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為任正非21日接受中國媒體採訪的六個要點

在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宣布將華為加入“實體名單”後,21日,華為總裁任正非再次接受了中國媒體的集體採訪,這是任總今年來又一次直面媒體,今年任總接受媒體採訪的次數,包括專訪和有組織的群訪,次數可能已經超過了華為從成立到去年的總和,華為確實需要向外界說點什麽,以尋求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1日集體採訪的幾大要點:

一、盡力維護美國企業及其他合作夥伴的關係。

國內的一些媒體和自媒體,抨擊禁售華為的美國企業,其實,這與企業無關,企業只是不得不執行政府的“指令”,且不少企業一直在積極與華為合作,以減少華為加入“實體名單”帶來的負面影響。

摘1:我們還是要非常感謝美國公司的,三十年來美國公司伴隨著我們公司成長,做了很多貢獻,教明白了我們怎麽走路。大家知道,華為絕大部分的顧問公司都是美國公司,典型的有IBM、埃森哲等,有幾十家。

摘2:美國大量的零組件、器件廠家這麽多年來給了我們很大支持。特別是在最近的危機時刻,體現了美國企業的正義與良心。前天晚上,徐直軍半夜兩三點打電話給我,報告了美國供應商努力備貨的情況,我流淚了,感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今天,美國的企業還在和美國政府溝通審批這個事情。

摘3:媒體也不要老罵美國企業,大家多為美國企業說話,要罵就罵美國政客。我覺得有時候不分青紅皂白,一竿子打過去打的都是矮的人,其實高的人打不著。媒體應該要理解,美國企業和我們是共命運的,我們都是市場經濟的主體。

摘4:美國公司現在履行責任去華盛頓申請審批,如果審批通過,我們還是要購買它,或者賣給它(不光買也要賣,使它更先進)。

摘5:我們和美國公司之間的友好是幾十年形成的,不是一張紙就可以摧毀的。我們將來還是要大規模買美國器件的,只要它能爭取到華盛頓的批準。現在時間很匆忙,一時半會估計批不準,緩衝一下是可以的。他們能獲得批準的話,我們還是會保持跟美國公司的正常貿易,要共同建設人類信息社會,而不是孤家寡人來建設信息社會。

摘6:歐洲不會跟它走,美國企業大多數反而跟我們溝通很密切。

摘7:我們能做和美國一樣的芯片,不等於說我們就不買了。

摘8:Google是一家好公司,而且一家高度負責任的公司,它也在說服美國政府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也在討論變通的救濟方案,專家們還在做這個事情。

摘9:唐寧街10號,我以前經常去喝下午茶。他們問我,如何學習與國際接軌?我說,下午茶。所以,他們為了接待我,在唐寧街喝下午茶。我們與各國領導人都是有溝通的,每個國家有獨自的利益,美國不會有那麽強大的力量號召所有人都跟它走。

二、美禁令對華為的影響不大,越高端,“備胎”越充分。

摘1:我們肯定能繼續為客戶服務,我們的量產能力還是很大的,並沒有因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受到多少影響,我們在全球的競標還是在前進。增長速度會減慢,但不會有想象中的那麽慢。我們一季度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9%,四月份降到25%,預計今年底還會下降一些,但是不會造成我們公司負增長,或者對產業發展帶來傷害。

摘2:在最先進的領域不會有多少影響,至少5G不會影響,不僅不影響,別人兩三年也不會追上我們的。

摘3:我們是邊緣的翅膀有可能有洞,但核心部分我們完全是以自己為中心,而且是真領先世界。越高端,“備胎”越充分。

摘4:如果真出現供應不上的情況,我們沒有困難。因為所有的高端芯片我們都可以自己製造。在和平時期,我們從來都是“1+1”政策,一半買美國公司的芯片,一半用自己的芯片。儘管自己芯片的成本低得多的多,我還是高價買美國的芯片,因為我們不能孤立於世界,應該融入世界。

摘5:我們有一些邊緣產品沒有“備胎”,這些產品本來遲早就要淘汰的,這些有影響。

摘6:如果都用“備胎”,就是體現了你們所說的“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最主要目的是想做孤家寡人,我們想朋友遍天下。我們不願意傷害朋友,要幫助他們有良好的財務報表,即使我們有調整,也要幫助。我們沒有和美國公司表明不用它們的器件,而是希望美國公司繼續能給我們供貨,我們共同為人類服務。在早期,我們還把芯片這方面的開發心得告訴對方,甚至研究成果,我們自己不生產,交給對方生產,要不然全世界的供應商怎麽對我們那麽好。“備胎好用,為什麽不用?”備胎、備胎,胎不壞,為什麽要用?

摘7:不會出現極端斷供的情況,我們已經做好準備了。

摘8:對於“備胎”計劃的講話,總裁辦郵件都是公開的,從什麽時候開始講的,我不記得了,但是反覆講過,只是社會不引起重視。現在美國打我們一下,“備胎”這個詞就被重視了。

摘9:備胎一定有用的,因為是結合我們的解決方案設計的,不是脫離解決方案做的。直到它能用的時候,才開始投入使用,滾動著用。

三、關於芯片研發。

摘1:為什麽不洗一個“冷水澡”呢?我認為,我們最重要的是要要冷靜、沉著。熱血沸騰、口號滿天飛,最後打仗時不行也沒用,最終要能打贏才是真的。

摘2:芯片砸錢不行,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但是我們有幾個人在認真讀書?博士論文真知灼見有多少呢?這種狀況下,完全依靠中國自主創新,很難成功。為什麽不跨國創新呢?可以在很多國家中建立創新基地。哪個地方有能力,就到哪個地方去,我們可以在當地去建一個研究所。

四、華為各業務之間的關係。

摘1:海思是華為的一個助戰隊伍,跟著華為主戰隊伍前進,就如坦克隊伍中的加油車、架橋機、擔架隊一樣,是這樣的定位。

摘2:三個板塊,不是哪個板塊掙錢多就地位高,只有網絡聯接部門才能稱霸世界,美國打的是這個部門,“爛飛機”說的也是這個部門。現在梳理下來,發現這個部門困難少,因為準備時間長,反而別的部門困難多。

摘3:(海思)永遠不會獨立,它就是主戰部隊裡的“加油車”、“擔架隊”、“架橋隊”,不是主戰部隊,怎麽會獨立呢?網絡聯接部門是主戰部門,將來銷售額不一定是最高,因為“珠穆朗瑪峰”可能容納不了這麽多產值,但是“珠穆朗瑪峰”對世界意義很大,是一個戰略高地。美國就是為了爭奪戰略高地,爭奪不到,所以使用行政手段,我們怎麽會見錢眼開,放棄這個戰略高地呢?我們不會喧賓奪主。

摘4:CBG(消費者業務)畢竟是輔助產業,目的就是賺錢,把錢輸送到過來,幫助CNBG(運營商網絡)稱霸世界。CNBG拿到錢就衝鋒,佔領“珠穆朗瑪峰”。即使沒有糧食種,佔住高峰也是對的,就是這個原則,不是偏愛。

摘5:外面網傳我們造車,我們不會做的。因為我們的車聯網基本上是世界最主要車企的供應商,將來以車載計算、車載電子為主,我們可能產業很大。與別人合作,一起實現了無人駕駛,人家送我們一台車,車上印了華為標記,不等於華為要造車。這只是傳說,我們不會隨便換軌道的。

四、資本是貪婪的,永遠沒有資本進來。

摘1:除了不讓資本進來,其他什麽都可以討論。

摘2:我們對資本不感興趣,所以就沒有研究,西方媒體願意的話,他們可以去研究,反正我們不會讓外面資本進入公司。

摘3:我們不需要資本進來,資本貪婪的本性會破壞我們理想的實現。

摘4:不要相信傳言,永遠沒有資本進來,這是我們公司高層所有人一致達成的意見。我們為理想而奮鬥,不為金錢而奮鬥。

五、關於宣傳。

摘1:不能說用華為產品就愛國,不用就是不愛國。華為產品只是商品,如果喜歡就用,不喜歡就不用,不要和政治掛鉤。華為畢竟是商業公司,我們在廣告牌上從來沒有“為國爭光”這類話。只是最近的誓師大會有時候瞎喊幾句,但是我們會馬上出文件製止他們瞎喊口號,大家開慶功會、發獎章都沒有問題,茶余飯後說兩句過頭話沒問題,但是千萬不能煽起民粹主義的風。

摘2:不能使用民粹主義,這是害國的。因為國家未來的前途在“開放”。這次中美會談完了以後,中央電視台講到“我們要開放、要改革”,我好高興。實際上,我們還是開放晚了、改革晚了,WTO對人家是有承諾的,我們得到好處以後就要去兌現。如果早一些去兌現,做一些貢獻,就能團結更多的朋友。

六、關於基礎研究及自主創新。

摘1:東歐國家都比較貧窮,但是美國大量的領袖、科學家、金融家……都是東歐人,我們為什麽不大規模吸引東歐人到中國來,或者在東歐建立各種研究基地?所以,以中國為中心建立理論基地要突破美國的重圍,眼前這個方式比較難,因為中國在基礎理論上不夠,這些年好一些了。

摘2:在人工智能的科學家中,有50%左右是華人,如果他們受到排擠,擁抱他們進入中國,他們就會在底層平台上創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基礎。如果能夠真真實實把優秀人才引進來,對我們改革是好的。如果還是強調自主創新,就會浪費非常多寶貴時間。

摘3:我們在全世界有26個研發能力中心,擁有在職的數學家700多人,物理學家800多人,化學家120多人。我們還有一個戰略研究院,拿著大量的錢,向全世界著名大學的著名教授“撒胡椒面”,對這些錢我們沒有投資回報的概念,而是使用美國“拜杜法案”原則,也就是說,受益的是大學。

摘4:西方公司在人才爭奪上,比我們看得長遠,發現你是人才,就去他們公司實習,專門有人培養你,這不是我們大學畢業找工作的概念。我們擴大了與美國公司爭奪人才的機會窗,但我們的實力還不夠。

摘5:科技創新是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的,比如我們的海思並非從源頭開始自主創新,也給別人繳納了大量知識產權費用,有些是簽訂了交叉許可協議,有些協議是永久授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別人的基礎上形成了我們自己的創新。

摘6:自主創新如果是一種精神,我支持;如果是一種行動,我就反對。海思也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的創新。

摘7:短板買別人就行了,何必要自己做短板呢?

另:你在外面看到的書,多數是不真實的,因為他們根據網上資料編的。但是我們不反對,因為他們也要生存。你們可以看華為公司的心聲社區,這個比較真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