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河為何被稱為中國的悲傷?一次決堤就淹死百萬人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朝詩人王之渙一首千古絕唱《登鸛雀樓》,將黃河的波瀾壯闊描寫得淋漓盡致,令人拍案叫絕。

幾千年來,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黃河,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被中國人尊稱為“母親河”。可是,黃河還有一個名字,叫“中國的悲傷”。據統計,從公元前168年到1840年,2000年間,黃河流域一共發生了316起大小洪災。算一下,平均約6年就有一次洪災。如此高的洪災頻率,在世界各大河流中是極為罕見的。

其中,在1887年發生的一次洪災,造成黃河決堤,一次性就淹死了100多萬人,是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洪災。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133年前吧。

1887年,中國正處於清朝光緒年間,形勢一片大好。

那時候,清朝早已平息了太平天國運動和撚軍,收復了新疆,西方列強暫時沒有與中國進行大規模戰爭的計劃,國內外形勢較為穩定。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啟動的洋務運動,正在轟轟烈烈進行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李鴻章奉命組建了北洋水師,從國外購買了一批新式艦船,成為保家衛國的堅強力量……

從種種情況來分析,將這段時期稱為“同光中興”,都是名副其實的。

然而,誰能想到,僅僅是一次洪災,就把“同光中興”打回了原形。

1887年春天,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隨著積雪融化、河冰解凍、春雨增加,黃河上遊、中遊地帶迎來了春汛。由於水利不興,河道管理不善,進入7月後,永定河、北運河、黃河等河流均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決堤。這些決堤帶來的損失不大,沒有引起清朝的重視,為後來的黃河大決堤留下了隱患。

9月30日,在經過連日暴雨後,積蓄了足夠力量的黃河終於爆發了,在鄭州出現決口。開始,決口只有30余丈。隻用了3天時間,決口就迅速擴張到300余丈,相當於1000多米。渾濁的黃河水,像一頭咆哮的野獸,掙脫了堤岸的束縛後,向下遊撲去。堤外的城市、村莊,在極短的時間裡,就被黃河水淹沒……

在這次洪災造成的大決堤中,鄭州、開封這兩座大城市都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清朝時期開封是河南省的省會,鄭州是一座新興城市,人口稠密,經濟活躍,這就使得大決堤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格外沉重。

按照正常的理解,發生洪災之後,官府應該第一時間組織人力堵住決口,賑濟災民,開展災後重建。可是,清朝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著力調集人手,防範人民起義。到了10月15日,清朝才發放10萬兩銀子的賑災款。到了11月9日,清朝才派遣禮部尚書李鴻藻奔赴河南,督辦河務,搶修河堤。

李鴻藻是清朝名臣,做過同治皇帝的老師,為官清正廉潔,卻並不擅長河道治理,因此搶修工程進展緩慢,而且不夠堅固,1888年6月又被洪水衝垮。經過反覆折騰,直到1889年1月20日河堤搶修工程才宣告完工。

光緒皇帝對李鴻藻的表現很不滿意,以督率無方之名將他罷免,革職留任。不久,李鴻藻回京述職,也未能恢復職位,直到1888年光緒皇帝大婚,才開恩讓他官複原職。

在1887年黃河大決堤中,“受傷”最重的,當然是當地老百姓了。清朝時期,國家沒有建立災害統計報告制度,因此難以知道精確的死亡人數。但從各種州縣志記載的數據顯示,這次大決堤,至少造成了150萬人喪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