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汽車下鄉」這個老方子,到底藥效有幾分?

近日,國家發改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提出六個方面24項具體措施,涉及汽車消費、家電消費、農村消費、5G商用等多個領域。針對汽車消費領域,《實施方案》提出,「多措並舉促進汽車消費,更好滿足居民出行需要。」「有條件的地方可依託市場交易平台,對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同時購買新車的車主,給予適當補助。可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補貼,帶動農村汽車消費。可將更多補貼用於支持綜合性能先進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鼓勵發展高技術水準新能源汽車。」

剛過去的2018年對於咱們來說可能深有體會,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各行各業都略顯狼狽:連續火熱多年的房地產行業遇冷衰退,車市也遭遇了28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實體經濟不振,股市起伏跌宕。政府層面也相繼頒布了許多政策措施進行調控,當然咱們主要說的是汽車市場這塊,畢竟車叔說車嘛,不能拋開本行。

新一輪「汽車下鄉」政策這副老藥方子,畢竟十年前就用過,當時的效果也是明顯,隨後兩年銷量大振,車企也都度過了至暗時刻。十年後的今天,政府又開出了這劑葯,效果如何呢?畢竟今時不同往日,癥候不對,藥效便會大打折扣。

時間回到十一年前,發生在美國的次貸危機演變成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國內經濟也陷入了低谷,汽車行業萎靡不振,面對危機各車企紛紛尋求自保,通過縮減生產線、裁員來降低成本費用。但是這只會讓國內經濟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增高,而高失業率又意味著消費力水準也會降低,而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這個時候對提振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出面「救市」。

借鑒之前「家電下鄉」的經驗,來了 個「汽車下鄉」政策,外加一個汽車購置稅減半優惠。這是一個短期扶植政策,根據當年公布的《汽車行業調整振興規劃》來看,規定從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對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以及將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報廢換購輕型載貨車的,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結果實施起來效果很明顯,尤其推動了微面車型的銷量爆發,目前大街隨處可見的「神車」五菱宏光也是發跡於那時。

時間回到當下,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財政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來看,建議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或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的補貼,引導農村汽車消費升級。對照2009年的政策只是在排量和車型上做了適時地調整,基本看來變化不大,而且少了汽車購置稅減半這一對消費者利好的措施。同時這一方案也給予了地方上極大的自主權,具體的如何和操作可能不同地區會有所差異,現在來看具體的細節如何還不甚明朗。

十餘年彈指一揮間,中國的GDP增速經歷了從高速增長向低速增長的轉變,」消費升級「已經成為了當下的一種口號,對於城鎮居明來說成為了一種現實,對於部分農村居民也是如此。十年前在鄉下只有小老闆開得起轎車,現在你可以看到基本上家家戶戶門前都停著一輛小汽車,汽車的保有率比十年前提高很多倍,但是和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差距任然明顯。根據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每千人汽車保有量為170輛左右,美國的千人保有量大概是在800輛左右,歐洲、日本在500-600輛,因而激活我國廣大的農村消費力水準潛能很大。

但是這裡面折射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村居民均會選擇外出務工,真正留在農村務農的實屬少數。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城裡,而當下在城市的用車成本越來越昂貴,相較於補貼的那點優惠,以後長遠的增加開支更讓他們擔心。而且伴隨著經濟的下行,工作機會變少,理智一點的人對於此次政策會不為所動。至於不少文章指出的農村道路和基礎設施逐漸完善,「上牌」不受限制,場地空間大,停車不花錢,其實對於不少農村居民來說只是一個悖論,因為很難在農村待下去的,他們必須外出務工掙錢。

最後說一點,汽車這類大宗商品,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屬於彈性需求,「汽車下鄉」這類政策的拉動下,可能會讓那些未來有購車需求的人提前消費,因而會背負提前透支市場的需求和消費的風險,對於汽車行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或許不利。

車叔總結

面臨經濟下行的壓力,車市表現低迷,如果任由其發展,勢必會造成各車企裁員以自保,到那時就會陷入失業率高和消費力低的惡性循環之中。政府適時而動的推出「汽車下鄉」的政策,短期內對於提升汽車銷量,緩解各車企庫存壓力是有益的,長遠來看,在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中,產品和服務才是根本,如果車企打算依靠政府「救市」獲得發展契機,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新常態」下,必難有大起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