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份“有毒”早餐,坑了多少娃,很多家長不自知

慈母多敗兒是真的嗎?

有一次,閨蜜在她家樓下吃早餐的時候,進來一對母子。媽媽一進門就忙著給兒子摘口罩,圍巾,把椅子擦乾淨,讓兒子坐下。這場景讓人想起古裝劇裡皇帝更衣的畫面。

老闆走過來問:“吃點什麽啊。”

媽媽說:“一碗混沌,一屜小籠包。”

老闆反覆確認,擔心母子兩個不夠吃。媽媽確認後,老闆把飯送了上來。

兒子一把就把包子和餛飩拽到自己身邊,開始吃起來。媽媽什麽也沒說,只是低頭開始刷手機。

不過,她發現這個孩子吃飯有問題,每個包子隻吃一口,就像猴子吃蟠桃一樣。沒有幾分鐘,兒子不吃了,不停的用筷子敲碗。(我們這邊有個習俗,用筷子敲碗是罵廚子)

媽媽終於不刷手機了,拿起一個包子放進嘴裡。接下來的一幕,讓她很震驚。一個5歲的孩子開始不停的怕打媽媽的腦袋和臉,嘴裡不停的說:“誰讓你吃我的包子的,我還沒吃飽呢。”

媽媽只好把手裡的包子放回去:“不生氣啊,媽媽以為你吃飽了呢。”

說完後,媽媽繼續刷手機了。

又過了幾分鐘,兒子不吃了,媽媽才收拾了殘局,結账離去。

買早餐的老闆氣的直搖頭:“這孩子算是完了,長大後也是個白眼狼,不孝順。”

她也笑著說:“慈母多敗兒嗎?”

事件二

我的朋友是個80後,小時家裡不是很富裕。媽媽對他也很好,總是給他買一些炸糕,驢肉火燒,香腸吃。每次媽媽都會說:“來,過來讓媽媽吃一口。”

一開始,自己和現在小孩子一樣,很捨不得,想吃獨食。

媽媽一句也沒說,直接把好吃的拿走了,說:“要吃大家一起吃,要不都別吃。”

又一次,媽媽給買了炸魚,她擔心如果不讓媽媽吃,又被媽媽沒收了,就主動給媽媽吃。結果,媽媽真的咬了一口,並沒有和奶奶一樣,說:“你吃吧,奶奶不吃。”

後來,她不知不覺就養成了習慣,有什麽好東西,都喜歡和父母分享。每次去外地出差,都要看看有沒父母喜歡的東西,買點小禮物給他們帶回去。

兩個母親,都是帶孩子吃東西,不一樣的做法,養育出兩個不同的孩子。

很多“慈母”養孩子,天天擔心孩子會吃苦,幾乎替孩子做了所有的事。孩子上學的時候,讓孩子一心隻讀聖賢書,從不讓孩子做家務。生活上,孩子有什麽需求都滿足,從來不會對孩子說一個“不”字。這樣被呵護出來的孩子多是白眼狼,不懂得感恩。

其實,家長們記住了,慈母不敗兒,愚母才敗兒。孩子處於幼兒期,有的媽媽會不厭其煩幫孩子穿衣服,系鞋帶;有的媽媽會一遍又一遍教孩子。孩子上學後,送孩子上學,很多家長擔心書包沉,替孩子背,而有的家長讓孩子自己背;孩子要買玩具,有的家長會毫不猶豫買下來,有的家長會和孩子約法三章,講理財的意義。

我相信,每一位父母的選擇都是出於對孩子的愛。我們每一個決定不能只是滿足孩子的當前欲望,而是為孩子想的更長遠。正如《觸龍說趙太后》中“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長遠。”

在育兒過程中,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對於別人的慈愛、幫助、呵護要懂得感恩。一個合格的不父母,不是一直保護自己的孩子,而是讓孩子有能力飛的更遠,最終離開自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