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故宮太和殿禦座兩側的獨角獸——甪端

甪端(lù duān)是古代傳說的神獸,與麒麟相似,其形充滿怪異:獨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身高數十丈。據說能夠日行一萬八千里,通四夷語言。為何叫甪呢?角字為七劃之字,定頭形似雙角,指的是雙角獸之角;甪字為六劃之字,字頭形似獨角,指的是獨角獸之角。  

《宋書·符瑞志下》:“甪端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則奉書而至。耶律楚材謂為旌星之精,靈異如鬼神”。因此,故在皇帝辦公的地方常有甪端陳設。太和殿禦座兩側擺放著這對獨角獸,顯示皇帝為有道明君,身在寶座而曉天下事,做到八方歸順,四海來朝,聖明治理天下。

禦座兩側的甪端

甪端和麒麟是流行於官場和民間的一對獨角祥瑞兄弟。在官方,它們象徵光明正大、秉公執法;在民間,它們象徵吉祥如意,風調雨順。

由於嘴巴一張開便能帶來吉祥,中國古代以此獸作為香爐,當煙從甪端的嘴巴裡冒出,便成為祥瑞之煙。自春秋戰國至今,古物香爐頂的瑞獸全部是甪端,這一點很多人不知道,他們誤以為香爐上的瑞獸是麒麟!麒麟不通四方之語,自然無法冒八面之煙了。

故宮尚藏有清中期製作的“掐絲琺琅甪端香熏”,高45cm,長28cm,寬22.5cm。銅胎,採用掐絲琺琅工藝製成。

掐絲琺琅甪端香熏

在台北故宮博物院還藏有明萬歷“掐絲琺琅甪端”,通高36.5cm。昂首,獨角,二目圓睜,雙耳,口微張,以為散香之用,四爪為器足作直立狀,圓形垂尾,足下踏掐絲琺琅蛇。通體飾豆綠色琺琅地,用紅、黃、藍、白等色琺琅填飾紋樣。甪端的頭部可掀開,以便放置熏香。頭部內鐫楷書“大明萬歷年製”六字款。

有意思的是,甪端在歷史上至少“現身”過一次,還與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有關。鐵騎縱橫天下,卻惟獨沒有拿下印度,直到成吉思汗死後一百年才由他的後裔帖木兒完成心願。

史料並沒有記載任何有關成吉思汗在進攻印度大陸時遇到挫折。據《元史》和《耶律楚材傳》記載,促使蒙古軍回馬班師的,是一種生活在印度河上的叫甪端的怪獸。

當時,成吉思汗的大軍來到印度河邊,河水蒸騰,遮住日光。將士們口乾舌燥,紛紛下馬飲水,可是河水鼎沸,難以下咽。耶律楚材正想要向成吉思汗進諫,不料此時河裡出現了一隻大怪獸,身高數丈,形似鹿,尾似馬,鼻上有一大角,渾身泛綠光。

成吉思汗命將士予以射殺。忽聽到響聲,酷似人音,有“汝主早還”四字。耶律楚材即出阻弓箭手,趁機向成吉思汗上言:“這獸系旄星精靈,好生惡殺,上天降此,所以儆告主子。主子是上天的元子,天下的百姓,統是主子的兒子,願主子上應天心,保全民命。”

耶律楚材所說未必是真,能夠說“蒙古語”的自然非甪端莫屬了。但耶律楚材能夠趁機進言,或者說他來了一番“甪端言”,可算是善諫。這時,大汗又聽怪獸叫了數聲,於是他向耶律楚材道:“天意如此,我亦不便進行,不若就此班師罷。”同一天,八剌所率部隊也北歸。等到兩支部隊會師後,成吉思汗率大軍返回蒙古。

成吉思汗

有人用甪端做了一個印,鎮放家屋的東北方,便可以保住權位,由於甪端所說之言都帶來吉祥,這個印就稱為“怒吼印”。“怒吼印”的形態仿似玉璽,寓意掌管天下權力。其實人們看中的是甪端的辟邪作用,懂多國語言,故被認為是呼風喚“語”,被譽為一吼即現吉祥景象。自明代起,民間因甪端能力異於他獸,故視之為可以扭轉劣勢之吉祥瑞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