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同學打了你,你沒有打回去,媽媽真替你高興

授權發布

深度育兒微信公眾號(id:baomabaobao)

分享有深度有態度的育兒文章

一天下了班,去同事家做客,她四歲的兒子已經被奶奶從幼稚園裡接回來。見我們進門,禮貌地打了招呼,便漫不經心地拆著我帶來的禮物。

同事發現了兒子的異常,便上前耐心地詢問,在支支吾吾中兒子告訴媽媽,他在幼稚園被一個比自己更強壯的小朋友打了,而他沒有還手。

“那你為什麽沒有打他?”同事問。

“他很會打人,力氣比我大,我怕打不過他。”孩子有些怯懦地回答。

“寶貝,你這樣做是對的啊。你知道可能打不過他,所以你沒有打回去,這說明你在思考之後,選擇了更能保護自己的方式。為什麽還那麽不高興呢?”

“媽媽,你不會覺得我懦弱嗎?”孩子的眼裡有了一絲光。

“是否懦弱不是通過拳頭來看的,盲目地揮拳,不是勇敢,而是魯莽,你不魯莽,也不懦弱。你選擇把這件事情告訴媽媽,就是你勇敢面對這件事情的證據。”同事認真地對兒子說。

隨後在同事的引導下,他們決定通過明天一起告訴老師或者那個男孩家長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然後,孩子興高采烈地去玩玩具了。

同是孩子的媽媽,那一刻我很佩服同事的耐心和睿智。她那麽認真地傾聽了兒子內心真實的想法,解開了孩子內心的疑慮,也引導孩子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在幼稚園或者遊樂場所被打是經常發生的事情,而同事的做法卻是我得到的關於“當孩子被打了,你應該讓孩子怎麽做”的最好答案。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被打”不可避免,了解孩子的內心,傾聽孩子的想法,並積極引導孩子正確處理,比簡單地告訴孩子“他打你,你也打他”或者“打人是不對的,他打人,你不能打”要好上萬倍。

很長一段時間,我真的很擔心我的孩子以後會是一個非常懦弱的人,因為不管是別的孩子搶了他的玩具,還是他想玩別人玩具的時候被打,他總是毫無反擊之意。

我不止一次地想要跟他說“你應該搶回來”或者“你也應該打他”之類的話,但又怕不明所以給了孩子錯誤引導。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這樣一幕:孩子在沙灘上,對著一個比他大差不多兩歲的孩子堅定地說:“那是我的玩具,你應該把它還給我,因為我還在玩。”

原來,我的孩子並不懦弱,相反的,他不僅很勇敢,而且有著自己的一套行為準則。

這位家長說,她很慶幸自己沒有過早地乾預孩子的行為,如果當時真的忍不住說了那些話,也許孩子自己對事物的認知與評判、孩子自身建立的秩序感就悄無聲息地被打破了。

素有“毒舌”之稱的金星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次,她看見自己的兒子不僅被人搶了玩具,還被那孩子打了一巴掌。她怒氣衝衝地讓兒子打回去。兒子卻捂著被打紅的臉說:“不,他打我是他的媽媽沒教好他,我跟他不一樣。”

誰說孩子沒有大智慧,在“被打”這樣一個讓家長都極為頭疼的問題上,大多數孩子有其自己的評價標準和處理方式,只是,家長不知道罷了。

世界上有三種類型的人——羊、牧羊犬、狼。

羊天性溫順,卻過於天真,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狼天性凶殘,恃強凌弱,整日生活在血腥和殘暴中;而牧羊犬天性善良,有責任和擔當,在自保的同時又有能力保護弱者。

在孩子成長的路線上,父母不是把孩子保護成溫順的小羊,在危害來臨的時候只能任人宰割;也不能將其培養成嗜血殘暴的餓狼,失去本有的善良,而是需要將孩子領上成為一個有擔當有能力的“牧羊犬”的路線。

成為牧羊犬的孩子,在面對侵害時,心裡有自己的“一杆秤”,這杆秤讓他們懂得權衡利弊、懂得分析形式,在保全自我的基礎上,做出最合理的回應。

無疑,這個社會是需要牧羊犬似的孩子的,他們能保護自己,也能幫助他人。

一是用心傾聽並給予積極回應,讓孩子心有所依

父母首先要掌握的技巧便是傾聽。

傾聽作為一種無形之物,發乎於心,自然是珍貴無比的。

既然是傾聽,便不能帶有評判性的感情色彩,比如質疑、責備等。父母不帶評判的傾聽,是獲取全面資訊最有效的方式,也是與孩子拉近距離的不二之法。

傾聽使父母獲取了全面資訊,回應便可使孩子的心有所依。

在孩子受到侵犯時,不管他是否有能力應付,對其心理上的不良影響總是存在的。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的回應,以消除侵犯和衝突帶來的影響。

家長的回應就是孩子不良情緒的宣泄口,有這個宣泄口的存在,事件帶來的影響不會被壓抑到潛意識裡。

自始至終,父母都是孩子最好的療愈師。

二是接納孩子的反應,給予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尊重。

日本有一本性教育繪本,卻在全書開頭有這樣一段話:男孩兒也有愛哭的,女孩兒也有勇敢的……孩子如成人一般,存在個體差異性,在面對衝突時,有些喜歡“以暴製暴”,而有些喜歡“以德報怨”,不管選擇哪種方式,都是性格使然。

孩子被打了,他沒有直接打回去,可能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打不過,動手只會讓自己吃更多的虧,也可能他知道打人本就不對,他不想做一個壞的孩子。

而事實上,很多時候,在遇到問題時,大人往往比孩子更容易衝動。接納孩子面對事件時本能的反應,不僅是對孩子自我能力的認可,也是家長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喬治﹒斯派維克認為,擁有自我解決問題能力的孩子,即使在解決問題時失敗,他們未來也能更冷靜地面對困難。

接納孩子的反應,正是讓他能夠更好地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三是拋開成年人的複雜內心,給予孩子正確引導。

一位來自農村的朋友在回憶自己童年經歷時曾這樣說:

小時候跟村支書家的兒子打過一架,本以為自己很佔理,回家便告訴了父母,哪知得到的是父母的一頓臭罵,責怪自己總是惹事。

我知道他們是害怕村支書,看著父母對我指手畫腳的模樣,再想想他們平時所謂的正直善良的教育,我第一次覺得父母不再偉大。

朋友的父母顯然將成年人對權勢的畏懼轉嫁到了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上,不僅沒有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還把自己演繹成了“跳梁小醜”的角色。

言傳身教,關鍵還在於身教。在孩子遇到衝突時,父母的做法直接影響著孩子,你若大度孩子便豁達,你若錙銖必較孩子便睚呲必報。仁義道德不是在嘴上,而是在家長的一舉一動中。

欲教人,先修身。家長的自我修養,就已經告訴了孩子:面對衝突,你應該這麽辦。

當你的孩子遇到衝突時,當你的孩子被侵犯時,家長不妨先沉澱一下自己的內心,同時,認真地傾聽一下孩子對事件的看法。

“打回去”的江湖做派,“學會寬容”的大家作風,都不一定是可行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