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抑鬱症越來越多,及時就醫它並不可怕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表明,自1990年到2016年期間,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的人數上升了將近50%,數量從4.16億增至6.15億(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每一個體都有可能遇到壓力與挫折,造成心理衝突,可能會產生諸如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這些情緒會對個體生活造成不良的影響,嚴重時甚至使個體走向極端。然而,巨大的外在環境壓力下並不一定人人都如此。當面臨壓力與挫折情境時,個體的心理承受力,如何維持和諧平衡的心理狀態,這己然成為現代化社會生活的一種必然需求。

抑鬱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感受到的一種情緒體驗。抑鬱的英文起源於拉丁文「Deprimere」,意為「下壓」,即情緒低落。抑鬱是一種癥狀,即心境一直處於病理性的低下或惡劣的狀態。

現在的定義是:抑鬱是一種持續的心境低落、思維緩慢、悲傷消沉、無價值感、偷快感喪失等綜合性的情緒狀態,是個體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抑鬱從輕至重大致分為三類:抑鬱情緒、抑鬱癥狀和抑鬱障礙。國內外眾多學者開展了對抑鬱影響的相關因素的研究,概括來看,主要包括社會環境因素、心理認知影響、人格因素這幾個方面。

社會環因素主要指家庭和學校環境因素,如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家庭教養方式和社會支持等。心理認知影響主要是識指個體的認知偏差、負性認知方式等對抑鬱的影響。人格因素主要指人格維度和人格特質。由於對生活事件的易感性的不同,對高神經質的青少年而言,促進身體素質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最早提出焦慮理論的人是丹麥存在主義哲學家——克爾凱哥爾。弗洛伊德發現焦慮是由於個體心理結構中自我、本我和超我三者之間不協調或出現矛盾時所產生的。所謂焦慮指個體通過對內外環境的認知評價,覺察到自身水準與困難之間的差距而不能完成預期計劃,導致自尊心與自信心受挫,進而產生的一種強烈持久的擔憂、緊張、不安、苦惱的複雜的情緒體驗。

焦慮定義為個體因預期到目標不能達到或不能克服障礙而造成自信心受挫、失敗感增加、緊張不安、並伴隨恐懼的情緒狀態。焦慮是可通過一定的外在乾預手段得到緩解,如正念療法、體育鍛煉、合理情緒療法、互動團體講座、瑜伽鍛煉、催眠療法、注意偏向訓練等。

比較輕的焦慮抑鬱的自我調節:

1、生命在於運動,運動的人是快樂的。實踐證明, 運動會促進血液循環,對調節人的情緒有很好的作用,運動可以緩解人的許多不良情緒,如抑鬱,不安,焦躁。對於焦慮抑鬱症患者,一定要愛上運動,對於治療疾病很有好處。

2、據說,人一生要流70斤眼淚,很多人認為哭是脆弱的,其實哭泣也是宣洩內心的一種情感表達方式。很多人說,愛哭的女孩最好命,哭會通過這種方式將委屈,心裡的憋屈都流露出來。是一種情感的好的宣洩方式。

3、科學研究表明,每種顏色對人都有不同的治療效能和特定的影響,其中就有些顏色能夠治療抑鬱症,如紅色、黃色對改善抑鬱心境有不錯的效果。有輕度抑鬱的人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像粗糧、魚等。

4、如果覺得自己的心情與所處的環境聯繫十分緊密,尤其是在職場由於人際關係而引發的焦慮抑鬱,不妨換個環境。研究證明,廣泛與人結交的人,比喜歡獨來獨往的人在精神狀態上要歡快得多。因此提倡人們多交朋友,在交往中驅散孤獨、焦慮和抑鬱情緒。

當今社會伴隨著信息化進程的推進、充斥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快速的生活節奏、激烈的競爭環境,人們被捲入了一個高慾望、高壓力的時代。每一個體都有可能遇到壓力與挫折,造成心理衝突,產生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負向情緒,其中焦慮、抑鬱便是眾多常見的問題之一。

焦慮抑鬱患者在年輕人中越來越多,職場繁忙的他們對此並不當回事,有的頂多按微信上經常轉發的「焦慮抑鬱如何自我調節」的帖子做做「自療」,這其中,有對自己說「我能行」的暗示法;也有讓你什麼都不想,傻傻地去跑步、聽音樂的轉移法;更有對親朋好友傾訴或在空房間大喊大哭的宣洩法……可謂五花八門。這些只能對偶發焦慮抑鬱的人或者比較輕的有用或對焦慮抑鬱患者起到輔助治療作用,而對經常焦慮抑鬱的患者或者抑鬱障礙者,並不是那麼有效的。

現在年輕人由於學習、就業或者工作壓力大,焦慮抑鬱的還是挺多的,因為睡眠不好求助於神經內科。其實,人在遇到挫折或絕望時,情緒起伏會比較大。這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情緒起伏,生理性的情緒起伏是偶發的,是人類的一種正常的情感宣洩和反應。但如果人的抑鬱、焦慮情緒持續超過2周以上,則是病理性的抑鬱、焦慮狀態;若持續超過2個月,那麼屬於抑鬱、焦慮障礙。 則應到醫院就診。

如抑鬱症,長期未得到規範化治療,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不可逆的改變,認知功能出現明顯缺損,治療更加困難,完全恢復的可能性也小,而且大大增加自殺的危險性。據研究顯示,抑鬱障礙可使自殺的危險性增加20倍;焦慮障礙則使自殺的危險增加6~10倍。

因此,若焦慮、抑鬱或其他不良心理狀態持續時間過長、頻繁出現時,應積極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令人擔心的是,雖然很多青年存在心理問題,因此,提髙個體心理承受力,維持和諧平衡的心理狀態,成為現代化社會生活的一種必然需求。改善情緒的作用,有利於緩解心理壓力,防治心理疾病,提高個體的心理健康水準。

現代心理學的一些心理學療法能夠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提高認識水準就成為緩解心理壓力和挫折的一個重要策略。「但求助專業心理諮詢機構的被調查者僅為5.41%,78.38%的人均選擇自己解決」,「認為自己能解決心理問題」是他們不尋求專業心理諮詢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抑鬱焦慮屬於精神疾病的範疇。如果焦慮、抑鬱已經到了一個病理狀態,患者想要進行自我調節是很難的,必須求助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斷用藥,才能得到有效抑製。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

歡迎轉發, 需轉載請與我們聯繫授權

稿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內容以反偽破迷為核心思想,科技哲學、科學與公眾、世俗人文主義、科技倫理等領域均可涉及,旨在將科學探索結果無偏見地告知公眾,避免公眾上當受騙。

稿件一經採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崇尚科學 反偽破迷

您的關注和轉發,是對科學事業最大的支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