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平安好醫生盈利道阻且長:不能被繁榮的數據迷了眼

疫情當前,平安好醫生股價飆升創了新高,但其盈利道阻且長,迄今已虧損40億元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南黎

自本次疫情爆發以來,醫療行業相關的公司均受到了人們大量關注,而主打互聯網醫療的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好醫生”,1833.HK)無論是在用戶量以及問診量上均呈現爆發式增長。

疫情爆發後平安好醫生迅速與多地政府相關機構展開密切合作,提供新冠肺炎實時在線問診服務,開通各省市抗疫義診專線,免費提供新冠肺炎谘詢、疫情防護指導。公開資料顯示,此次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平台累計訪問人次達11.1億,APP新注冊用戶量增長10倍,APP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的9倍,相關視頻累計播放量超9800萬。

受疫情推動影響,平安好醫生股價在近期迎來大漲。根據《每日財報》統計,2月11日平安好醫生股價首次達到80港元,市值也超過800億港幣,創公司上市以來新高。

但遺憾的是,一時的光鮮並不能掩蓋公司虧損的事實。

2月11日,平安好醫生公布2019年年度業績報告,公司營收50.65億元,同比增長51.8%,淨虧損雖有收窄,仍然高達7.47億元。公司股價也隨之高位回落。對於公司管理層來說,平安好醫生何時能夠盈利仍然是重中之重。

仍然在虧損 四成收入靠平安集團輸血

平安好醫生,原名平安健康管家,成立於2014年8月,是中國平安旗下的互聯網醫療健康生態平台,主打在線醫療問診。2018年登陸港交所並創下港股最大規模IPO,成為互聯網醫療第一股。

根據年報,平安好醫生注冊用戶數在2019年9月份首次突破3億後,仍保持高速增長,在2019年末達到3.15億,較2018年底增加超5000萬。雖然用戶規模龐大,業績卻不容樂觀,2019年虧損有所收窄,但淨虧損仍然高達7.47億元,究竟何時能實現盈利,亦很難預測。

根據《每日財報》統計,2015-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79億、6.01億、18.68億、33.38億和50.65億,而年內虧損總額分別為3.24億、7.58億、10.02億、9.13億、7.46億,5年累計虧損近40億。

持續虧損與平安好醫生燒錢的獲客方式不無關係,2019年平安好醫生的銷售及行銷費用為12.06億元,與2018年的12.38億元相比略減2.6%,依然居高不下。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好醫生客戶極度依賴平安集團,其2019年財報顯示,其五大客戶分別是平安壽險、平安產險、平安銀行、平安健康險、平安普惠,這五大客戶在2019年的貢獻的收入就佔平安好醫生總收入的39.7%。

如何擺脫對集團的依賴,自力更生,實現盈利,是平安好醫生要面臨的問題。

四大業務板塊分析:核心業務增長不容易

根據年報,2019年平安好醫生總收入達50.65億元,同比增長51.8%,年複合增長率為106%,其業務分為健康商城、消費醫療、在線醫療以及健康管理和互動四大板塊。

健康商城業務指平安好醫生向用戶提供醫療健康一站式服務,在線為用戶提供覆蓋中西藥品(非處方藥)、營養保健、醫療器械、母嬰育兒以及運動健身等多品類的商品。

2019年,健康商城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55.68%,目前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從招股書,我們可以看到健康商城個人消費者的毛利率在10.8%、企業的毛利率在5%,總體的毛利率8.1%,相比2018年的10.8%,下降了2.7個百分點。

消費型醫療則是公司為個人以及企業客戶提供的涵蓋體檢、醫美、口腔以及基因檢測等標準化服務,2019年該項總收入達11.12億元,同比增長23%,與整體體檢行業增速較為匹配。但是這塊業務開展在2019年進展不是特別好。因為企業用戶佔比增加以及履約率增加的影響,2019年消費型醫療業務的毛利率為36%,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10.2個百分點。

核心業務是在線醫療業務,是未來公司價值閃光點。2019年該板塊貢獻收入8.58億元,增速達到108.9%,佔公司總收入比重也從2018年的12.3%提升至2019年的16.9%,毛利率從40%上升至44%,佔公司毛利比重同比增長83%。

最後是健康管理和互動收入1.93億元,同比增長23%,在廣告業務增速疲軟情況下表現還不錯。毛利率81.65%,與2018年持平。

有意思的是,除了引入健康管理企業,《每日財報》還注意到,平安好醫生還做了貸款超市的生意,引入了小贏錢包、玖富借貸、百度有錢花等其他企業的貸款產品,可以說是充分利用流量進行變現

綜上,四大業務中,只有在線醫療的毛利在大幅增長。2018年以來,國家陸續頒布多項政策鼓勵“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發展,彰顯了持續深化和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決心,伴隨著5G的發展,在線醫療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是目前,我們也注意到平安好醫生提供的醫生專業度還是受限制,專業度還是有待加強。

我們在公司年報中發現,公司披露了2019年簽約了5381名三級甲等醫院副主任醫師以及以上職稱的醫生,但這些並非全職醫生,他們主要提供非實時的谘詢,不能和患者一對一的交流詢問,很難準確地了解病人真實的病情。

即使是24小時的在線醫生,問話中也有很多是程序化的模型。《每日財報》為此特地調研了一番,谘詢了APP上的一位醫生關於治療肥胖的問題,醫生只是問了問身高、年齡、體重,然後再發了一個舌頭的截圖,就給開了出具了藥方,買了兩副藥,花費了200多元。在APP上,我們注意到有幾千人留言,實際上特別想了解別的用戶反映,但是找不到入口,亦無從評判。

身陷口罩風波,服務質量遭質疑

2019年8月13日,平安好醫生正式發布戰略級產品—平安好醫生·私家醫生。上線首日,平安好醫生與中國移動、中信銀行、惠氏營養品等29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簽約總金額超3億元。業內人士認為,平安好醫生·私家醫生的發布,將大幅提升行業服務標準和用戶體驗。

雖然私人醫生業務被看好,但現實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據了解,平安好醫生的付費問診服務曾遭消費者投訴。有消費者在2019年5月1日向黑貓投訴平台反映,在平安好醫生上支付線上醫生問診的服務,但是醫生的回復多半存在答非所問、言語失當,甚至出現病症和所推薦的科室或醫生對應不上的情況。無法退款也不顯示差評。目前投訴仍在處理中。

在黑貓投訴和聚投訴平台,關於平安好醫生的投訴共40多件,絕大部分的投訴內容為平安好醫生不遵守約定。其頁面聲稱"邀請好友,立得現金"的類似活動,有多名用戶反映不能提現或使用,否則永久封禁账號,打給客服卻遲遲無人回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疫情當下,平安好醫生官網啟動“免費送口罩免費問醫生”專項活動,用戶可登陸平安好醫生APP免費領取口罩。

平安好醫生表示,“本次活動在武漢、北京、廣州、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全國11個重點城市都展開,其還會通過當地合作藥店免費為市民發放口罩,首批發放的口罩超過1000萬隻”。

但隨著口罩的不斷送出,在接到口罩的用戶中,卻出現了不少質疑的聲音。據了解,有的用戶的確領到口罩,但要自己出運費,郵費均高於10元,每個手機可以領取一個,且規格不一、質量也千差萬別,甚至有人收到了空包裹。

因此,很多消費者聚集到平安好醫生官微下留言反映並要求退款。目前有很多網友認為平安好醫生本次口罩贈送活動更多的是一項“蹭熱度”的行銷活動,而非公益之舉。當然,有人說疫情中口罩質量可能是一時不查,但每次不妥舉動都會削弱公司的公信力,作為互聯網醫療第一上市公司應該更加審慎。

(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