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圖投資馮衛東:我踩過的定位實踐4大坑

最專業、深度的新消費內容,都在這裡

━━━━━━

本文大概

3058

讀完共需

6

演講 | 馮衛東

創業是一個九死一生的過程,18年前我也是創業者,也失敗了,創業者一般都只有一條命,有些在場的連續創業者,也最多是三條命了。

所以後來我成為投資人時,就覺得比較幸福——有了九條命,因為每個基金至少投十個項目,就算死了九個項目,但是一個項目把錢掙回來甚至翻倍,這樣的情況也屢屢發生。

因為有九條命,所以可以做很多的試錯和嘗試,成了趟坑最多的人群之一,我今天就來講講用幾條命換來的定位實踐四大坑。

我很佩服前面的創業者和後面要上台的創業者——敢於把自己的傷口拿出來曬,當然這更代表著你們已經從坑裡走出來,或者心理已經強大起來。正如電影《鴉片戰爭》裡說:當一個民族真正站起來的時候,才能正視和反思曾經跪著的歷史。所以只有自己從坑裡爬了出來,才能正視自己爬過的坑。

先講流量的坑。

現在互聯網思維出現之後有了流量經營的說法,有這麽一家A企業,互聯網思維很強大,通過搜索引擎優化、打折促銷等等各種方法就能弄來很多流量,前幾年銷售收入百分百的增長,但是近兩年就發現玩不轉了,流量紅利消失了。

到個位數增長之後,企業著急,我也著急了,給他們講定位理論,他們信了,因為去做顧客調查,的確會遇到一個問題——聽說過這個品牌,但是不知道幹啥的。後來他們調整了自己的定位,又趕上了微信小程式這一波流量紅利,也就從坑裡走出來了。

流量思維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坑,我們要轉為定位思維,流量思維並不是什麽新玩法,是可以用定位理論解釋的:流量入口就是完成心智預售的強大品牌——在你看到它之前,就想好了它,比如我們拿起手機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微信,微信就是流量入口,你就要去微信買流量。

在前互聯網時代,其實已就有這樣的思維,那時候是買貨架,流量思維這個新包裝跟原來的手段是一樣的——不管打折、促銷、捆綁,就是要把東西賣出去。這種是賣貨思維,建立不了品牌,流量紅利很快消失,因為大家發現都可以拉來流量變現。

第二個坑是品類的坑。中國有句話叫男怕入錯行,企業怕入錯什麽?什麽是行?其實就是品類,不管有多少使命願景,你去跟客戶說你是誰,是幹什麽的,如果說不清楚,就表示你沒有品類思維的概念。也就是說,你的使命願景不能轉化為品類思維,顧客是永遠聽不懂的。

投資人趟過的最多坑是什麽?雖然我們有九條命,但可能有七條命都是葬送在叫“弱勢品類”的坑裡面,在強弱勢品類概念提出來之前,我們趟了無數的坑。

強勢品類也是相對的——就是出門會想到買的那些品類,既能夠完成品類心智預售,品牌也能完成心智預售。而弱勢就是品類能夠完成心智預售,但是品牌不能——比如說你知道自己家的拖鞋是什麽品牌嗎?

而最弱勢的就是連品類都完成不了心智預售,很多創業者建立了一個最弱勢的品類,我們是不會投這樣的企業的,它們可能流量短期來看增長很快,但是很快就會遇到瓶頸。

比如我們投資過一個無線固話企業,投了將近兩千萬美金,虧了一千萬美金,就是填的弱勢品類的坑,無線固話是很難完成心智預售的,因為消費者選擇的是運營商的品牌,而不是固話機,運營商給他配什麽話機就是什麽話機。

我們也投過湯品,後來也發現這是弱勢品類,誰會總是在吃飯時先想我要喝什麽湯?是先想到主菜主食還是再喝湯?同樣的例子,近兩年有很多友商投了各種各樣做沙拉的企業,我們吃飯的時候會先想吃什麽沙拉嗎?一般都是為了清理下腸胃。所以這都是極其弱勢小眾的品類,極難發展壯大。

第三個坑是聚焦的坑。講戰略者無不講聚焦,但是聚焦也可能會讓你鮮血淋淋,如果對一個理論,你眼裡只有這一種工具,只要手裡有錘子,把一切都看作釘子來敲的話一定有問題。

早前我們投了一個C企業,覺得它做得產品有點多,利潤也不高。所以建議它改一改,於是它花了五百萬請了個谘詢機構,谘詢機構跟我們觀點相似——做得太不聚焦,應該只要其中一個主打產品。

企業聽了,立即大刀闊斧做減法。結果做了以後就虧損了,認為可能是人的問題,又招了很多人才回來,結果虧得更多。

他們最後也沒輒了,更不相信谘詢機構了,不如還乾回原來的樣子,於是把砍掉的產品又重新做起來,這下反而盈利了!德魯克說過要關注意外的成功。從虧損到盈利,這中間一定做對了什麽事情。

我們必須要找出並吸取這個教訓,做投資的雖然有九條命,如果不學習,這九條命也是很快沒有的。所以通過這個項目就發現:認知聚焦和運營聚焦是兩件事,認知聚焦是在顧客腦袋裡有一個鮮明的品類,想到這個品類就會想到你。

但是運營聚焦有不同的含義,有可能是跟企業戰略糾結在一起,更多的是提升運營效率。比如,如果你的品牌做的是一個有季節性的品類,然後隻聚焦一個產品,那麽你的生產能力、團隊效率就很低。這家C企業就是做運動飲料,夏天賣得好,冬天運動少,買運動飲料就少了,以前還賣大麥茶等,所以一聚焦就虧損了,而且同時還要考慮範圍經濟。

所以我們認識到做減法是遠不夠的,隻做減法變得更輕鬆,因為少做一些事情,但更重要的是做減法之後釋放出了資源做加法。其實焦點上的加法更難,需要創造力,是更稀缺的能力。

在聚焦的過程中,如果不是大刀闊斧般的企業變革和戰略調整,那麽盡量是先立後破,就是說哪怕是谘詢機構,哪怕是東哥我給你的建議,你都要先去試一試立得不立得起來,才能知道砍多少,不然的話會把自己砍得鮮血淋淋。摸著石頭過河這種邏輯還不夠,最好還能深入學習精益創業方法論。

第四個坑是名字的坑。

講到名字坑的時候,不得不講到真實的企業名字,幸好大家對名字的是否看法不統一。我批評他的名字不好,並不是批評他的產品不好,反而是在幫他們做宣傳。

比如俏江南,一看名字以為是江浙菜,其實是做川菜。最近我見到它的新東家也說了名字的事情,他接受了,但是改名代價很大,所以我建議可以在招牌上加“新派川菜”幾個字,不知道最後有沒有落地。

還有一個是我們自己趟過的坑,我們投過一個叫“百年栗園”的品牌,大家一看名字都知道它是做什麽的吧?說明你們是正常的。是我們投資人有時候迷糊了心智:我們投他們,是看中他們做有機雞和有機蛋,但是在消費者眼裡就變成了——它家竟然賣雞蛋?主業變成了不務正業。

幸好我們果斷把它賣掉了,當然也通過公開場合給買的人一個忠告:要麽改名字,要麽改變你做的事情,不然會有極大的難度。

趟過這些坑之後,收獲也會加倍回來。像我們投資的“食行生鮮”,名字實在糟糕,太難記憶,我們說服了他們兩年,改名為“買菜寶”——一聽就知道是做什麽的。

還有一個家電維修的公司叫“扳手”,我建議他們必須改名,不然不投資了,最後改成了“扳手會”——一看就是一個專業維修司機的專業組織,非常好。

我還登過一個講堂叫“我包啦”,我說你們不改名的話估計我講不了太久,不是我不想講,而是你們活不了太久。所以它們改成了“高維學堂”,現在行業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當然不光是品牌名,我也對品類名進一步做了研究,比如說有個品類叫聯合辦公,在顧客看來,聯合好像是做很多的合作,多麻煩的事情,改為共享辦公就清楚了,因為共享經濟大家都知道是共享太空、硬體。還有一個叫電熱地板,我說改成電暖地板,才是更對味的。一字之差,最後結果可能大相徑庭。

投資的坑太多了,講四大坑是遠遠不夠的,這些僅是冰山一角。所以,其實創業是一門科學,以前創業靠的是我們無知無畏的勇氣,神農嘗百草是傳說,我們要是嘗了百草肯定存活不了,所以大家要學習科學的知識,少走彎路。

*本文來自高維學堂,作者馮衛東。歡迎掃描下圖二維碼添加野草君微信,加入消費更新VIP社群(請備注姓名-公司-職位,無備注者不予通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