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贏在子宮裡!一場殘酷的育兒戰爭,正全面打響

30年前,沒有文憑,你還能找到別的機會實現爆發性成長;今天,沒有文憑,你基本摸不到提升財富和社會地位的邊。

互聯網加速了競爭的程度。在上海、北京、香港,孩子對標的都是全球範圍的優質孩子。

對於全職媽媽來說,育兒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事業。如果孩子上了好幼兒園、好小學、好中學、好大學,那麼這就意味著全職媽媽的戰績輝煌。

近期,香港TVB2016年拍攝的一部紀錄片被重新翻出,引發輿論熱議。這部叫作《沒有起跑線?》的紀錄片,披露香港媽媽的競爭從子宮階段開始,因為他們連懷孕的時間都要精準到某個月份,以便進入隻招收1月份出生的某名牌幼兒園。

而等孩子出生之後幾個月,各種培訓班就緊隨而至,全家都會陷入一場進軍優質幼兒園的大作戰中去。幼升小的激烈程度,遠超大學入學考試,全民教育搶跑的現象,在香港這座城市顯得特別稀鬆平常。

類似的現象,也存在於上海。例如,在大陸城市焦慮指數排名第一的上海媽媽們看來,「幼兒園自由」凌駕於一切其他自由之上,包括小升初自由、國金自由、車牌自由。

此前發生的上海2歲兒童斑禿的新聞顯示,父母希望他擠進名牌幼兒園,所以給他報了5個培訓班,導致孩子壓力太大而掉頭髮。

在紐約頂級富豪扎堆的上東區,擁有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的薇妮斯蒂·馬丁(Wednesday Martin)也向我們展示了美國精英階層女性在育兒中的比拚。

馬丁博士的新書——《我是個媽媽,我需要一個鉑金包》,用書名說明了這些媽媽除了攀比孩子,還攀比自己的身材、包包、社會關係等一切。

無論是香港和上海的中產階級,還是紐約的上層社會,以及中國三四五線城市的父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成為整個家庭的重點工程,甚至是最核心的家族戰略。

整個育兒的過程,也變得越來越精細化,教育方式、投入的競爭變得日趨白熱化,育兒——這個原本應該十分溫馨,至少壓力從未如此之大的自然現象——在今天變成了一場戰爭。

所以,到底是什麼原因把越來越多的父母拖入育兒戰爭的泥潭呢?是高考制度嗎?是高房價嗎?是功利的教育培訓市場嗎?答案也許跟這些因素都相關,但從更宏觀的時間和空間維度切入,導致育兒戰爭化的原因可能是下面三點:社會階層晉陞通道的收窄、超級城市帶來超級競爭,以及全職媽媽的社會價值迷思。

01教育幾乎成了唯一的階層晉陞渠道

中國改革開放40餘年的歷史,創造了超過4億的城市中產群體。這一群體構成了今天社會消費的主力軍,也成為育兒賽道上潛在的競爭選手。對於50、60後來說,如果自己沒有讀過大學,那麼這雖然算得上是一種遺憾,但卻並不決定自己是否能發家致富。

在改革開放初期,一個賣瓜子的年廣九也可以成為百萬富翁,一個賣茶葉蛋的收入可以超過搞導彈研究的科學家。在今天看來,你也許會覺得分配方式不夠不公平,但在當年,這恰恰說明了「學歷並不重要」,以及「階層晉陞渠道寬廣」這兩點。

所以,1980年代教育培訓只能出現在出國留學英語培訓上,而不會出現在K12領域。這一現象,從1990年代開始發生改變。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馮文曾經在1997-2002年間持續走訪、觀察了一千多個大連市的中學生家庭,而她之所以能夠大量進入學生家庭,所扮演的身份恰恰就是英語老師。這些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學好英語,以便將來出國留學。

作為1990年代的明星城市,大連普通家庭出現的給孩子補習英語熱,要擴散到其他級別更低、發展更慢的城市,要到2000年之後。

2018年,中國的教育培訓市場預計在8000億左右,線上少兒英語培訓市場規模超過300億。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一個最直觀的改變就是市場的機遇在不斷減少,而整個社會都在進入「文憑社會」的階段。

30年前,沒有文憑,你還能找到別的機會實現爆發性成長;今天,沒有文憑,你基本摸不到提升財富和社會地位的邊。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是法律規範、社會制度越來越健全,更可以說是社會中上層人群一定程度上固化了。

今天,一個底層出身的人,如果想要踏入中產階層,文憑是起碼的敲門磚。你上了xx大學,那你就是我們圈子的人,這個階層的遊戲規則就是這麼殘酷。而一個中產家庭的孩子,想要更進一步,守住或者進入精英階層,不但要有文憑,還要有藝術修養。

在通往較高社會階層的道路上,讀過大學的父母天然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能比自己差,沒有讀過大學但是擁有可觀財富的父母,也認為自己的孩子有機會更進一步。總之,中國有數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應該獲得更大的成功。

所以,起跑線的理論因為格外直觀,就受到了特別的青睞,而搶跑也成為很多父母想當然的做法。

02超級城市導致超級競爭

一個基本規律是,城市越大、越發達,育兒競爭也越激烈。客觀來說,像上海這樣的城市,與一般城市相比,優質教育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但就我所接觸過的上海媽媽們而言,她們永遠都在抱怨:「上海的好學校實在太少了!」

為什麼一座擁有更多優質學校的城市,家長們會感慨好學校太少,原因很簡單,因為選擇太多了,競爭也變得更激烈。

對一個五線城市的家長來說,他的選擇也許就是二選一,而對於上海父母來說,從門口的「菜小」到頂級的公立學校、國際學校,可供選擇的學校也許一張A4紙也打不下。

當然,上海、北京、香港這樣的城市,本身的競爭也更激烈。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公寓樓建得越密集,教育競爭越白熱化。

這裡的邏輯是這樣的,當公寓樓極度密集,這意味著部門空間內裝下了更多的人。這些人(包括孩子)想要互相認識,建立熟人網路,就需要耗費更久的時間(想像一下,如果你住的是二層高的公寓,孩子很容易就和鄰居家的娃玩到了一起)。

而基本上,像超級城市的超高住宅,人是不可能能夠認識整棟房子裡的其他人的。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如果鄰居都是陌生的,至少是不那麼熟悉的,那麼鄰裡之間是很難有合作的,沒有合作那就是競爭。跟誰競爭呢?跟新聞裡的牛娃,跟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孩子,也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進行競爭。

本來,如果自己的孩子有一群樓上樓下的夥伴,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差距也不會那麼大,但現在因為生活在一個陌生人社會,孩子所要面臨的學習榜樣不是某個神童,就是某個育兒明星家長的孩子。

在這一點上,互聯網加速了競爭的程度。在上海、北京、香港,孩子對標的都是全球範圍的優質孩子。許多孩子從小被希望考入美國的常春藤學校,要知道,他們的直接競爭對手就是全世界最厲害的孩子們。

所以,超級大規模的城市帶來了無比陌生的大環境,人和人之間競爭遠大於合作,而教育競爭只是整體競爭中的一個版塊。在社會階層流通越來越狹窄的背景下,教育競爭開始甩開其他方面的競爭,成為許多家庭瘋狂投入的一個主要方向。

03全職媽媽的社會價值迷思

導致育兒戰爭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不得不要考慮育兒的主力軍——媽媽們的心理狀態。而在媽媽群體中,又以全職媽媽最為激進和投入。

在《沒有起跑線?》的紀錄片中,說出「贏在射精前」的媽媽就是一個全職媽媽。這並非偶然,因為對於全職媽媽來說,育兒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事業,自己每天都需要圍繞著孩子轉。而在這種關係結構中,女性實際上被工具化了——先是成為生育的工具,後又成為育兒的工具。

也許有人會說,媽媽更適合育兒,而且如果夫妻雙方男方收入更高,又不得不讓一個人全職帶孩子,那麼媽媽就是不二選擇。

從家庭現實出發,也許這沒有錯,但是這種選擇存在一個巨大的陷阱,那就是當一位母親把養育孩子作為生活的全部或者絕大部分時,那麼意味著她也會陷入到一種歇斯底裡、不能自拔的狀態。

早期孩子的需求其實是一個「無底洞」,母親給予孩子再多,孩子也不可能完全滿足。而到了孩子逐漸長大之後,很多母親又無法擁有放手的能力,這也令很多家庭的親子關係極為糟糕。但是,造成這一後果的根本原因,還在於養育的過程其實沒有一個絕對的評價標準,這導致了全職媽媽們缺乏具體的伸手-收手指南。

舉個例子,保姆幫忙帶孩子,一個月6000也好,10000也罷,保姆是有明確的市場價格標準的。但是,一般而言,全職媽媽做得再好,包括丈夫在內的其他人也不會認為孩子他媽一個月賺了2萬或5萬。無法簡單用金錢來衡量,成了全職媽媽自我迷失的根本所在。

因此,要衡量全職媽媽做得好不好,孩子的教育就成了一個替代性的標尺。如果孩子上了好幼兒園、好小學、好中學、好大學,那麼這就意味著全職媽媽的戰績輝煌。

而這樣一來,也意味著全職媽媽能不能被社會承認自己的價值,需要的不是自己努力,而是讓孩子出人頭地,不要落後於人。換句話來說,全職媽媽將自己的命運和孩子的人生相捆綁,全職媽媽很容易失去自我。

這樣為了追求社會的認可,全職媽媽對於孩子教育的精細化投入變成了一場沒有終點的戰爭。不僅自己全勤投入,還會拉著丈夫、家人一起進入育兒戰場。客觀來說,由於階層上升渠道日益狹窄,教育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全職媽媽的說法的確非常得打動人心,令其他家庭成員不得不放下手中別的事情,來為孩子的教育傾斜資源。

但是,就像紀錄片中某位爸爸所舉的例子,所謂「贏在起跑線」的理論,實際上存在很多漏洞。一方面,全職媽媽的忘我投入令人敬佩;但另一方面,育兒實際上存在很多「窗口期」,就像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孩子的成長過程也存在自身的規律。

此外,每一代人都不該被犧牲,每一代父母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和價值。打響育兒戰役,意味著父母的過度犧牲,其中的邊界到底在哪裡,也成為許許多多父母揮之不去的困惑所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