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廢舊家電回收的大生意,正規軍不敵野雞隊的尷尬

連日來,上海率先在中國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引發全社會的持續熱議,更催生了與家電行業相關的兩個話題:一個是,買台垃圾處理器,這樣就可以避免垃圾分類不清引發的很多麻煩;二個是,廢舊電子電器的回收,這門大生意為何這些年來都沒啥動靜,既沒有資本,也沒有廠商的追逐。

相對於垃圾處理器在進入中國市場10多年,至今還沒有進入中國主流家庭的廚房消費視野之中,廢舊家電回收這門大生意,卻是在過去幾十年來一直存在,甚至還吸引了包括格力、長虹、美的等諸多家電企業,以及部分專業拆解企業的戰略投入。時至今日,空間廣闊的廢舊電子電器回收生意,卻讓不少企業犯難,更讓眾多資本縮手縮腳。

早在三年前,工信部對外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手機、計算機、彩色電視等主要電子產品年產量超過20億台,每年主要電器電子產品報廢量超過2億台,重量超過500萬噸,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和廢棄大國。但是,就是這樣充滿商機的市場上,卻讓很多家電企業和回收商們“折翅”。

劣幣驅逐良幣,成為困擾廢舊家電回收產業化的最大“攔路虎”。有業內人士介紹,在現有的環境下,多年來廢舊電子電器近八成的量都掌握在那些“黃牛”手中,大量廢舊家電經過他們的手層層加價和流轉後,一部分進入專業的廢舊拆解工廠,直接推高了回收的成本價;還有很大一部分則直接流入了大量的手工作坊手中,直接露天解拆過程中又存在對環境二次汙染,甚至還引發大量正規拆解企業生產“吃不飽”情況。

與家電製造產業、零售分銷產業相比,廢舊家電的回收一直沒有形成一條成熟而可持續的商業鏈。關鍵原因就在於,舊廢家電回收商們主要以“遊擊隊”為主,雖然全國各地已形成一批規模化的回收公司,但多數規模和實力不到,屬於典型的“中盤”。有的流通到專業拆解工廠,有的則流通到一些手工作坊,還有一些則流通到無證作坊,進行二次維修後上市銷售謀利。可以說,整個行業缺乏巨頭的主導,也缺乏行業標準和一定的進入門檻。

政策引導乏力,則是讓不少專業回收拆解企業感到痛苦的地方。雖然早在2012年中國開始設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並對“四機一腦”生產商,即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和電腦企業徵收廢舊電子處理基金,同時對於專業拆解企業提供補貼。但是,國家徵收的基金,與專業拆解企業應該獲得的補貼,卻存在很大的缺口。近年來國家廢舊家電處理基金還存在著審核流程長、發放周期長等問題,導致很多專業拆解企業陷入了“生產吃不飽”、“運營還虧損”的兩難境地之中。

作為一個由國家財政部、工信部、發改委等相關職能部門引導的廢舊電子電器回收行業,從一開始就注定既要堅持市場化經營和引導,還需要借助政策力量護航,最終探索一條符合廢舊家電回收拆解行業的特色之路。由此來看,解決專業回收拆解企業的自主盈利性能力,既是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在這一過程中,既要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配置作用,還要在財政補貼上進行有力的保障。

可以說,在廢舊家電回收拆解產業化和市場化的過程中,不只是處在下遊的工廠要積極應對,立足長遠進行布局。同時上遊的回收環節也至關重要,這就需要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引導和規範,推高回收門檻、推行專業化資質運營,從而推動相關上遊產業鏈的成熟和穩定。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