布局上頗具建樹。濟川葯業的清熱解毒類產品蒲地蘭和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立足於兒科市場;天士力在構建了復方丹參、養血清腦顆粒等中醫藥產品線的基礎上,還擴張了普佑克等現代生物製劑領域的產品線,近幾年穩健增長。

以中藥飲片起家的康美葯業,更加註重產業鏈的縱向整合,從中藥飲片的生產、種植、研發、經營到銷售端,都進行了全方位的布局,並通過2000多個中藥飲片品種和上萬個品規建立了品種組合和供應優勢。此外,公司近期宣告,擬斥資百億推出智慧藥房和智慧葯櫃的計劃,通過鼓勵醫院處方外配、資訊共享,改造傳統藥品保障流程,為患者帶來「一站式」葯事服務。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