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篇小說繁榮:文學出版與影視改編是強大助推器

長篇小說的繁榮與外部因素的變化密切。進入新世紀以來,《收獲》《十月》《當代》等著名文學名刊紛紛推出長篇小說專號或連載長篇小說,《長篇小說選刊》等大型文學期刊創刊,各大出版社致力於推出長篇力作,長篇小說有了更加廣闊的發表平台。與此同時,網絡文學不斷發展,受到資本市場青睞,影視改編如火如荼。

出版界更容易取得兩個效益

文學期刊與出版社為長篇小說發表提供了優質平台,文學編輯的督促、鼓勵和助力對作家更是必不可少。

近年來,《人民文學》雜誌推出了一系列在文壇產生重要影響力的精品力作。今年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牽風記》和《主角》都首發在《人民文學》上。主編施戰軍說:“近年來,我們加大對革命歷史題材和現實題材文學創作的挖掘、編發,從前端到終端深度參與作品創作、修改、發表、推廣,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主角》《經山海》《海邊春秋》等作品獲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今年還推出了科幻文學長篇——王晉康《宇宙晶卵》。”

創刊於1978年的《十月》雜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發表的不少長篇小說在國內產生了較大影響力,如《花園街五號》《沉重的翅膀》《天堂蒜苔之歌》等。2004年,《十月》推出《十月·長篇小說》,每年出版6期。《十月》主編陳東捷說:“巨大的體量可以表達更加複雜的社會現實,讀者的反饋給了我們登長篇的信心。”《收獲》雜誌主編程永新也有同感。從2001年,《收獲》推出一期年度長篇專號;2002年至2016年,每年推出兩期長篇專號,分別是春夏卷和秋冬卷。從2017年開始,《收獲》長篇專號與長江文藝出版社合作,擴充為一年4期,分為春卷、夏卷、秋卷和冬卷。今年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應物兄》便發表在上面。

文學編輯與作家之間的交流碰撞也激發了作家的創作靈感。徐則臣曾說,《北上》的緣起是與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碰出來的。“2014年,我剛創作完《耶路撒冷》不久,在一次閑談中,韓總說不如寫寫運河,我便開始有了這個想法。”

談及出版社緣何對長篇小說情有獨鍾,人民文學出版社策劃部主任宋強說:“長篇小說是銷量最高、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文學門類。相比於詩歌,長篇小說閱聽人更廣,讀者可以得到一個深沉持久的閱讀體驗,更容易發生共鳴。我們向作家約稿主要是約長篇小說。”在每年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中,長篇小說有一半左右。作家出版社社長路英勇說:“對於出版社來說,出版更多的符合時代旋律的優秀長篇小說作品,也更容易取得比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再者,長篇小說也是影視改編的基礎,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影視改編是潛在動力

不久前,改編自同名長篇小說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憑借精良的畫面和扣人心弦的故事俘獲了大批觀眾。根據書旗小說和天貓圖書8月初公布的數據,近一個月來,《長安十二時辰》的電子書閱讀人數和紙質書銷量分別上漲818%和862%。

近年來,一些影視劇熱播後,原著圖書銷售呈現飛速上漲趨勢。曾獲得茅盾文學獎的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同名改編劇因原著的巨大影響力,播出後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電影《狼圖騰》於2015年2月登上熒屏,上映僅半個月,在收獲超過5億元票房的同時,還促使原著小說的銷量較上月激增了20倍。2017年初,隨著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熱播,原著紙質圖書也有5倍增長,其Kindle電子書則增長了超過20倍。

影視劇市場看好長篇小說,作家嘗到了圖書銷量不斷增長、知名度不斷提升的甜頭,創作熱情被不斷激發出來,影視改編甚至成為一些小說誕生的原因。

與製作方找原著、改編、拍攝的模式不同,有些長篇小說專為影視劇製作而創作。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趙勇介紹了嚴歌苓長篇小說《芳華》的創作緣由:導演馮小剛希望把自己當年當文藝兵的經歷通過電影呈現出來,於是嚴歌苓與其合作,專門寫了小說《芳華》,為電影提供故事內容。影視劇改編成為作家創作中若隱若現的潛意識。如今,部分作家在創作小說時,希望作品被知名導演相中,因此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考慮到未來小說影視化的因素。

除了改編影視劇之外,全方位打造長篇小說的文化IP也成為近年來文化產業市場的新現象。“現在都是全產業鏈的開發,影視劇熱播後又把原著小說改編成其他大IP,對原著進行更多藝術樣式的窮盡,比如通過動漫、遊戲的開發,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戴清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