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喜茶盜一波生意,真的是好生意嗎?

「餐+飲」是餐飲圈2019年熱議的話題,有望進入「熱聊」前三。

它講述的是,很多正餐品牌開始在餐的基礎上獨立出一條做飲的產品線,小龍坎先做了,湊湊也入局了,海底撈、西貝自然不遑多讓,於是,這條賽道也變得擁堵起來。

?這波風真的是東風嗎?

我記得大概是2017年年末,喜茶開年會,聶雲宸高調宣布,喜茶的凈利潤做到了35%,一年光凈利就達到了1個億,台下受邀的嘉賓發出了「哇」的讚歎。

那一年的喜茶正式做到了50家門市,而奈雪也緊隨其後。圍繞飲品的生意空前高漲,以至於那一年,被稱為新式茶飲的元年。

飲品就像一個灰姑娘,突然走到了聚光燈下,餐飲人突然發現,原來餐飲餐飲,飲也可以當主角。

這個主角,是有爆款潛質的。

看看它們的產品線,喜茶的產品以茶飲、果飲為主,而奈雪則以「茶飲+輕食」為主。這些產品更容易俘獲年輕人。

最重要的是,新茶飲品牌在自我競爭的同時,也有教育消費者,「新茶飲」更時尚,更健康。

天哪,這簡直就是拿來主義中最好的case。「幫我教育了新新人類,還這麼受歡迎,我直接開個產品線就好啊。」

我猜某些餐飲老闆一定密謀過這個事。

茶飲的利潤是真的高。

英敏特Mintel公司在近年出具的消費者外出就餐報告指出,15%-20%的飲品銷售額能為整個餐廳貢獻50%的利潤。根據一些餐飲老闆的經驗,不重視飲品,就可能丟掉5%-20%的業績增長或者10%的純利。

我問過很多餐飲老闆,把飲的比重放大,最直接的原因是,補充利潤點。

很實在。

業內已有先例。最有發言權的就屬麥當勞的甜品站(飲品專賣窗口)了,為麥當勞的營業額貢獻了不少「功勞」。麥當勞首席市場行銷官張家茵說:「一個銷售好的甜品站會佔到母店銷售額的10%,但其所佔用的面積才不過是母店的1.5%-3%。多一個甜品站就是多一個分銷點,多一份額外的增長。」

所以你看,不少大牌中餐品牌紛紛推出自己的爆款飲品或飲品品牌,pick了一波「餐+飲」的神仙操作:

如海底撈新出的「火鍋伴侶」(乳酸菌飲品)——鮮小菌、西貝的沙棘汁、德克士一口氣推出6款檸檬飲……

湊湊推出了茶米茶、小龍坎推出了龍小茶、渡娘火鍋推出度娘的茶……

它們的野心可不止增加點利潤。

西貝的楚學友分享過,為啥做茶飲,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想搶喜茶的生意。

「從客戶到店到離開,我們可以有大把時間安利一件事,我們店裡也有自己的特色茶飲,其實不用排隊買一杯網紅茶。」

我認為,這種異塵餘生力度可以擴展到店內消費、打包外帶、流動客群以及外賣客群。

如果真的做到,是完全可以搶喜茶的生意。

退一萬步講,我認為現在的餐飲生意,做得一定要是複合型生意。為什麼這麼講,因為打倒對方,不僅要口號響,還要有一套組合拳。縱然組合拳不能打倒對方,卻可以讓自己成長為小巨人。

餐廳如果配上適合的飲品,可以達到1+1>2的效果。

上面提到的「湊湊」,將台式麻辣火鍋和手搖茶結合起來,以火鍋+茶憩的創新複合業態衝出市場。茶飲的推出,不僅增加了火鍋的品牌效應,為餐廳帶來大量的人流,更彌補了火鍋在經營時段上的空白期,減少了顧客空等的的時間。

顧客很喜歡在非用餐時間前來湊湊喝茶聊天,這種火鍋+茶憩的複合業態使得火鍋與奶茶相得益彰,同時也在塑造顧客的消費習慣,培育餐廳的死忠粉。

以椰子雞火鍋為主打的海南椰子雞,嘗試在餐廳門口設置專門賣椰汁類飲品的檔口。椰子雞火鍋與椰汁,兩者本身就屬於同一產品線,搭配售賣更加凸顯餐廳的地域特色和風味。

這樣一來,不僅消費者的吃喝一體需求被滿足了,餐廳的品牌形象也進一步被增強,消費者的復購率也會隨之提升。

說白了,這波風可以借,關鍵看,借的是不是東風。

再牛逼一點,可以要做符合品牌調性的定製化產品。

看看海底撈,人家推出的乳酸菌產品主打可以「沖淡辣感」,並且乳酸菌助消化,比較養胃,不僅適當解決了火鍋的油膩感,並且可以緩解麻辣傷胃的弊端 。

這個「靈丹妙藥」的推出似乎解脫了消費者們吃火鍋的「負罪感」,無形中形成了一種心理暗示:就算再放縱的吃麻辣火鍋,也可以解決後顧之憂。

還有,就是要學會從一個差異化中講故事。

海底撈不做泛濫的奶茶、水果茶,人家最開始做飲做的是啤酒。

「好火鍋要配好啤酒」開始,海底撈就引領火鍋界抬高飲品地位,不僅走心的組建專業團隊研究啤酒口味,而且專屬啤酒也迎合了吃火鍋要親朋相聚的場景需求,增強了品牌的影響力。

西貝的沙棘汁也是個很好的例子啊。

說起西貝家的沙棘汁,可謂聲名遠揚,「市面沙棘千千萬,獨獨寵愛西貝家」是消費者對這款明星產品最大的認可。

西貝家的沙棘汁在符合店內風格的基礎之上大花心思,反覆為這款飲品投入精力,讓消費者養成了到西貝家必喝沙棘汁的消費習慣。

和上述諸多品牌一樣,饞火爐魚也不做大而全的人群,隻專攻年輕主力消費群體,所有的創新舉動都圍繞年輕群體展開。

那饞火爐魚是怎麼創新的呢?

最核心的,還是要研究菜單中的差異化。這個差異化在於,一是滿足年輕群體的喜好,二是保證菜品結構有足夠的利潤空間。

那具體研究什麼呢?研究菜品中心價位帶,次中心價、次高中心價,產品數、品類數。

而上述幾個點之間是交叉的。沒其他的菜品利潤上不去,而且競爭不過賽道裡其他品牌;26-36元之間的菜品,是餐廳消費群體點的最多的,那麼這一價位帶的菜品就要做足。品類最受歡迎的是茶飲、小吃的特色元素。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饞火爐魚將茶飲單獨拿出,形成一個菜品單元,和烤魚做一個套餐的搭配。

而隨著不斷的市場驗證,饞火爐魚的「餐加飲」的模式也已經日臻成熟。

比如,香辣味烤魚適合和桃戀莓顏這款飲品搭配,用微甜的東西中和口中的辣味;而霸氣芒火系列就可以配蒜香味的烤魚,可以讓口腔裡的蒜味快速消釋。

當然,在做大「餐+飲」這個標配的基礎上,饞火爐魚還在不斷擴充「烤魚伴侶」這個概念品類,比如軟歐包、比如芝士烤榴槤等,都是點單量很高的單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