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藝術品市場:圈外人帶大批資金入場 市場需求攀升

近期以來,2019年春拍密集,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呈現快速增長現象,引起多方關注。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8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交易額為128億美元,如果僅從拍賣市場來看,中國目前是全球成交額第二大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日前,西方藝術機構首度以中國藝術市場為主題發布了敘事性研究報告。報告認為,未來五至十年內,中國藝術市場二級市場將難以出現2011年的盛況。

數據:春拍密集 市場需求量攀升

目前,今年4月份以前的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相關數據已經發布。從3月、4月的數據看來,受春拍影響,中國藝術品市場呈現快速增長現象。

據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價格監測顯示,2019年3月份中國文物藝術品價格指數為121.54點,環比增長10.91%。3月交易量為1.22萬件(套),環比增長656.09%;交易額為7.94億元,環比上升8215.90%。2019年4月份中國文物藝術品價格指數為164.18點,環比增長35.08%。4月交易量為1.27萬件(套),環比增長4.69%;交易額為27.95億元,環比上升251.99%。

據分析,3、4月份中國文物藝術品價格指數、交易額、交易量環比大幅上漲,主要受拍賣的季節性因素影響。3月份,各大拍賣行舉行了較多小型拍賣,為春季大拍提前熱身。到了4月,春拍的重頭戲已經從南到北漸次拉開帷幕。蘇富比香港、保利香港、匡時香港已經開啟了在香港的春拍,台北地區也舉行了春季拍賣;長三角地區的西泠印社(紹興)舉辦了春拍,朵雲軒舉行了四季拍;珠三角地帶預計5~6月份將會舉辦春季大型拍賣;京津翼地區重量級的春拍尚未開啟。中西部也開啟了春拍模式,主要集中在重慶和太原地區。

通過對整個拍賣企業相關數據與市場交易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與去年同期相比,市場需求量仍有大幅攀升,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加4569件(套),漲幅56.19%;成交額比去年同期提高11.89億元,漲幅74.03%。

春拍現場:圈外人帶大批資金入場

6月2日晚,嘉德2019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代”,76件精品上拍,其中吳冠中意識流巨製《獅子林》,現場以8800萬元起拍,最終1.25億元落槌,加傭金以1.4375億元成交,再創吳冠中的中國畫最高價紀錄。持續兩晚的北京保利近現代書畫和古代書畫夜場拍賣以近10.5億的成績收槌,共計22件超過千萬元成交的拍品。古代書畫夜場成交率高達87%,近現代書畫夜場成交率則高達90%。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嘉德2019春拍現場大小精品價格看漲,但一般的東西也賣得一般。從現場回來的鄭州藏家、逸軒美術館館主王禕說,“看的人多不等於買的人多,大作品、精品扎堆的夜場,大貨一個牌子就要500萬,一般人是沒這個實力的。”王禕在春拍現場的觀感及交流得知,進場人群中確有不少新人,“資金沒地方去的,當作資產配置的人很多”。

資深市場人士、河南省書畫收藏協會主席胡聚堂認為,這撥進場的圈外人群,有資金,有需求,沒經驗,但有專業行內人士把關。“認準了作品,對價格沒什麽概念,不按市場規律來,所以精品一路走高。”。

分析人士指出,這波行情的帶動有真切的利好——股市樓市不看好,大批資金在找出口,政府大力提倡文化產業,提倡企業轉型文化,藝術品投資即是目前可見的、可操作的較為成熟的渠道,因此,大筆資金進場就在情理之中了。

藝術品的金融屬性一直為業內矚目而予以期待,也有藝術機構作了摸索嘗試,未至成熟。政府倡導文化產業,企業轉型,企業建立美術館、博物館成為方向,鄭州今年已經明確下文,未來要建一百家博物館,“相當於下指標了!”新建博物館必然要充實藏品,而散落民間與市場的作品一旦進入館藏,其數量、價值就明朗了,可確定了,可作為資產配置硬通貨,甚至成為金融產品。

2018年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額128億美元

不久前,巴塞爾藝術展和瑞士銀行聯合發布了2018年全球藝術品市場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全球藝術品市場在2018年的交易額達674億美元,僅次於2014年的682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了6%。報告認為,全球藝術品市場仍然處在一個相對活躍的周期中。

2018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交易額為128億美元,佔全球藝術品市場的份額為19%,英國的年度藝術交易額為141億美元,佔全球藝術品市場份額的21%,美國2018年藝術品市場的交易額達到297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份額達44%。

僅從拍賣市場來看,中國目前是全球成交額第二大的藝術品拍賣市場。2018年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交易額為291億美元,而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交易額為85億美元,佔全球拍賣市場的29%,美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交易額為116億美元,佔全球拍賣市場的40%。

另外,報告顯示,儘管全球藝術品市場總銷售額增加了6%,但仍有57%的藝術品經銷商在2018年面臨銷售業績下滑的窘境。過去10年間,藝術品銷售額增長了9%,而藝術品銷售數量卻減少了9%。2018年,不到5%的藝術品經銷商的銷售額佔到了該行業總銷售額的50%。

從往年拍賣市場的成交情況來看,能夠購買億元以上的藝術品的購買者,有些是對藝術品感興趣的頂級富豪,有些是擁有豐富收藏經驗的大藏家,或者是一些大的企業集團,還有一些事資金實力雄厚的藝術品基金管理人。

西方藝術機構報告:短期內難現盛況

日前,《中國藝術市場》(以下簡稱“報告”)在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展覽和會議中心發布。報告由紐約蘇富比(微博)藝術學院教授兼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吳可佳撰寫,這是西方藝術機構首度以中國藝術市場為主題發布的敘事性研究報告。

報告回顧現代中國藝術市場40年發展歷程,並認為,中國已快速成長為世界第二大藝術市場。從二級市場的視角來解讀,中國藝術市場與西方幾大拍賣行超過200年的歷史相比,中國藝術市場這四十年的發展歷史是較為短暫的。90年代才出現了國內第一批拍賣行,包括朵雲軒拍賣(1992年)和嘉德(1993年)等。但在20多年間,保利、嘉德的成交量已成為全球第三、四名,僅次於佳士得和蘇富比,可以說成長速度驚人。

目前,中國擁有20家藝博會和4000余家畫廊,海外藝博會和藍籌畫廊的入駐將引發競爭升級。報告指出,當代藝術是一個國際化的市場,中國藝術家的事業發展需要國際藝術市場,因此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西方藍籌畫廊開始代理中國藝術家,這一點對於中國畫廊來說是在服務、資源、專業性等各方面的衝擊和挑戰。

根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去年發布的2017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目前中國二級藝術市場成交量最大門類的仍是中國書畫和瓷雜器物,佔比86%,油畫及當代藝術門類僅佔5.05%。吳可佳認為,中國的二級藝術市場結構將繼續維持以中國書畫、器物為主,中國當代藝術為輔,西方當代藝術為點綴的局面,而西方的二級藝術市場結構則更多以西方當代藝術為主,印象派其次。在未來,中國書畫和瓷雜器物仍將是中國二級藝術市場的主要構成部分,至少佔比70%以上。

自2012年以來,中國大陸國內拍賣行的年營業額在300億元人民幣上下浮動。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約6%)與世界平均水準(約3%)相比仍然較高。中國高淨值人群的資金仍然是相對充裕的,而這些資金為何沒有被投入藝術市場,吳可佳認為是一個藏家轉化的問題。如果要在300億元人民幣的基礎上有所突破,需要一大批新藏家進場,而如何轉化這些藏家則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未來五至十年內二級市場將難以出現2011年的盛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