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囤課家長陷入一場退費苦鬥:“為自己的孩子報班,我們錯了麽”

作者|司雯雯

編輯|張軼驍

最先組建的是200人的維權群,不到半天就滿員了。能夠容納500人的第二個群裡,成員增加得飛快,空位不多了,新的好友申請還在不斷擠進來。

“雙減政策”要求下,瘋狂補課的時代宣告結束,一批培訓機構相繼停課、停運,但已經交過學費、囤了課的家長們卻被迫卷入一場苦鬥:如何從培訓機構拿回自己的錢?

8月31日,又一家培訓機構宣布倒閉,巨人教育稱“由於多種原因,對可能無法滿足家長的退費要求深深自責”。類似的措辭,正越來越多地直接出現在培訓班的通知中。

家長們被迫學習對抗的辦法。在爭取退費這條路上,大多時候,擠進維權群只是第一步。盡力獲得大眾關注,撥打各種投訴熱線,尋找機構負責人,從協商到對峙,每一步都磨掉了許多人的耐心。

課上不了,上億元學費難退

家長李方申請退費時才發現,自己此前聯繫的課程顧問已經辭職,那位促銷時熱情的班主任如今卻很少再回消息,電話撥過去,對方沒應答。線上的聯繫輕易就被折斷了。

李方給孩子報的這家少兒英語外教機構主營在線課程,家長們身在天南地北,上課通過網絡進行,聯繫也依靠課程顧問、班主任等線上服務。但他們突然接到通知,已購買的課程無法正常上課,到8月中旬,課程停止了。

先不說孩子上不了課的影響,退費就成了難事。李方留下的學費,還有13000多元。

家長們聚在這家機構的前台,人人臉上顯露出焦急的神色,對話中除了詢問別人剩餘學費的金額,就是退費進展。一名家長專門從相隔千里的外地趕來,在機場從凌晨兩點待到八點,然後直接來到公司門口等待。

據家長自發統計,大多未完課的金額超過一萬元,有家長表示,其購課金額超過兩萬五千元。涉及退費的學生數量上萬,這樣算來,待退費的金額突破了億元

該公司創始人曾在8月初就停課退費等事做過一場直播說明,觀看人數超過了5萬人。

站在人群中,她心裡清楚,靠長時間守在公司門口表示決心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公司的態度讓她氣憤,據家長回憶,7月末,停課不到一個月前,創始人仍在促銷課程,鼓勵家長“盡早買課上車”。停課後,創始人對家長的回應是,預收的學費已經用於獲客等支出,沒錢退費了。

在爭取權益的過程中,底線不斷向下落。李方原本打定主意要拿回錢,和其他家長商量門路,先是不斷聯繫公司的工作人員,語氣從克制到憤怒。有家長小心地提醒,注意態度,如果被拉黑了,就真找不到聯繫的人了。

聽說有人到公司現場,拿回了25%的課程費。本地家長去了一次又一次,外地家長打了許多投訴電話,總之“能想的法子都想了”。

為退費焦心的不只他們。在某個社交平台上,搜索“培訓班”和“退費”,有人專門總結了經驗攻略,包括如何與工作人員溝通,如何撰寫投訴材料。

有家長給孩子報的那家培訓班已經停課了大半年,他試過了能想到的各種辦法,闡述事情經過的說明都寫了三四版,除了最初提供的轉課方案外,事情再沒更多進展。一同報課的家長大多沉默了,群裡很少再有人討論退費的可能性。

但他沒法接受這個結果,仍在爭取退費,就當是“至少給自己一個交代,給孩子做個榜樣吧。”

“預付費”的玄機

退不出學費的不只宣告倒閉的巨人教育一家。上海啟文教育、傑睿教育、趣口才等公司近日宣布破產,趣口才創始人發布道歉信稱,資金鏈斷裂無法繼續運營,繳納的學費可能不能如約履行,也可能沒有退費的能力。

為規範“預付費”模式,相關部門已發布了監管措施。在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但許多家長在報課時,並不知道有這項要求。培訓班的用戶黏性強,通常不會輕易更換,加上“多購買,多優惠”的吸引,家長們很難拒絕。

7月發布的“雙減”意見提出,強化培訓收費監管。通過第三方託管、風險儲備金等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風險管控,加強對培訓領域貸款的監管,有效預防“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發生。

現實情況是,直到要退費時,許多家長才第一次弄清楚培訓班的退費要求。標準各不相同,並不是交錢時課程顧問那句“不想上了,費用可以退的”那麽簡單

一些要求可以被接受。一名家長收到的退費方案提出,扣除10%的手續費和教材費用,教材一本近200元,課程雖然還沒上,能拿回的錢只剩了八成。但她表示理解,既然要退費,就要有取捨,當是為公司的成本買單了。

如果孩子上了課,大多數要按比例退費,有的機構要求嚴苛,家長算下來,課時大約消耗1/3,能拿回的錢已經不到三成。

但能拿回退費就已經值得羨慕,另一些要求讓家長們困惑。“沒人報課時,就是想著要退費的。”一名家長要退費時被拒絕,才發現合約裡寫著“非首次購買課程服務,不予退還費用”。他續報的九十多節課,就只能砸在手裡。

趕在“雙減”意見落地前囤課的家長們,成了損失最大的一群人。在教培行業,拉新最艱難,為降低獲客成本、盡力留住老用戶,機構們通常推薦家長購買的“大課包”課程周期長,買的越多,贈課越多,相當於打了折扣。有家長表示,其曾一次性購買了兩年的課程。也有機構鼓勵家長先充值、後購課,比起直接買課優惠不少。

這些預付費用變成了機構的資金池。儘管這筆錢並不能算作當期收入,只有消耗的課時費才算真正入账,但部分機構為了盡快擴大業務規模、佔據市場,會提前使用這筆收入,將其投入行銷、研發等運營活動,以吸引更多用戶。

一旦意外來臨,機構的資金鏈就很難應對危機,甚至無力償還學費。天眼查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2021年教培相關企業已有15.37萬家注銷或吊銷,較去年同期約增長34.6%

退費擠兌,成了崩盤的最後一根稻草?

哪怕做好了心理準備,也有一些壓力是意料之外的。

在家長與培訓機構就退費問題的“拉鋸”中,一些機構表示,短時間內大量退費造成的資金壓力,把機構推入了更難的困境,“退費擠兌”是崩盤的最後一根稻草

人們不得不袒露脆弱,爭取同情。有家長在社交平台傾訴,自己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學費抵得上四個月的工資,有人說生活節儉,過萬的課時費是用了信用卡分期支付的,“200元就夠買兩袋大米”,實在不忍這錢打了水漂。

但結果可能並不如意。培訓班讓人想起“雞娃”“內卷”和焦慮的父母,一名家長詢問退費艱難、如何求助,有評論稱,“就受騙的人這個智商,何苦花這麽多錢讓孩子報課?”她覺得氣憤,“這不是在別人傷口上撒鹽嗎?”

評論中,還有人說,“當初也沒人逼你們交錢”,回復很快爭論起來,“為了自己的孩子報英語課,家長們有什麽錯?”

聽得多了,憤怒漸漸被磨平。與培訓機構僵持了半個月,她覺得煎熬,仔細回憶,反思當時為什麽要報這門課,為什麽沒能看出端倪。

熬心熬力,一些家長堅持一段時間後就放棄了。有人曾連續半個月轉發退費相關微博,積極發聲,後來也不再發帖了。有人問,“可以進退費群嗎?”她回復,可以進,但退款希望渺茫,進群的意義似乎也不大了。

監管之下,頭部K12培訓公司尚且需要加快轉型節奏,削減學科培訓業務,原本抗風險能力不強的公司更加危險。

在巨人教育宣布停運前,精銳教育也處境艱難,因連續30個交易日內普通股最低交易價低於每股1美元,其已收到紐交所退市警示函。巨人教育CEO表示,精銳教育決定不再投入資金,公司目前沒有辦法正常發放薪資。

教培“巨人”倒下,誰是下一個?

“雙減”意見頒布後,教培行業不時傳出機構停運的消息。其中,巨人教育無力運營的事情,讓一些沒在這家機構報課的家長也感到恐慌。

成立於1994年的巨人教育是家老牌培訓機構,一度成為教培行業第一梯隊的代表。據官網消息,2007年,其在全國的直營分校已超過100所,是同期K12領域最大的一筆融資。

過往輝煌,但壓垮“巨人”的並非規範教培機構這最後一塊石頭。多年來,巨人教育陷於經營不善的困境中,曾因大規模收購、大量擴充業務線開始虧損,後又經歷名師團隊出走、管理權更迭等震蕩,三度衝擊上市未果,逐漸在市場爭奪中落後。

上市公司精銳教育的入局,曾被視為巨人教育擺脫困境的出路。精銳教育主耕華東市場,而巨人教育的主場在北京,承擔了精銳開拓華北市場的任務。據行業媒體多知網報導,精銳教育創始人曾表示對於巨人教育“我們只會投入”。

精銳教育提出“巨人三五戰略”,未來五年,巨人將建立500家線上線下結合校區,在讀學生50萬人,實現50億元收入。為此,精銳將投入20億元。

但實際情況並不如願望美好。2020年疫情突降,在線教育迎來發展良機,開始爆發,巨人教育等線下教育公司卻遭受重創,學生嚴重流失。2021年,教培行業監管趨嚴,到“雙減”意見落地,校外學科培訓機構均面臨生死大考。

也有公司在停運前開始反省行業的瘋狂和泡沫。8月宣布停運的趣口才創始人在公開信中表示,互聯網教育在泡沫的推動下變得過於激進,各家機構為了快速擴張,以高額的補貼低價吸引家長報名,以高標準的薪資待遇招聘員工,給高昂的廣告費搶奪用戶,結果是推高運營成本到了無法掙錢的地步。幾乎所有教培機構,不管是學科還是素質,都挾裹其中而無法自拔。

但泡沫破滅的結果不該由家長買單。光明時評發文稱,之前教培行業的瘋狂擴張,為當下的爆雷、倒閉埋下了伏筆,形成了新的金融風險敞口。現在,在“雙減”政策關鍵期,特別要警惕一些教培機構渾水摸魚、圈錢跑路,把鍋甩給國家的“雙減”政策。

宣布無法繼續提供教學服務後,巨人教育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提供轉課。目前可供選擇的機構有中小學學科培訓機構高思教育、核桃編程及童程童美等素質教育機構,也委託第三方機構洽談轉課。巨人教育在公開信中表示,希望以此轉化未消耗的學費,減少損失。

可預見的是,巨人教育不是第一家倒在“雙減”後的公司,也不會是最後一家。“雙減”意見對教培行業的規範,必將帶來一輪大洗牌。

過程磨人,李方慢慢改了主意,接受了“轉課”的結果。“這真的是最後的訴求了,總不能眼看著錢打水漂吧!”這也是許多培訓機構無力退費時通常給出的解決方案。

但“雙減”政策對教培行業的震蕩尚未結束,受衝擊的培訓機構想要找到合適的接手機構並不容易。據“雙減”意見規定,嚴禁聘用在境外的外籍人員開展培訓活動,在線外教行業均面臨考驗。受登記為非營利性、培訓時間大幅縮短等要求影響,K12教培市場縮水,大多機構正嘗試向素質教育轉型,此時接手別家學員,對機構來說並不劃算。

家長們被困在了兩難的境地。李方接到的轉課方案中,大多數是錄播課和AI課,她試聽了一段,覺得老師音調奇怪,節奏倉促,定價還很高。當初給孩子報課時,是衝著真人外教的名頭交的錢。兌換成這些課程,李方覺得不值,可拒絕轉課、爭取退費,又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

有家長勸她,“有總比沒有強”,也忍不住抱怨,“交的學費,每一分都是辛苦錢啊”。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為化名)

本作品的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歸【鳳凰WEEKLY財經】所有,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