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窮困陳蔡”,孔子差點性命不保,怎麽回事!

隱者,身懷絕技,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隱居於深山老林之人。《南史·隱逸》謂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風雲以為氣”。因此,“隱士”不是一般的人。這種有才能、有學問、能夠出仕而不出仕、不為濟世而獻身的人,實在是浪費了生命和才華。孔子不是這樣的人,既有才華就應濟事,充分施展自己的學問和才能,於是出魯而遊學天下,尋找適合自己施展才華的舞台。然後,在陳蔡兩個小國之間,居然差一點“掛了”——丟了性命。這就是“窮困陳蔡”一典的來歷,實在是天下之大不該。

孔子在春秋時期周遊列國,除了關中秦國,中原諸國差不多都留下了孔子的足跡,一路上,孔子或遊學,或參政,表現出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高貴氣質。遊學的本質就是尋找人生的方向,重塑人生的目標。公元前497年,孔子辭去魯國“大司寇”,相當於國家法院院長或司法部部長。他帶領弟子作周遊列國之行,意圖是說服各國國君採用自己的政治主張,此時,他已經是54歲之人了。

《史記·孔子世家》載: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講的是:孔子在蔡國居住了三年,向國君提出了許多有利於國家強盛的建議,二傻子國君都沒有采納。到了陳國,碰上的依然是傻子。孔子對陳、蔡這兩個國家非常失望。在吳國攻打陳國時,春秋一霸楚國出兵相救陳國二傻子。當聽說大名鼎鼎的孔子在陳、蔡的領地,就派大使去聘請孔子到楚國講學。孔子欣然同意,準備前往。

這時,陳、蔡兩國計程車大夫聽說此事後,覺得不妙,趕緊與二傻子君王商議。他們認為,孔子這樣神志清明的賢才,到楚國這樣的大國去,如果他們通過孔子把楚國治理得日益強盛,恐怕今後就會對陳、蔡等一些小國不利。於是,他們對孔子采取了軟禁措施,將他和弟子們都困在郊野外的一座房子裡,不讓他們自由出入,讓其自行餓死,消失。

孔子和弟子們一直熬到冬天,糧食全部吃光了,跟隨的弟子有的得了重病,可孔子依舊優哉遊哉地誦讀《詩》《禮》,老文藝青年一般的彈琴唱歌,每天從未斷過。弟子們對“老文藝青年”安之若素的樣子非常不理解,子路心直口快就抱怨道:“像我們這樣,可算得上真正的窮困了,連吃的都沒有,得想想出路才行。”

孔子聽後生氣了,訓斥子路:“君子再怎麽窮困,也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小人一旦貧窮就無所不為了,甚至去做一些背信棄義的事。現在我胸懷仁義之道,只不過是遭到亂世的迫害,這根本不算什麽窮困!”在場的弟子們聽了“老文藝青年”的這番話,紛紛低下頭,慚愧不已。

孔子一行被困於陳蔡,最終還是楚國派軍隊過來,把他們營救了出來,並邀請至楚國。在受困之中,孔子一行所表現出來優秀品質:一是窮困就是餓死,也不忘初心。二是困難中方顯高貴的自尊心。三是臨危不亂,以仁義之道處之。難能可貴,而載入史冊。

孔子周遊列國長達14年之久,遍及衛、陳、魯、宋、鄭、蔡、楚諸國,一是使展才華政治抱負說,二是鑽營跑官說,三是交流治學說,無論哪個說法,“老文藝青年”的範兒還是在的,他憑自身才華而光明正大地前往各諸侯國,不帶金銀、美女和土特產,不像蘇秦之流必帶黃金、書(資料)和“橐”(口袋)。孔子一行雖終不得志,反而更令人肅然起敬,文藝的脊梁沒有彎。好在故土魯國沒有忘記他老人家,最終在孔子68歲時被請回魯國,尊為“國老”,即國家顧問。(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於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