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青團成網紅:老字號告別油膩,才能“返老還童”

清明節來了,不經意之間上海老字號沈大成的“鹹蛋肉鬆青團”,成了全國範圍內的網紅。

截至4月4日,在沈大成的一家電商旗艦店,這款網紅——“鹹蛋黃肉鬆青團”月銷量高達30707份,其粉絲數高達69.7萬!天南地北吃貨終於在這裡匯合了。就在三年前,沈大成還只是一家不算出挑的上海地方老字號,知曉範圍也不超出江浙滬。

“鹹蛋肉鬆青團”就這麽紅了,從應節的傳統食品,變成社交流量的當紅道具。它還自帶流量地“挑唆”起輿論場裡南黨-北黨、甜黨-鹹黨之爭,用“奇葩”的味道征服著之前尚不知道青團是何物的遠方吃貨,將線下排隊搶購的長龍搬到了線上。

但是,不是所有老字號都這麽幸運。據統計,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有1000多家,仍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隻佔20%到30%,多數經營情況欠佳,一些老字號企業甚至空有品牌,已無產品上市。需知道,這些老字號企業不僅是商業主體,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

怎麽才能守衛好這些“國家寶藏”呢?之前一些觀點是強化保護、重點扶植,哪怕老字號的商品已經鮮有問津者,也得把牌子保住。但是,弘揚老字號不同於保護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字號還是一門生意,生意就要面向市場,就要用產品說話,不能鎖在玻璃櫥裡當標本看,那注定是沒有生命力的。

要說品牌老,米老鼠誕生於1928年,今年 90歲了;可口可樂更是100多歲了,從來不倚老賣老,而是不斷變化、革新品牌,贏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最怕的是老字號固步自封,把僵化當成傳統,把衰老當成光榮。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王銳認為:老字號現在最棘手的問題是,消費者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時間和地點才會想起它們,沒有讓大家覺得這個品牌和產品是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所以,老字號應該在產品理念和行銷觀念上有所創新。

要讓老字號品牌再青春化(Rejuvenation),就得通過網絡賦能、實現產品迭代、發掘的年輕消費用戶。

始於1931年的百雀羚,近年頻頻通過網絡放大招,牢牢抓住了年輕人的心,一掃昔日老舊、沉悶的形象。去年,她的那張全長427厘米手機屏廣告圖《一九三一》成為一次現象級行銷:廣告套用旗袍美女暗殺橋段,勾起用戶的好奇心,待刷到頁面底部,才發現是“殺死時間”的硬廣告。它在產品上做出細分和更新:跨界找來故宮文化珠寶首席設計顧問鍾華,設計了東方簪及燕來百寶奩禮盒;針對90後、00後、二次元人群,它設計出了洛天依的萌系產品。

這種品牌翻身的奇跡,給了老字號很多啟示:沒有過氣的品牌,只有落後的行銷、傳播理念,只有放不下的架子、不願擁抱網絡的守舊。

去年1月,國家商務部等16個部門發布了《關於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實施“老字號+互聯網”工程,引導老字號與電商平台對接,支持電商平台設立老字號專區。去年9月,天貓推出“天字號計劃”,商務部認定的1128家“中華老字號”中,已有600多家進駐天貓。今年1月,京東也與100家老字號,共同宣布成立“中華老字號互聯網無界零售聯盟”。之前,蘇寧易購也與江蘇11家老字號集體簽約,進軍智慧零售。

在電商平台的賦能下,通過大數據手段,發掘老字號品牌新的細分用戶人群,為品牌提供精準的開發方向。平台上“地方品牌館”等流量端口以及線下“快閃店”等活動,為年輕人接觸老字號提供了管道。但是,關鍵還是老字號自己要做出探索和變革。

首先,降低用戶年齡,不能光賣“懷舊情懷”,那是走不長遠的。北京的茶葉老字號吳裕泰提出“老吳變小吳”,線下是照樣賣毛紙包的傳統茉莉花茶,留住老北京主顧;而線上賣高附加值、高顏值的新型茶葉,開拓北京之外的新用戶。據統計,吳裕泰35歲以下客戶已佔其網上總消費人群的70%以上,堪稱“返老還童”。

其二,老字號的產品內容必須跟上年輕人的審美、社交訴求。

近年來,五芳齋為打破粽子油膩、沉悶的形象,與美國迪士尼、漫威公司開展跨界合作,不僅推出米奇包裝的粽子、《美國隊長》的“盾牌粽子”,還在高速公路的休息區打造新型概念店:酷炫的貨櫃展區外形、球形全息投影模擬登月景象……此外,五芳齋還與口碑合作,將杭州粽子門市改造成無人餐廳,實現了營業額同比增長四成,在CBD的青年群體中塑造了酷炫形象。去年端午節期間,五芳齋還在網上開通了線上私人定製服務,消費者可以自主選擇喜歡的餡料和口味,定製專屬粽子。

第三,要打造老字號產品新的應用場景,使之融入現代生活。

說到喝茶、茶館,在人們的印象中往往是對襟唐裝、油膩中老年、喧囂、吵鬧、肮髒……這種刻板印象嚴重阻礙了年輕消費群體的進入。而有著80年歷史的雲南猛海茶廠(大益集團),力推的“大益茶庭”,將普洱茶“星巴克化”,試圖重新定義茶的文化維度、飲用場景:簡潔的北歐式裝修,舒適的沙發,溫暖的射燈,乾淨明亮的冷櫃裡陳列著提拉米蘇等西點。這樣的“茶館”和星巴克咖啡館的調性和功能幾乎是一樣的,成為“第三太空”,年輕人能很自然地在這裡點一杯普洱茶,打開蘋果電腦做PPT,這樣就完成了“古舊”的茶文化與洋氣的咖啡場景的無縫銜接。

沈大成青團能走出上海,在全國挖掘吃貨用戶;百雀羚起死回生,成為雙11美妝的第一名;大益普洱茶嘗試茶館的“星巴克化”……這些老字號擁抱網絡,自我變革,尋找到品牌的“再青春化”的路徑。

馬化騰曾反覆強調一個觀點:最怕不知道年輕人在想些什麽。對老字號來說,最可怕的不是被年輕人遺忘、疏遠,而是被赤裸裸地嫌棄。談保護老字號,首先就不能固步自封,與年輕人為敵,這是老字號複興應有的互聯網思維。

老字號需要的不是“保護”,更不是可憐,而是需要站上電商平台,實施跨界合作、IP授權,接入新零售,告別油膩,擁抱時尚,讓蒙塵的金字招牌在互聯網的新場景中煥發活力,融入現代年輕人的生活。只有讓老字號重新被年輕人接納,才算真正保護了這些“國家寶藏”。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網 http://www.thepaper.cn/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