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入門必學知識:針刺法及其注意事項

播放GIF

對於針灸初學者來說,能夠準確地、沉著冷靜地下針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沒有經過系統學習,不論扎自己,還是扎別人,內心都是顫抖的,一不小心就會把針扎彎,沒有老師指導,更害怕扎出問題......

那麼,初學者該如何學習下針呢?今天杏林君請來了趙書斌老師為大家仔細講解這一入門知識。

1

認識針具及針刺方式

● 毫針:

結構:針尖、針身、針根、針柄、針尾。(針尖是鬆針狀)

臨床常見規格:

1 寸:0.25*25mm,1.5 寸:0.3*40mm,

2 寸:0.3*50mm,3 寸:0.35*75mm。

● 刃針

結構:針尖帶刃

規格:常用的規格:0.35*40mm,

0.4*50mm,0.4*75mm。

刺法

單手進針法、雙手進針法(指切進針法、夾持進針法、提捏進針法、舒張進針法)

針刺角度

針刺的角度是指進針時針身與皮膚表面所形成的夾角。一般分為以下3種角度:直刺、斜刺、平刺

2

得氣感定義及如何獲得得氣感?

得氣感

古稱「氣至」,近又稱「針感」,是指毫針刺人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提插或撚轉等行針手法,使針刺部位獲得經氣感應。

得氣的表現

患者:酸脹、麻重、熱、涼、癢、痛、抽搐、蟻行等感覺;呈現沿著一定的方向和部位傳導和擴散的現象;少數患者還會出現循經性肌膚響動、震顫等反應

醫者:針下沉緊、澀滯或針體顫動等反應。如魚咬鉤。

基本手法

提插法:針下得氣後,將針反覆重插輕提為補,重提輕插為瀉。

撚轉法:一前一後的來迴旋轉撚動的操作方法。

3

針刺的注意事項

1、治療室經常保持清潔、安靜、光線充足,溫度適宜,定期進行通風和空氣消毒。

2、針刺前做好解釋工作,使患者消除緊張恐懼心理。選擇合理的體位,

注意保暖。

3、嚴格執行操作程式,準確取穴,正確運用進針方法。針刺中嚴密觀察患者的反應,出現意外,應緊急處理。

4、起針時要核對穴位及針數,防止將毫針遺留在患者身上,發生意外。

5、患者在飢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時不宜針刺。體弱者不宜過強刺激,盡量採用臥位。

6、對胸脅腰背部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免刺傷內臟。

7、對於某些穴位也需要避開血管再施針。

8、孕婦的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陰交、崑崙、至陰等通絡的腧穴,禁止針刺。小兒囟門未閉合時,頭頂部腧穴不宜針刺。

9、皮膚有感染、潰瘍、疤痕或腫瘤的部位及有出血傾向、高度水腫者,不宜針刺。

10、眼區、項部、胸背部、脅肋部等部位穴位,應掌握好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以上就是《針刺法及其注意事項》的知識,你掌握了嗎?不妨我們來小測一下吧! 請將測試題的答案寫在下方評論區。

01、規格是0.3x50mm的毫針是多少寸?

A、1寸 B、 1.5寸 C、2寸

02、下列哪項不屬於雙手進針法?

A、指切進針法 B、撚轉進針法 C、夾持進針法

03、下列哪項關於針刺注意事項的描述是錯誤的?

A、治療室經常保持清潔、安靜、光線充足,溫度適宜,定期進行通風和空氣消毒。

B、患者在飢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時可以針刺。

C、對胸脅腰背部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免刺傷內臟。

想系統學習更多中醫入門知識?可報名學習針灸基礎24班。

原價598元,限時特惠僅需100元

每天不到4塊錢,相當於一頓早餐錢

你就能入門中醫

幫助家人調理小病小痛

報名

尋名師 學技術

調體質 治未病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