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寧都無鹽湯傳承紅軍歷史滋味

新華社南昌6月15日電 題:寧都無鹽湯傳承紅軍歷史滋味

新華社記者劉斐、李松、梅常偉

捧起一碗湯品,油星點點漂浮,散發出濃鬱的香氣,然而嘗上一口,卻發覺沒有一絲鹽味。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家家戶戶吃的“無鹽湯”,並非承襲自當地客家先人祖居中原時的習俗,也不是逐步形成於遷居寧都後的歷史進程中,而是源於上世紀30年代初的一場“鹽荒”,也同時見證了一段紅軍的艱苦歲月。

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國民黨對中央蘇區實行經濟封鎖,意圖不讓“一粒米、一撮鹽、一杓水”落入共產黨手裡。

“當時,中央蘇區境內不產鹽,400多萬軍民的食鹽緊缺,許多戰士和群眾長期缺鹽而身體浮腫,傷口不易愈合,嚴重影響了紅軍戰鬥力。”位於寧都的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館藏室研究員夏邦鑫說。

據夏邦鑫介紹,當時,中央蘇區的黨員幹部每月食鹽配給是4兩,紅一方面軍主力在作戰時的食鹽配給是每人每天8分,然而,就是這麽苛刻的配給數額都遠無法達到。

“有鹽同鹹,無鹽同淡。”為了支援前線,寧都百姓家家戶戶炒菜不放鹽,煮湯不放鹽,硬是把珍貴的食鹽從牙縫中節省出來,全部送到了前線。

中央蘇區沒有鹽吃,只能從老屋牆上、地窖裡面等地方取硝土作原料,土法熬製提煉食用硝鹽。

“這種土法熬製的硝鹽又苦又澀,吃多了還有毒,但總比沒有鹽好。”今年64歲的寧都人龔遠生說,那時候,寧都老百姓紛紛刮乾淨了自己家的鹽罐子,把食鹽送給紅軍。

龔遠生曾任寧都縣博物館館長,他的父親龔有禮是一名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小時候,我們要是因為吃不好,抱怨、發脾氣,父親就會生氣地說,自己有多少戰友連這個都沒吃過就犧牲了。”龔遠生回憶說。

那時,一塊大洋在白區可買7斤鹽,在蘇區卻買不到相當於這塊大洋自身重量的7錢3分鹽,被稱為“鹽頂七錢三”。紅軍為了獲取食鹽這種重要的戰略物資,想盡了辦法。

蘇區時期,距寧都不遠的興國縣有一位“點子部長”歐陽崇庭,時任興國縣蘇維埃政府國民經濟部部長的他,曾親自到贛州城郊的茅店指揮封鎖線上的食鹽交易。雙層糞桶、濕衣浸鹽、棺材偷運……歐陽崇庭巧妙利用各種方式,把好不容易獲得的食鹽運進蘇區。

這種缺鹽的歷史滋味深深烙進老紅軍的記憶中。“1950年,父親帶著全家從陝西西安回寧都時,母親特意買了一大包鹽,就怕回來沒鹽吃。”與共和國同齡的郭鳳林說,其實,回寧都時已經沒那麽缺鹽了,但父母仍是放心不下。

郭鳳林的父親郭春福1931年在寧都加入紅軍,後來參加了長征,留在陝西工作,直至新中國成立後才返回家鄉寧都工作。

郭鳳林說,父親從家鄉走時還是十幾歲的毛頭小夥子,回來時已是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了,飲食習慣早已變得清淡起來。

80多年過去了,鹽對於寧都人而言也早不是稀罕物,但寧都人卻依舊守著碗裡這份清淡,讓“無鹽湯”成為寧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