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疼痛治療定點方法值得珍藏

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表現:

1、疼痛

2、功能障礙

3、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

軟組織損傷的三大臨床特點:

1、壓痛:是診斷和判斷療效的法寶

2、結節:

a、團塊狀結節:如脂肪瘤。

b、顆粒狀結節:如扳機指。

c、圓錐狀結節:如肱骨外上髁尖處的山脊樣結節。

d、條索狀結節:如肌肉的起止點處結節。

e、不規則結節:如股骨大轉子結節。

f、瓦片狀結節:如臀部及股四頭肌損傷。

(1):結節的好發部位:

1. 骨性突出點:如股骨大轉。

2. 肌肉的起止點部位。

3. 高應力腱性組織點:如項韌帶

。4. 肌肉與肌肉之間的交會部位。

5. 骨的遊離端:如腰三橫突。

6. 神經出口點:如臀上皮神經出口點

7. 關節連接處:如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時在膝關節內側的結節點。

8. 肌肉力學的受力點或聚力點:

(2):正常結節與異常結節的區別:

方法:對比法:

1.比壓痛(左右對比),壓痛大的為異常結節,壓痛輕的為正常結節。

2.比軟硬程度(左右、上下對比),比正常結節軟的或硬的均為異常結節,反之則為正常結節。

3.比結節大小,在解剖沒有特異的情況下比相鄰上下結節大小,異常的是病變的結節

軟組織損傷的臨床各論

頭痛、頭昏 神經性頭痛

1、枕大小神經頭痛:最易形成卡壓的部位位於下項線中點旁開2.5厘米。並發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有:視力疲勞、前額疲勞、眼球發脹,甚至突出。

2、三叉神經痛:疼痛不過中線,疼痛持續時間不超過2分鐘,呈間斷性發作,有一個觸發點(也叫扳機點)。其治療點在C1橫突尖上。

3、神經痛:其治療點在內側眉頭部位,可捫及一個比芝麻粒還小的筋結,將其松解。

血管性頭痛:

1、頭皮下靜脈叢炎:頭皮虛腫、頭皮增厚,多有頭皮外傷史。其治療點在下項線尋找筋結點,用刀或針均可。也可以用火針散在點刺(注意針眼出血,因為頭皮血管豐富)

2、大腦前、中、後動脈供血不足,治療用太陽穴、列缺穴、合谷穴、足三裡、陽陵泉、中封、足臨泣、療效定。

3、椎動脈供血不足:常見的原因為上位頸椎(C1、2、3)形成卡壓,下位頸椎卡壓相對較少,主要是:

(1)由於上下兩椎體錯位,使連接的椎A發生扭曲,導致供血障礙

(2)變形變小的椎間孔因無菌性炎症的刺激,導致椎A痙攣,發生供血障礙。

(3)穿行於椎A上方的肌肉軟組織因勞損而出現痙攣,壓迫了椎A引起供血障礙,如頭後大小直肌損傷。

常見的治療點:

1、C2棘突旁結節點;

2、下項線的筋結點;

3、相應椎間孔變小的棘突旁點;

4、C1橫突尖點。

頸椎病:複習解剖:

1、C1橫突是頸椎橫突中最長的

2、C2橫突是頸椎橫突中最大的

3、C7棘突是頸椎棘突中最高的凡是最為突出的解剖部位,也是肌肉的應力集中點,是最易勞損的部位。

C1橫突綜合征:

1、頭昏,頭痛

2、耳鳴,耳聾

3、下頜關節紊亂

4、眼乾,眼澀,眼球突出

5、三叉神經痛

6、太陽穴痛

7、面痛面麻

8、面肌痙攣,面癱

9、牙痛

治療用針或刀在橫突尖松解

頸生理曲度改變:

1、生理曲度變直,其治療點在C1 、C7橫突尖治療

2、生理曲度變大,其治療點在中部頸椎棘突旁

3、C6-7棘突旁是頸椎病必做的兩個治療點。其原因:C7椎體位於頸椎與胸椎交點的樞紐部位,活動範圍最大,最易勞損。

4、在後背酸痛,雙肩胛帶酸困時及上肢有麻木時,C7橫突是其治療點,其原因C7橫突筋膜一旦勞損會牽連很多肌肉筋膜,因其上方有肩胛提肌、斜方肌、豎脊肌、岡上肌、頭夾肌、頸夾肌、大棱形肌穿過,損時會出現上述肌肉勞損的相應癥狀。

5、肩胛提肌: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內收,當肩胛提肌勞損時,會影響整個肩胛骨上附著的肌肉(如岡上肌、岡下肌、大圓肌、小圓肌)的功能,產生相應癥狀,其治療點多採用其止點(肩胛骨的內上角)

頸椎神經定位診斷:

1、環樞椎椎間隙變小:頭昏、頭痛

2、C2-3椎間孔變小:頭暈、咽部不適、後背酸脹

3、C3-4椎間孔變小:頸痛,肩胛帶酸脹,肩關節活動障礙

4、C4-5椎間孔變小:頸痛、肩胛帶酸脹、上臂在肘關節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

5、C5-6椎間孔變小:頸、肩、上肢酸痛伴拇指、食指、中指發麻

6、C6-7椎間孔變小:頸、肩、上肢酸痛,伴尺側三個指頭髮麻治療只在相應棘突旁用針刀治療即可

正中神經卡壓的癥狀:

1、中間三個指頭髮麻

2、或四個指頭髮麻 3、或5個指頭髮麻(C5-6,C6-7。同時卡壓也可引起5指發麻臨床少見)其原因:

(1)、旋前圓肌綜合征:起於肱骨頭、尺骨頭、止於橈骨中上1/3與中下2/3交點處。

(2)、腕管綜合症。

二病的區別:

1、旋前圓肌綜合征的病例:拇指的第一指關節不能快速地運動,而腕管綜合征則無此現象。

2、用手觸摸肌腹,有無壓痛結節等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表特點。

3、看肌肉的動作,旋前圓肌損傷,前臂旋前時疼痛。

治療:

針法:做肌肉的起止點、中點。刀法:旋前圓肌隻做止點,腕管綜合征隻做起點或止點,不做中點。

肩周炎:

1、好發於50歲左右,又叫「漏肩風」

2、外傷原因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階段

3、在其他年齡段,多數為頸肩綜合征

4、少數為肺尖部腫瘤引起

5、長期臥床肩關節廢用而發作,多見老年人

肩關節的三個運動軸:

1、前屈、後伸;

2、內收、外展;

3、旋前、旋後(內旋、外旋)

患者需要解決的三個運動障礙:

(1)上舉動作:治療部位為肱骨大結節、肩胛骨內上角。

(2)搭肩動作:主要治療點為喙突、肱骨大結節點

(3)後伸摸背動作:治療點為盂下結節、肱骨大結節點、肱骨小結節點、喙突點

肩周炎共有5個治療點:

1、肩胛骨內上角點:肩胛提肌

2、大結節點: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

3、小結節點:大圓肌

4、喙突點:肱二頭肌短頭、喙肱肌

5、盂下結節點:肱三頭肌長頭

肱骨外上髁處疼痛:

(都有提重物疼痛的共性)分析動作:

1:端重物疼痛,按肱二頭肌損傷治療

2:掃地疼痛,按肱三頭肌損傷治療

3:倒開水,擰毛巾疼痛,按橈側腕伸肌損傷治療

分析疼痛部位:

1:肱二頭肌損傷疼痛部位位於肱骨外上髁的前下方

2:肱三頭肌損傷疼痛部位位於肱骨外上髁的後下方

3:橈側腕伸肌損傷疼痛的部位位於肱骨外上髁尖上

心臟病:

風濕性心臟病不治,先天性心臟病無效,其餘心臟病均可用此方法

針刀治療點:

1、T5-6 棘突旁左側

2、C 7橫突尖上方筋結點,左側

3、鎖骨下窩,前斜角肌的附著點,左側

4、劍突結節點

乳腺增生:

針刀治療點;

1、T3,4同側棘突旁;

2、膻中穴附近筋結點

腰部疾病

腰部的運動軸:

1:前屈:損傷的部位,腰骶三角區。前屈等同於坐位,可引起類似於L5,S1節段椎間盤癥狀

2:後伸:損傷的部位:腰肋三角區

3:左右旋轉:損傷的部位:腰大肌,腹外斜肌。左右旋轉等同於翻身動作

4:左右側彎:腰三橫突損傷

總結:

1、腰骶三角區刀法針法相同,在區域內找結節點治療。

2、腰肋三角區刀法只在L1-2棘突旁松解,將針尖向下平刺,針體刺結節點即可。

3、腰大肌刀法只在L1-2、L5-S1棘突旁松解,針法在L4橫突尖下方進針,達到阻力乾感後,再向下進針2cm即可,目的是避開腎下極。

4、腰三橫突綜合症一般用刀法在L3棘突旁同側松解即可。

腰大肌損傷:

是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肌肉

臨床癥狀:

1:翻身疼痛。

2:咳嗽等增加腹壓的動作會引起腰腿痛。

3:在急性損傷時腰部沒有具體的壓痛點。

4:有深在的叩擊痛。

5:臀部歪向一側。

6:小腿的外側麻痛。

7:膝關節內側痛。

8:早晨不能久睡。

9:生理曲度變直,人為墊高腰部形成生理曲度疼痛可暫時緩解。

10:可引起結腸炎表現,陽痿、早泄表現。

11:腹股溝疼痛。

腰椎神經解剖:(腰椎間盤突出症)

5:腰骶三角區勞損會引起L4~5 L5-S1節段脊神經後支卡壓,產生類似L4~5 L5-S1節段椎間盤突出癥狀。

類似L4-5,L5-S1椎間盤卡壓癥狀的病症:

1:腰大肌損傷。

2:腰骶三角區勞損。

3:骶結節韌帶損。 4:梨狀肌損傷。1:L2-3突出:腹股溝疼痛,膝腱反射(+)。

2:L3-4突出:大腿前側疼痛、腰痛、膝腱反射(+)。

3:L4-5突出:腰痛、大腿後側痛、小腿前側痛、小腿外側疼痛、拇趾背伸試驗(+)。

4:L5-S1突出:腰痛、大腿、小腿後側疼痛、跟腱反射(+)。

膝前節疼痛

膝前痛:

1、骨性關節炎。

2、髕骨軟化症。

3、髕骨外上方滑囊炎或內上方滑囊炎。

4、髕下脂肪墊勞損。

5、股四頭肌損傷。

膝後痛:

1、膕繩肌損傷(止點損傷)。

2、腓腸肌起點損傷。

3、髕骨外上方滑囊炎。

4、髕下脂肪墊勞損。

5、膕窩囊腫。

膝內側痛:

1、髂脛束損傷。

2、內側副韌帶損傷。

3、股內收肌損傷。

4、腰大肌勞損。

5、L3橫突綜合症。

6、縫匠肌損傷

膝外側痛:

1、髂脛束損傷。

2、外側副韌帶損傷。

3、股內收肌損傷。

動作分析:

上樓疼痛:

股四頭肌損傷。

下樓疼痛:

1、下樓膝前痛為髕下脂肪墊勞損;

2、下樓膝後痛為膕繩肌損傷、髕下脂肪墊勞損。

治療:

跟據解剖,我們認識到髕骨為膝關節的一塊活動籽骨,功能是協調膝關節運動的,如果髕骨的活動範圍被限制,則膝關節的活動也受限制,膝關節疼痛的病中絕大多數是髕骨的活動範圍受限。治療上只需將髕骨四周的卡壓筋膜松解,則膝關節活動就正常。

1、上樓痛松解:10點、11點、1點、2點位的筋膜。

2、下樓痛松解:4點、5點、7點、8點位的筋膜。

3、內側痛松解:2點、3點、4點位的筋膜。

4、外側痛松解:8點、9點、10點位的筋膜。

5、對嚴重增生的膝關節,在髕骨的中央也可找到2——3條橫行的筋膜進行切斷松解,然後根據以上所講的軟組織損傷理論治療相關的肌肉組織。

對髕骨外上方滑囊炎的治療:

水曲穴(即足臨泣穴,同側)

膝痛穴(相當於手五裡穴,對側)

五虎擒羊穴(包括內外膝眼、血海、梁丘、鶴頂穴)。

毫針方法:先扎水曲穴、膝痛穴後叫患者緩慢地屈伸膝關節,18次左右,後扎五虎擒羊穴,留針30分鐘。

足跟痛:

1、跟骨骨刺:起步痛,行走後緩解,勞累後疼痛加重;

2、跟骨脂肪墊勞損:起步不痛,越走越痛;

3、跟骨滑囊炎:起步痛,越走越重;

4、跟腱炎:跟腱處壓痛;

5、臏下脂肪墊勞損:將手按壓內外膝眼後跟骨壓痛消失,放開後跟骨壓痛出現;

6、骨盆移位:患者俯臥,比雙下肢長短,然後屈膝90度,再次比雙下肢長短,原來長的腳變短了,短的腳變長了為骨盆移位;

7、髖關節外旋:走路時患側呈現外八字;

8、足弓畸形:有扁平足或足弓增大;

9、骶棘肌勞損;

10、C6-7棘突旁軟組織勞損;

治療:機理:

足跟痛屬運動性損傷所致,人體運動最易損傷的C6-7、腰骶區,膝關節區。根據運

動損傷原理,在此三區尋找筋節點進行治療即可,多數患者在骶棘肌附著點、C5-6

棘突旁有勞損點,以及髕骨4點、5點、7點、8點位可捫及條索,用針刀進行切

割,骨盆移位的患者在腰骶三角區上的筋節點松解,療效立竿見影。

踝關節疼痛:

1、內側疼痛:刀法是沿著內踝邊緣找結節進行切割;

2、外側疼痛:刀法是沿著外踝邊緣找結節進行切割;

文章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