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洪偌馨:香港虛擬銀行牌照落定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洪偌馨

  虛擬銀行的試水給國內市場上的新金融巨頭們帶來了跨區域發展的機會,也是香港這個老牌金融中心重新證明自己的一個開始。

  醞釀數月的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終於落定。

  今天下午,香港金管局召開發布會宣布,渣打銀行、香港電訊等組合、中銀香港、怡和集團等組合、眾安在線、百仕達等組合下的三家合資公司獲得了首批虛擬銀行牌照。而此前呼聲較高的螞蟻金服、騰訊旗下的財付通、平安保險旗下的壹账通並不在首批名單中。

  具體來看,獲得牌照的Livi VB是中銀香港、京東數科及怡和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SC Digital Solutions是渣打(香港)、電訊盈科、香港電訊及攜程金融成立的合資公司;而眾安虛擬金融由眾安在線及百仕達集團合資成立。

  不過,香港金管局表示,正在處理余下五個牌照申請。而已經獲得牌照的虛擬銀行將在6-9個月內推出服務。根據此前發布的指引,虛擬銀行主要是指通過互聯網或其他形式的電子渠道而非實體分行,給客戶提供零售銀行服務的銀行。

  與內地的互聯網銀行不同的是,在虛擬銀行牌照下,機構除了傳統銀行的三大業務“存、貸、匯”之外,理財、保險、黃金等互聯網創新業務也可嘗試,拓展空間較大,足見牌照的含金量。 

  1

  虛擬銀行牌照價值幾何?

  2018年2月和5月,香港金管局兩次修訂《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提出“銀行、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均可申請在香港持有和經營虛擬銀行”。隨即,包括小米、京東、攜程、眾安、富途等一大批科技、金融科技企業紛紛表示在積極申請。

  截止2018年8月,至少有 29 家機構遞交了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申請。而在 2019年1月,香港金管局通知了其中 8 家公司進入下一輪甄選。但從首批名單來看,此前呼聲較高的螞蟻金服、騰訊旗下的財付通、平安保險旗下的壹账通並未入圍。

  從此次獲批的三家來看,香港金管局也充分考量了申請機構本身的屬性和特徵,以及首批試水機構的多元化背景。這三家虛擬銀行牌照獲得方均是金融、非金融,傳統產業巨頭與互聯網、金融科技企業的組合。

  例如,與渣打銀行聯合申請的香港電訊是香港最大的固網電話運營商,而與中銀香港聯合申請的怡和集團是香港本土擁有雇員最多的跨國性企業,業務橫跨金融、零售、房地產、機械製造等多領域。而另外一個組合則是中國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與涉及地產、電力等領域的產業巨頭百仕達。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國外的虛擬銀行(發展於‘利用新的技術和服務拓展新的市場’),金融行業發展成熟、金融服務較為飽和的香港市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不僅有激烈的市場競爭,還有明顯的人口瓶頸。

  從香港金管局關於虛擬銀行的表態來看,除了希望應用更多的科技降低銀行運營成本,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外,利用這條‘鯰魚’給金融體系帶來更多的活力可能才是更重要的目標。

  此外,從首批獲得牌照的機構來看,不管是騰訊旗下的財付通、平安保險旗下的一账通、以及眾安保險,均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金融科技企業,它們在過去幾年的實踐中積累大量的數據和經驗,這些都有助於推動其虛擬銀行的創新和發展。

  另一方面,這些金融科技巨頭也迫切需要布局一些牌照以幫助其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如要國際化,香港是中國企業出海發展重要的‘橋頭堡’;如要試水新模式,香港也有較為成熟的金融人才和市場,是一個不錯的‘試驗田’。

  尤其眼下,金融科技企業所能獲取的牌照極為有限,虛擬銀行牌照的價值不言而喻。儘管香港地區的範圍和人口較為局限,但如能和這些企業的既有業務形成聯動效應,前景可期。

  2

  老牌金融中心的絕地反擊

  作為亞洲地區的金融中心,香港一直以來都是全球經濟最為發達和活躍的地區之一,但是在近20年的互聯網、科技發展歷程中,香港卻一而再、再而三地錯過了。

  在過去幾年,扎堆湧向港交所的新經濟、新金融公司中,香港本地企業寥寥無幾。而發展最為成熟的金融行業也疲態盡顯,遠不及內地有活力。在中國移動支付、金融科技大發展的這幾年,香港似乎成為了那個‘被遺忘的角落’。

  事實上,早在2000 年,香港金管局便發布了《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成為最早探索新型銀行的亞洲地區。但該項目並未推進,指引一出便擱置下來。一直到 2017年9月,香港金管局才正式表示將在香港引入虛擬銀行。

  錯過了上一個十年最重要的經濟變量——互聯網,‘東方之珠’已經意識到科創環境低迷、創新活力不足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近幾年,不管是港交所放寬政策吸引科技企業,還是香港政府積極擁抱粵港澳大灣區,亦或是推動金融創新和金融科技等等都可以視作這個老牌金融中心重振的信號。

  早在去年兩會時,馬化騰就在其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提案中寫到,通過加強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 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推動以‘科技+金融’為重點的國際技術創新中心的建立。

  粵港澳地區要建設成世界級的大灣區,需要找到一個發揮支點作用的領域,起到引領、撬動大灣區全局建設的作用。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深圳是中國‘矽谷|,金融科技成為了那個突破口。 

  在去年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論壇上,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就表示,對於粵港澳大灣區來說,金融是應用創科產業最重要的落地領域。據她介紹,過去三年間,僅在香港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已有 9.4億美元。

  事實上,除了虛擬銀行,這兩年香港對於金融創新的推動,以及金融科技的應用力度明顯加大。

  就移動支付方面,過去一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香港動作頻頻。騰訊先是在10月宣布,WeChat Pay香港用戶可於內地以港元進行交易。AlipayHK則緊隨其後宣布接入香港地鐵,預計在2020年可用港版支付寶在香港掃碼坐地鐵。

  此外,在區塊鏈和數字資產方面,香港去年也有諸多新動向,包括金管局宣布上線區塊鏈支持的貿易融資平台,證監會發布數字資產管理新規(《有關針對虛擬資產投資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銷商及交易平台營運者的監管框架聲明》)等。

  而在今年2月,港交所公布的《戰略規劃 2019-2021》時,港交所總裁李小加表示,港交所將以試點方式循序漸進地探索包括區塊鏈、雲計算等在內的新科技應用,例如港交所將在 “滬深港通” 的交易後分配中應用區塊鏈技術。

  錯過了上一次互聯網盛世的香港正在覺醒,它在努力抓住新經濟、新金融崛起所帶來的機會。

  (本文作者介紹:洪偌馨,資深財經記者、主持人,自媒體“馨金融”創始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