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考不好 沒關係?》溫情收官,打造全新代際觀察綜藝新范例

作者/柚子 思涵

昨晚,由西瓜視頻出品、今日頭條聯合播出的原創觀察答題類真人秀——《考不好 沒關係?》溫情收官。往期勝率較高的21位人氣爸爸返場比賽,經過三輪緊張激烈的比拚,第四期第一名、擅長數學的6號爸爸許培成為《考不好 沒關係?》舞台上第一位總冠軍。

不過,對爸爸來說,“冠軍”帶來的不是豐厚的獎品,而是為孩子樹立一次精神榜樣的機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勇於挑戰自己才能找到更好的自己。”獲勝後的許培對孩子說出這樣一番話。實際上,每一組來到現場的家庭都能得到不同以往的感受和全新認知。

不同於以往明星家庭為主的觀察視角,《考不好 沒關係?》打破了固有代際觀察節目的窠臼,採用素人家庭爸爸、孩子互換身份答題的模式,讓父親體會孩子的壓力和想法,真正做到換位思考,進而催生出真實的情感表達;另一方面,《考不好 沒關係?》也通過252組家庭樣本折射出了不同的中國式家庭相處模式,直擊社會痛點,衍生出一套值得推廣和借鑒的教育理念。

截至目前,這檔“反套路”、聚焦普通家庭的節目在貓眼獲得9.5的高分,成為一季度為數不多的高分綜藝之一。可以說,《考不好 沒關係?》為新一代代際觀察類節目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成功范例。

用“爸爸”展示家庭教育另一面,

促進家庭成員共成長

《考不好 沒關係?》的成功基礎便在於其確立了素人父子交換角色這一既有趣又有實際社會意義的節目模式。節目組告訴娛樂資本論,這種模式其實來自生活。“無論你是一個平時忙於生活工作的父母,還是異常高冷、不擅於情感表達的父母,都要輔導孩子做作業,都有共鳴和同理心出現。”

教育儼然成為社會問題中最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考不好 沒關係?》中自帶的接地氣和社會性成為這檔節目最大的亮點。

節目中展現的家庭成員相處模式、父子處理問題的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國千萬家庭的日常狀態。同一個問題,處理方式可能是千差萬別、有好有壞的,而這檔節目的意義在於,讓所有家庭成員有機會跳出自己的視角觀察自我的一言一行,重新審視自己:孩子面對成敗的態度、心理承受能力,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與孩子的相處方式,等等。相較於過去泛濫的明星親子旅行模式,《考不好 沒關係?》則更具有指導意義和普適價值。

同時,節目組巧妙選擇“父親”作為考察對象也助力《考不好 沒關係?》成為一檔社會性更強、更有典型意義的節目。

“‘父親’這樣一個社會角色作為切口比較好,因為他對孩子的陪伴比較少,更容易出現反差。”長期以來的社會分工導致“父親”這個角色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總是處於缺失狀態,而中國式父親的內斂情緒也導致平時父子間的情感流動不強,《考不好 沒關係?》給父親們提供了一個具有儀式感的舞台,讓父親們有機會把感情宣泄出來,上演了一幕幕父子和解、感同身受、家庭成員共同進步的畫面。

正如主持人張紹剛所說,《考不好 沒關係?》展現的是真實的父子關係,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節目聚焦的雖然是最稀松平常的生活小事,卻能在這些小事中窺見不同的細節,加以修正,促進家庭關係更進一步。

例如,在最後的總決賽中,嘉賓爸爸趙斌在PK中一步之差與晉級失之交臂,兒子趙以莛卻沒有同上次一樣跟父親發脾氣,反而為自己之前的態度道歉。

趙斌也反映,兩人在上次比賽後進行了深入交流,自己進行了自我檢討,“自己太過在意輸贏,導致兒子心態失衡”,同時表示,在短短的時間內兒子能學會情緒控制已經是最大的進步,離場時一句“我們也許不是走到最後那一個,但是我們永遠要做最努力那一個”更展現了父子心態的轉變和進步。而這種父子和解、父親與自己和解乃至孩子與自己和解的現象,成為《考不好 沒關係?》舞台上最讓人潸然淚下也最常見的情感表達方式。

“對於愛,對於關懷,對於家人之間的愛,依然是我們的社會主流。”家長的積極配合、現場的真情流露、對家庭教育問題的觀照,都讓《考不好 沒關係?》成為代際觀察類節目中的一股清流。

全球範圍搜尋200余組家庭,

展現中國家庭百態

《考不好 沒關係?》沒有設立層層遞進的賽製,而是弱化競賽感、強調多元性。每期節目都會更換全新的素人家庭,一期有21組家庭,整季節目呈現的家庭就多達252組。

節目組告訴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這是出於社會代表性的考慮。“我不是要把爸爸變成明星,而是希望他們能夠代表我們中國當下所有狀態不同、人生百態下的爸爸。”在這個宗旨的指引下,節目必然需要足夠龐大和多元的樣本。

錄製前,節目組通過西瓜視頻的報名通道和微信H5小程序進行參賽家庭的招募。與此同時,選手組的工作人員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地毯式搜索。如果一個地方有近百人報名,選手組就會前往當地進行集中面試。整個選角工作持續了三個月,最後甚至還找到了一些常居海外的爸爸來參加節目。

高學歷/低學歷、城市/鄉村、國內/國外……《考不好 沒關係?》通過龐大的素人樣本量呈現了多元的父親面貌。

有的父親在山區做志願者老師,每天為學生傳授知識,卻沒有時間輔導自己的孩子;有的父親在海外做生意,在為孩子提供物質享受的同時缺失了精神上的陪伴;有的父親實行棍棒教育,拿著戒尺陪孩子寫作業……

雖然爸爸們平時對孩子的養育方式各不相同,但當自己坐在《考不好 沒關係?》演播室的考場裡,被喚起久違的考試緊張感,他們都漸漸理解了孩子學習的不易。

在《考不好 沒關係?》中,每一位父親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孩子傳遞著力量:小學沒讀完的張寶成,連漢字都不認識幾個,卻勇敢地來參加考試,他說想讓自己成為兒子的教訓,讓兒子知道“沒文化多可怕”;樊迪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拿到當期第一名,他說“爸爸要求你的,自己要先做到”,讓自己的勝利成為孩子進步的動力。

《考不好 沒關係?》不僅給觀眾呈現了多樣的家庭模式,也給參賽家庭提供了一個打破地域等屏障、互相交流教育經驗的絕佳平台。

最初,很多爸爸都是在媽媽的“逼迫”下來參加節目,但到了最後一期返場時,爸爸們的參與意願也變得非常高。他們還在節目錄製期間而產生了情誼,同場考試的“戰友”會組織聚餐,就跟同學會一樣。

以素人切入,提供代際綜藝的創新角度

過往的代際綜藝通常是明星親子真人秀,少見講述素人家庭故事的節目。“答題+父子身份互換”的節目模式,更是《考不好 沒關係?》的首創。

節目組一直在摸索,答題和故事真人秀兩部分在節目中的篇幅配比到底應該是什麽樣的?最終結論是,答題是一個形式和軀殼,而承載著每家每戶真實情感的故事才是最打動觀眾的。

在《考不好 沒關係?》中,每一個家庭都在折射當今社會某一類家庭的共同特點,節目討論的話題也都直戳家長們的“痛點”——大到“寬鬆or嚴厲”的教育風格選擇,小到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方法,每期節目都會帶出幾個能夠引發全社會共鳴的話題。

對於這些話題,節目並沒有武斷地進行價值判斷,而是真實地呈現不同家長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通過觀點的碰撞來引發思考。“教育孩子沒有對錯,沒有標準答案,一定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家庭,哪種方法才最適用只有參考,沒有答案。”

在節目播出期間,有一些學校的老師自發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業:請家長和孩子共同觀看《考不好 沒關係?》。這說明,《考不好 沒關係?》的現實性也得到了一線教育工作者的肯定,映照著現實生活中的親子關係和教育問題。

《考不好 沒關係?》還把節目中的“換位考試”模式帶進了線下的校園裡。在節目播出期間,西瓜視頻在廈門大同小學、海口濱海九小分別舉辦了兩場線下活動,讓爸爸們和孩子“互換身份”,成為考生。

除了小學真題,爸爸們還和孩子背靠背答了另外一張生活試卷——這張試卷上的問題包括孩子的愛好、生活習慣、夢想,考察的是父親對自家孩子內心世界的了解程度。

西瓜視頻綜藝合作負責人莊軍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模式讓家庭教育中的那些問題,也能從螢幕再走向生活,讓更多的家長通過切身的體驗‘觀他觀己省自身’,更多地思考教育中的方式和方法。”

在《考不好 沒關係?》中,爸爸們答題的窘態和五花八門的答案令人捧腹大笑,親子之間的真情對白又讓人感動落淚。有時導演組會說,“讓人又哭又笑的節目太難了。”但或許,更難得的是反映社會現實、推動觀念進步、具備動人力量的節目。

目前,《考不好 沒關係?》節目模式已經成功向海外輸出,還將在國內上星播出,影響力持續發酵。作為西瓜視頻的首檔長綜藝,《考不好 沒關係?》探索出了代際綜藝新的可能性:沒有“明星光環”,也沒有花哨的遊戲和劇情腳本,以真實性在綜藝市場破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