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海南最後遺存的水上人家,陵水新村港疍家船民

圖文/段英賢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那一日,我隨三亞旅瓊攝影家協會的影友們參加一次陵水外拍活動,當晚入住陵水縣城,第二日清晨6時許,驅車來到新村漁港。

清晨的新村漁港一片繁忙,早上返航的漁船魚獲正在卸船,人群熙熙攘攘,有卸貨的,有上貨的,有賣魚的,熱鬧異常,海灣深處魚燈點點,倒映海面。

在當地影友老西的帶領下,我們一行20多人來到臨海的一處高樓前,順著樓梯爬到八樓頂棚,這裡視野開闊,一覽無余,海對面就是猴島山巒,海灣瀉湖裡,許多漁船魚排密集的連成一片,隊列彎彎曲曲,伸向遠方,這時海面上的太陽開始升起,映紅了海面,波光粼粼,金光閃閃,美極了。

“蓬 蓬 蓬”隨著幾艘漁船的機器轟鳴聲響起,疍家漁民一天的忙碌生活開始了。

疍家人,清光緒《崖州志》稱為疍民。“疍民,世居大蛋港、保平港、望樓港瀕海諸處。男女罕事農桑,惟輯麻為網罟,以魚為生。子孫世守其業,稅辦漁課。間亦有置產耕種者。婦女則兼織紡為業。”

疍民即水上居民,因像浮於飽和鹽溶液之上的雞蛋,長年累月浮於海上,故得名為疍民。疍民據人類學家考察分析,證實不屬於一個獨立民族,而是我國沿海地區水上居民的一個統稱,屬於漢族。

疍民祖籍多為陽江、番禺、順德、南海等縣的水上人家。現在主要分布在廣東的陽江、番禺、順德、南海,廣西的北海、防城港,海南陵水新村、赤嶺、三亞後海、紅沙、藤橋等沿海地區 。

一般把生活在水上以打魚為生的小漁民家庭為“疍家”,以前的他們沒有大船,無法遠航,只能在近海捕魚。

漁港裡也沒有他們的一席之地。退潮時,他們下籠下網,捕些魚蝦。生活隨著潮汐變化而變化。關於“疍家”的起源,其中一種說法來源於早前他們居住的舟楫外形酷似蛋殼漂浮於水面;另一種說法是因為這些水上人家長年累月生活在海上,像浮於海面的雞蛋,所以被稱為“疍民”。

而疍家人自己則認為,他們常年與風浪搏鬥,生命難以得到保障,如同蛋殼一般脆弱,故稱為“疍家”。由於靠近大海,大風大浪讓疍民的生存時刻受到威脅。打魚也很難滿足生活的基本需要。於是,一部分疍民開始向岸上悄悄發展,演變成為具有新的生活方式的“兩棲疍民”。

發展到現代的疍家人還是與大海長年相伴,以捕魚為生。“疍家人”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勤勞淳樸的象徵,是一個無懼危險勇敢向前的群體。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的發展,特別是當地政府的開發,三亞後海漁村,紅沙漁港,藤橋漁村海上疍家魚排先後消失了,如今臨近三亞附近的疍家魚排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就是新村漁港了,它猶如活化石一樣幾百年生活方式不變 ,真實的記錄了昔日疍家船民的生活,難能可貴。

伴隨著陵水當地的經濟發展,可能用不了多久新村漁港的疍家魚排遺產也會消失,對於我們當代人來說,不知這是喜事呢,還是憂愁呢?

下面就隨我拍攝的鏡頭去領略海南陵水新村漁港的疍家人的生活。

我們下樓,結束高空遠景拍照,走進漁港開始拍照疍家漁民生活百態,男女老少疍家人開始忙碌的一天,只見有扒蝦的,有曬魚的,有織網的,還有做疍家早餐的。

這時我們走到魚碼頭,可巧一條漁船向岸邊靠來,這條平底漁船是運輸船,塑料箱裡裝滿小魚,靠岸後開始卸魚,有在船上分揀的,有從船上卸魚的 ,有在岸上拉魚,有碼垛的,還有電動車運輸的,他們要趕在每年五一前的休魚期進行最後的勞作,在魚訊期拉網撲魚 收獲,疍家人欲望很低,只求每日的勞作換來溫飽生活即可,千百年來一直如此。

早餐後,我們來到另一個漁港,登上漁船,駛入海中,考察拍照最後的疍家人真實的生活,漁船在行駛 ,船後片片漣漪,穿行在魚排間,我們看到疍家人的生活景象,拍到真實的疍家人生活,隨後我們停靠在一處廢棄的魚排進行拍照練習,中午時分,我們乘漁船返回碼頭, 結束了疍家魚排的拍攝。

願這一世之遺存,千百年代代相傳延續的疍家文化能夠給予有效的保護,使後人們也能體驗這一珍貴的疍家人文化,千萬不要在我們的手裡毀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