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較真|香港現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病例,該如何解讀?

較真要點:

查證者:李雷丨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博士

8月24日,據香港媒體報導,香港一名33歲的男子成為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該患者在4月康復後,於本月去西班牙旅遊返港後再度確診。緊接著,8月25日,有媒體報導荷蘭和比利時也各有一名患者第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復後二次感染意味著什麽?這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有什麽啟示?

一、首先要明確的是,“二次感染”不是“複陽”

此次許多報導都在強調,該病例已確定為“二次感染”,不是“複陽”。關於複陽,我們知道核酸檢測的是病毒的核酸片段,新冠患者在治愈後的一段時間內,病毒的核酸片段依舊可能存在於體內,所以這段時期的核酸檢測結果還是有可能呈陽性的。複陽並不代表再次被病毒感染了,複陽者由於體內幾乎沒有或只存在極少量的活病毒,傳染性也極低。

所以,新冠患者痊愈後再次被檢測出新冠陽性,一般推斷其原因為複陽,即:

1、患者在排毒期,所以核酸檢測呈陽性;

2、患者體內免疫一直和病毒進行著均衡,直到有一天均衡被打破,之前的病毒複發。

在排除上面的合理情況後,我們才敢猜測是二次感染了。

同樣是檢測陽性,怎麽確認是“二次感染”而不是“複陽”呢?最佳的辦法那就是比較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序列。如果是序列一致,那麽就是複陽;序列不一致,那就是二次感染。

據報導,此“二次感染”患者在機場被檢測出了新冠陽性,而香港方面恰好保存了他的樣本,並且對其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表示,對比該患者第一次及第二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有24個不同之處,且該患者返回香港再度確診後,入院時已檢測不出其體內有抗體,因此確定其為康復後再次受到感染,而非“複陽”。這是全球首例康復後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

二、患者為何會二次感染?推測原因為抗體的消失和ADE效應的“加持”

目前我們急需了解的是,新冠肺炎康復者為何會二次感染?至少有兩種猜測:

1、ADE效應

所謂ADE效應是指“抗體依賴增強症”,我們知道針對病毒表面蛋白的特異性抗體可以阻抑病毒入侵,將病毒“中和”,使其失去感染細胞的能力。然而在有些情況下,抗體在病毒感染過程中卻發揮相反的作用:如果病原體發生了變異再次入侵,免疫對於變異後的病原體就是無效或有限的。機體不再去應對新病原體,反而會協助病毒進入靶細胞,提高感染率。

簡單地說,就是感染過一種病毒後,換一個新的病毒株感染,可能不僅不能抵抗病毒,反而會使病情更加嚴重。雖然目前新冠肺炎是否存在ADE效應尚未完全確定,但仍存在很大可能性。

2、抗體消失

抗體在體內消失這個理解更容易,那就是新冠患者體內的抗體無法存在很久,導致新的病毒來襲時,患者對它是不設防的。

其實這一點在前期的研究中就有一些跡象。6月,《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在8周時間裡,81%的無症狀感染者體內抗體會減少,而有症狀人群中抗體減少的比例為62%[1]。同時,不到60天的時間裡,竟然有40%的無症狀感染者體內抗體會降低到無法檢測的水準。而即便是有症狀的確診者,也會有12.9%的患者抗體下降到無法檢測。換句話說,2個月後,竟然有的患者已經沒抗體了。

雖然這個研究的樣本數每組只有37個人,並不能代表所有的人群,但研究的結果仍然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如果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們體內的新冠抗體就消失不見,這種情況下,當然也就不能指望二次免疫了。

有人可能會問,抗體沒了不是還有記憶細胞嗎?其實記憶細胞並不是長期存在的,一般情況下,記憶細胞存在的時間是4個月到幾年或十幾年,但目前我們並不清楚新冠的記憶細胞能存在多久。上文中也提到,新冠抗體消失的速度非常快,那麽我們對於它的記憶細胞能否長期存在也是存疑的。這也是作者在論文中提到要把康復者納入疫苗實驗中,用於檢測記憶細胞存在時間的原因。

具體到這位香港的患者,有兩個值得關注的點。一個是他在初次感染後的第10天都沒有檢測到新冠IgG抗體,而在二次感染後第5天就檢測到了新冠IgG抗體,抗體反應似乎更快了;第二個是該患者第一次感染新冠時是輕症,症狀為咳嗽、喉嚨痛、發燒和頭痛,二次感染則是無症狀(目前來看是無症狀的,不排除之後會出現症狀的可能)。這兩個點提示他體內的確有記憶細胞發揮了作用,但由於只是孤例,尚無法肯定二次感染抗體反應一定更快或症狀一定更輕。

另外,雖然該患者當前無症狀,但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在25日表示,患者的病毒數量並不低,是具有傳染性的。

三、此案例對新冠防控有何意義?我們還能寄希望於疫苗嗎?

現在我們還不知道新冠康復者到底有多大比例會二次感染,也無法得知二次感染後康復情況會如何,但該“二次感染”病例提示我們:

1、群體免疫可能是無效的

二次感染是對群體免疫理論最大的打擊之一。之前有許多人期待著有足夠多的人對新冠病毒產生免疫後,能夠實現群體免疫。二次感染的發生可能意味著我們已經無法根除新冠,必須與其長期共存了,這一點在其他的季節性冠狀病毒中也存在,比如流感。

2、疫苗可能無法提供終生保護

我們一直相信感染新冠康復後不會再感染,並把希望寄托在疫苗上,然而如果感染過病毒後還能再次感染,那我們就需要重新審視疫苗的意義了。

疫苗本身是模擬病毒,比如用減活病毒、滅活病毒或者病毒片段來刺激機體引起免疫,而感染是真實的病毒去發揮作用。可以說,感染才是最佳的檢驗免疫效果的辦法。而二次感染意味著疫苗可能不能發揮完整的作用,無法實現用疫苗來杜絕疫情。我們可能需要像應對流感一樣,通過反覆注射來加強免疫,這對疫苗的需求將更高。

3、疫苗實驗要把新冠康復者也納入

這一點是之前很少考慮的,這次意外情況意味著我們對新冠的認知尚不足,康復者都有可能感染,因此需要把之前的康復者也納入疫苗實驗中來。

最後要說的是,雖然當前“二次感染”病例只是孤例,但這警示即使是新冠康復者,依舊需要保持足夠的防疫意識。

編輯:ambergchen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辟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