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Magic Leap大盤點:下一個蘋果,還是美國樂視?

文丨來福特別瘦

2018年8月8日,在這麽一個中國商人眼中非常吉利的一天,全球最神秘的創業公司Magic Leap終於向被吊足了胃口的人們拿出了它的第一款產品。

打磨這個名為“One”的頭顯,Magic Leap用了七年多的時光,燒掉了來自谷歌、微軟、阿里等一眾巨頭的23億美金。而2295美金的售價,以及面向“創作者(Creators Edition)”的產品定位,決定了這個產品走向普通消費者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媒體們爭相體驗,最終評價也是貶褒不一。比如VICE旗下的MotherBoard就認為,從這款眼鏡來看,Magic Leap沒有“magic”,這家公司“was full of shit”,之前那些概念影片,對於任何關心混合現實的人來說明顯都是誤導。

的確,相較於之前的各種造勢,Magic Leap One有些過於普通,不由得讓人覺得,這家融資超過23億美元,估值超80億美元的公司,跟樂視可能會“臭味相投”。那麽,到底是什麽讓各界對Magic Leap有如此高的期望?它又為什麽被評為“Full of shit”呢?

巨頭和資本背書

3年空手“套”了23億美金

讓Magic Leap能受到行業內廣泛關注,更多是因為它雖然是一個初創公司,卻拿到了總金額高達23億美元的融資,87870從頭到尾整理了Magic Leap從A輪開始至今的融資歷程:

2014年2月Magic Leap完成了自己5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2014年10月Magic Leap完成了B輪融資,融資5.42億美元,由谷歌領投,高通、傳奇影業等跟投;

2016年2月2日,Magic Leap又宣布獲得了來自阿里巴巴領投的7.94億美元C輪融資,其他投資者還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和當前股東谷歌等。此輪融資後,Magic Leap估值達到45億美元;

2017年10月19日,Magic Leap宣布完成了5.02億美元的D輪融資,該輪由淡馬錫領投,EDBI、Grupo Globo、Janus Henderson、阿里巴巴集團、Fidelity Management和其他的一些公司參與了此次融資;

2018年3月8日,Magic Leap正式對外宣布完成新一輪4.61億美元融資,由沙特阿拉伯的主權財富基金領投4億美元,加上其他投資者共同投資。

2018年7月12日,公布一筆由AT&T領投的D輪股權融資,金額未知。

橫跨四年,從A輪到D輪,融資6筆,依照資料顯示共計金額23.49億美元

根據87870統計的VR行業融資報告,2017年至今,全球VR/AR行業融資總額約為47.2億美元。即使不計算未公布金額的最新一輪融資,Magic Leap在這期間融資額依然達到9.63億美金,隻一家就佔到全行業的20.4%。

截止2018年7月12日的最新融資消息為止,Magic Leap都沒有任何產品正式發布。而此時,距離Magic Leap第一支概念影片曝光已經過去了3年。有媒體戲稱:“好歹,馬斯克讓我們看到了特斯拉,賈躍亭讓我們看到了樂視TV。”

“特效影片”轟動行業

是“虛擬”還是“現實”

一直走在尋求融資和被融資的路線上的Magic Leap,想要錢一定要有相當具備吸引力和前景的產品以及技術,當然,拿到錢之後更要做點什麽。

於是就有了大眾能看到的這幾支概念影片:

第一支,最初轟動世界的籃球館鯨魚與驚訝的圍觀群眾。

在辦公桌前操作Gmail和在辦公室裡玩射擊遊戲的兩個片段都來自於同一支影片,再次展現了Magic Leap的強大技術能力。

通過這支影片中的星系AR效果可以看出,Magic Leap似乎是擁有能夠把虛擬和現實更好的疊加在一起的技術。如果這一切成真,那幾乎和鋼鐵俠所使用的技術無異。

而且,這支影片的旁白是由Magic Leap的創始人兼CEO Rony Abovitz講述的,他說“該影片是在2015年10月14日直接拍攝的Magic Leap技術。沒有使用特效或合成。”

所有影片:

不過Abovitz的說法得到了來自媒體的質疑。就在2016年12月9日,The Information發文質疑Magic Leap造假,其中在辦公桌前操作Gmail和在辦公室裡玩射擊遊戲的這支影片,被證實是出自於Weta Workshop——製作過《指環王》、《阿凡達》等知名作品的視覺特效工作室。

事實上,在美國矽谷,用特效影片闡釋公司的技術概念並不鮮見。而從之後的情況看,這個小插曲也並沒有太影響資本對Magic Leap的青睞。畢竟這家公司的背後,有著無數矽谷巨頭和頂尖科學家為之背書。

但資本的耐心也不是無限,2017年初,就有消息傳出Magic Leap董事會施壓,讓他們盡快推出第一款產品。而Magic Leap One,也就應運而生。

大牛雲集、專利無數

在積累資本的方面,Magic Leap一直表現得像個要“搞點大事”的公司,深謀遠慮,厚積薄發。除了前面提到的吸引融資外,他們還不斷地申請各項專利,四處挖掘各界人才,同時收購一些有技術的小型創業公司。

專利方面,據Envision IP統計,2009年到2015年間,Magic Leap申請了177項專利,比蘋果多11項。同時,2015年專利申請數量激增,多達164項。包括3D 虛擬與擴增實境系統、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頭戴式顯示器、觸覺手套、緊湊型成像系統、可讓用戶互動的 “大型同步遠程數字存在技術”等。

其中通過申請並且曝光給媒體的有很多讓圍觀群眾大開眼界,比如這一款頭顯。

它的頭顯據稱能通過把數字物體映射到用戶的視野中,提供更加真實的視覺效果,甚至可以達到和現實別無二致。

不只有頭顯,還有專利有新增的手勢指令示意圖,聚焦、抓取/複製、選擇、返回/取消等不同的操作。要知道,蘋果之所以這麽厲害,一部分是因為它定義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手機使用方式。這樣想就不難理解,Magic Leap這些專利為什麽看上去這麽厲害了。

擁有專利技術就意味著坐擁大量人才,這點從Magic Leap頻繁的宣布用人消息也可見一斑。14年讓Beats by Dr.Dre和Beats Music首席財務官Scott Henry擔任CFO;15年宣布前三星美國研究中心負責軟體平台的VP——Yannick Pellet將擔任他們軟體工程的高級副總裁;之後又挖走了HTC Vive全球市場部的執行董事傑夫·加蒂斯,擔任其產品市場部負責人。

從大廠挖出的人,也只是Magic Leap人事變動的冰山一角,還有眾多能人紛紛投入了他們的懷抱。

除了四處搜羅人才之外,Magic Leap還收購了很多技術型公司,為自己做好了充足的技術儲備。

不論是從專利、人才還是收購行為方面看,Magic Leap都有種“十年磨一劍”的味道,只是最後的這把劍到底鋒利不鋒利,就是後話了。

Magic Leap One

傳奇開始還是泡沫破滅

從Magic Leap呈現給大眾的產品來看,在影像表現上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稍顯遺憾的是,它有些方面也和Magic Leap此前表現出的姿態有些出入。

在財富Brainstorm Tech大會上,Abovitz表示,Magic Leap是想把整個世界都變成你的顯示器,同時稱自己的產品已經“非常真實”,“不再是研究項目了”,但是對新產品究竟什麽時候推出並未給出具體時間表。

他還表示,由於這種渲染太過“逼真”,他們正在考慮把人物亮度調高一點,以便讓用戶分辨出看到的東西哪些是Magic Leap生成的(虛),哪些是現實世界的(實)。

但實際上,從外媒一些體驗測評來看,FOV是Mgaic Leap One面臨的最大問題。CNBC是這樣描述所看到的內容的——“有點像透過你視野內的窗戶看”,並說它“很難真正靠近或者看到太大的物體。”

同樣,Cnet也認為觀看區域過小是“嚴重的缺點”,說用戶可能需要聲音提示“跟蹤增強的東西隱藏的位置,以及轉向的位置。”Magic Leap告訴CNBC,隨後的硬體版本將“開始解決這個問題”。

從MIT記者的文章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當初“籃球館鯨魚與驚訝的圍觀群眾”這個畫面並沒有實現。

FOV方面造成的遺憾並不能讓我們完全否定Magic Leap One,至少在視覺效果上,它表現得令人滿意。Cnet說,“影像是漂浮著的,而且顯示效果很好,創造了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深度感。”

其他外媒一些測評也表示,有時候會忘記是在使用Magic Leap One。比如在清理桌子的場景下,從Magic Leap One裡就會看到有一個橙色的方塊在地板上,用戶會感覺它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而同樣的場景下,HoloLens可能會有視野限制或定位不準等情況。

就目前的Magic Leap One來看,曾經那些諸如“全息”、“電影現實”和“動態數字光場”等形容詞尚未完全實現。

至少作為一款想要劃時代的產品,不能夠僅僅局限於一點點“放在空中的模型”帶來的滿足。記得小時候,不管是《星際大戰》還是《星際迷航》,都擁有全息投影——私以為當年的AR,在那時,很多人就已經被灌輸了一個對於未來世界的雛形。

根據摩爾定律延伸,科技也會隨著人類無限的想象力爆發般的發展。在影視劇裡,我們更多的看到像鋼鐵俠這樣的地球英雄開始應用曾經外星人才會用的科技:

放眼望去,各種全息、AR技術統統都結合在一起,幫助鋼鐵俠打造高精尖設備、處理日常資訊……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未來也絕不僅僅是拿AR玩個遊戲、看個鯨魚而已。可是未來什麽時候才能來呢?也許Magic Leap替我們邁出了第一步。

就像一些同行所說,它可能不是最好,但至少還不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