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女性剛、男性柔,反串演員出圈進行時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作者|申敏

女人帥起來,就沒男人什麽事了。

在繼鎮魂女孩之後,近年活躍於小眾地下的“蚊香女孩”終於等來了壯大隊伍走上台面的機會,她們在網絡世界狂刷存在感。兩個同樣出身民間的追星組織,“飯”的正主卻完全是雲泥之別的路子。前者愛嗑男男的巍瀾CP,後者沉迷荷爾蒙炸裂的小姐姐,開頭那句slogan就是她們愛的宣言。

邢恩,熱播劇《小女花不棄》裡,飾演含著京城四大家族金湯匙長大的有為青年莫若菲,以人帥心善的寵妹狂魔取代了人們腦海中紈絝子弟的既定印象。光聽人設,就很博好感。戲裡是小哥哥,戲外是小姐姐。反串的魅力穿透熒屏,將女性觀眾一網打盡。

自古,女性柔美、男性陽剛的兩性傳統觀念深深根植於中國人心中。但隨著舶來品大舉進入對本土文化造成的衝擊,刻板印象被顛覆。兩性之間的平衡點被打破,天秤往擁躉者多的一邊傾斜。

尤其受到韓國偶像產業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華流小鮮肉畫上了精致的妝容闖入大眾視野。與傳統相違背的“娘化”男性審美在收割粉絲紅利的同時,卻遭到路人的口誅筆伐。而與之對立的,是輿論相對寬容的女性中性化。

偽娘與娘man共存,公眾領域裡性別界限逐漸模糊。這股“陰陽錯位”之風吹到影視圈,反串演員也愈發活躍吸睛。這裡所指的“反串”,已超越了中國傳統戲曲演出方式的本意,新時代賦予了它新的內涵,而且似乎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

1

性別錯亂的表演學問

今年開年殺出一匹古裝劇黑馬——《小女花不棄》。作為一部周播腰部大女主劇,播出16天,播放量破10億,收視率屢屢登上同時段冠軍寶座,成績喜人。除了林依晨、張彬彬兩位主演表現可圈可點,還有一個頗為驚豔的反串角色——莫若菲。

其扮演者邢恩因與角色的極高匹配度,在女性觀眾裡擁有極高呼聲。該劇播出16天,她的微博粉絲漲了50多萬,從原來一條微博只有兩三位數的轉讚評,飛升至目前的最高值4萬多,肉眼可見的小火了一把。

邢恩人氣大增,經紀公司唐人立刻采取“颶風行動”。先是趕緊將她的微博認證資訊做了完善,“代表作”寫上了《小女花不棄》,“簡介”一欄也把經紀人聯繫方式補了上去。1月22日(劇開播的第14天),又火速成立了“邢恩工作室”,一改之前野生放養模式,宣布正式營業,並送出帥照作為初來乍到的見面禮讓迷妹舔屏尖叫。

原本在微博上寡言少語的邢恩也開始“畫風突變”,活躍得像個高仿號,與粉絲頻繁互動。大批蚊香女孩列隊等著被“莫大哥”翻牌寵幸。

邢恩接受採訪時,坦言這部劇裡的反串對自己最大的挑戰在於打戲,因此提前了一個月進組訓練國術。身為女孩,要消化大量的高難度武打動作,體力的確會有些透支。

“但是我覺得人的極限,不去突破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我就一次一次突破自己。我覺得不管有多難,既然讓我做了這個事,就一定要做到。我是奔著這個信念去的。”

女扮男的反串,考驗的不僅是女演員要完成男性散發雄性荷爾蒙的言行舉止,遇上吊威亞飛來飛去的古裝武俠劇,更是體能的極限挑戰。

其實細數影視劇裡出現過的女扮男反串,不乏經典角色。《新白娘子傳奇》裡葉童飾演的許仙、《東成西就》中劉嘉玲演繹的周伯通、《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裡林青霞詮釋的東方不敗……不勝枚舉。

而男扮女的反串也同樣精彩。尊龍在電影《蝴蝶君》裡反串的京劇名伶宋麗玲,令人如癡如醉。雌雄同體的因子在旖旎幻境裡肆意遊躥,上演了一場別樣的愛情。

後人雖有效仿,但幾乎無人超越。最近出現在大銀幕上的男扮女反串,是《李茶的姑媽》裡頭頂黃色假發、穿金戴銀的黃才倫,光看造型就有些趕客。在一些戲中戲裡,男扮女的反串作為一味調味劑也被用得很溜。比如李易峰在電視劇《活色生香》裡一口氣嘗試了美豔的女工,和市井的媒婆。馬天宇在《古劍奇譚》裡的女裝扮相,清秀可人。劉昊然在《唐人街探案2》裡的白衣天使護士裝,出場帶風、身姿嫋娜。

在光影世界的長河中,反串演員就像一個個閃爍著光芒的小燈塔,即便屬於非主流的小眾群體,卻提供了影視劇發展史類型演員進化的參考坐標。

這種角色與演員性別對調的特殊表演方式,折射的是觀眾在時代變遷下更迭的審美、表演流派的細分與影視人物多樣性的演變。

觀眾日益多元的審美趨勢打通了影視作品中角色的性別壁壘,男扮女、女扮男的反串,都成為點睛之筆。無論是找到與觀眾審美的嫁接點而迎合,還是用前瞻眼光窺探出審美的新風向而引領,毫無疑問,內容創作者們都在絞盡腦汁求新求變。

同時,不同時代背景下的觀眾有著迥異的認知系統,他們對反串演員關注焦點的維度與評價也會有天壤之別。過去看重的可能是皮相,現在除了顏即正義,又多了心靈共情和柏拉圖式的精神交流。曾經輿論環境和諧,大眾對反串演員不會太嚴苛;如今卻帶著顯微鏡在放大審視,雞蛋裡挑骨頭。

而表演流派的細分,也為非典型的類型化角色孕育了肥沃的土壤。如果說體驗派、學術派是基於表演方法論的劃分,那麽反串則是表演體系上一個頗有新意的分支。演員可以在這片疆域完全顛覆自我,用全新的理念去演繹。

另外,在影視劇人物多樣性的演變趨勢下,反串填補了男女兩性角色的中間地帶,霧裡看花、撲朔迷離,給觀眾帶來極大的想象空間。而那些有亮點的特殊人設,更是為反串演員添光加彩。這些充滿驚喜的彩蛋,正是牢牢抓住觀眾眼球的法寶。而觀眾觀劇時給予的反饋,又會反哺到反串角色身上,為後來者提供可貴的優化借鑒意見。

2

一體兩面的利弊

角色與演員一體兩面,反串也同理。性別能消解個性,表演方式的利弊卻鴻溝難越。鏡頭語言創造的浩瀚世界,人如蜉蝣,不過滄海一粟。可反串散發的異樣星光,卻具有天然的辨識度。

當這種天生的優勢作用於演員身上,便能被光環聚焦。粉絲追隨炒高人氣,網絡發酵熱度提升,各路資源蜂擁而至,持續曝光下知名度與商業價值連跳幾個段位。在這套走紅模式中,作為幕後推手的經紀公司運籌帷幄,把貼著演員標簽的藝人當成商品包裝,販賣給粉絲。星粉帝國裡,獲益的玩家永遠是處於金字塔頂端的藝人和經紀公司,粉絲被當成韭菜收割,雖然偶有發聲,卻難與造星者相抗衡。

同時,反串作為角色棱鏡的其中一個切面,其朦朧迷離的美感對獵奇的觀眾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一旦內容創作者透析了奧秘玄機,就能從同質化的創作窠臼中解脫出來,這對影視行業的向好發展無疑具有推動作用。

反串的“利”還體現在為影視劇的行銷提供了更多新鮮的創意和玩法。當互聯網與影視行業接軌,行銷手段也益加豐富。從線上的藝人直播抬高觀眾對影視劇的關注度與期待值,到線下滲透到每個角落的場景行銷,堪稱360度無死角覆蓋了大眾的生活。

反串自帶的噱頭,利於以角色為中心裂變引爆多個熱議話題,進而根據實時輿論熱點,引導觀眾通過角色移情到劇本身。看過劇的,會更加欲罷不能;沒看過劇的,也會在自來水安利下成為新的觀眾。

比如,《小女花不棄》第四集出現的莫若菲,酷帥扮相吸睛十足,助力收視率增長。從第五集開始該劇的收視率一直穩定在開播前四集的收視率之上。從側面反映了反串的光暈效應成功發酵。

弊端也顯而易見。首當其衝的是反串演員容易被定型,戲路受限。雖然邢恩表示不怕被定型,今後想嘗試更多不同類型的角色。可演員想法是一回事,觀眾的看法又是另一回事,當有色眼鏡被戴上,就很難再取下來。

而且,如果經紀公司在嘗到藝人演反串角色的甜頭後,一直強化這個標簽人設,就會讓藝人遭到反噬。難保不會出現粉絲集體討伐、路人戲謔演什麽像什麽,種種說辭將阻礙演員戲路的拓寬和表演生命的延續。

3

反串的出圈秘籍

儘管反串並非熒屏形象的主流常態,但物以稀為貴,只要掌握相關秘籍,照樣能一鳴驚人。鑒於時下影視劇女性閱聽人頂了大半邊天的局面,如何虜獲她們的芳心,才是反串出圈的關鍵。而針對反串類別和劇集題材的不同,又可以排列組合出多組破譯的密碼。以下分別舉些例子來做探討。

首先看看女性反串男性。如今甜寵劇大行其道,撩妹作為擊中女性G點的殺手鐧,早已不是男人的專屬技能。女人懂女人,撩起妹來同樣讓人神魂顛倒。一些女演員在片場給男演員言傳身教撩妹大法,自己上手想必更是遊刃有余。

有性別的天然優勢加持,反串個痞帥男或暖男,演出精髓不是難事。說不定還能一舉“紅”到姬圈,這些女孩都是同人作品的產糧能手,小論文寫得頭頭是道,小影片剪輯讓人臉紅心跳,突破圈層的自來水就這麽來了。

再來看看男性反串女性。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這話放在這兒再適合不過。要麽走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裡極致的“如花”惡搞路線名揚天下,否則就別輕易嘗試了。可見,顏值是男性反串女性要過的第一關;其次,便是有無牢固的粉絲基礎做靠山。顏值過關的反串,興許還能帶來驚喜;但倘若顏值尚可,一旦爆發輿論危機就需要粉絲下場控評,為愛豆的表演口碑做背書了。

究竟什麽題材類型的影視劇和角色,能收斂男性鋒芒,轉化成反串女性角色的加分項呢?相比之下,喜劇裡一些對女性友好或者沒有攻擊性的邊緣角色,因博人一笑比較容易出彩。倒是一本正經的扭捏作態,反而會引起反感。

另外,有特點的新型反串人設,也是演員出圈的助推器。要學會討巧地用人設為演員圈好感,切忌塑造成扁平臉譜化的人物,更不能陷入某種類型角色專業戶的桎梏。試想影視劇裡那些符號化的空洞無靈魂角色,如何讓觀眾喜歡?

最後,演員不要在生活中刻意打造單一人設,盡量展現真實性格的多面性。如此一來,反串時才能凸顯出戲裡戲外角色與演員的反差。而反差越大,兩者的相互賦能就越大,也越能帶給觀眾出其不意的驚喜。

每個演員都在等待一個命定角色讓自己煥然新生。反串,披著與真實性別相反的外衣,體驗著脫胎換骨的戲劇人生。鏡頭是虛實結界。鏡頭內外,表面看上去為同一個人,但出將入相卻形成一種難以名狀的鏡像關係,演員與角色相互映照。

反串,扭轉了大眾對性別的固有印象,為想象力插上了翅膀任其在表演殿堂裡自由翱翔。這種特殊的表演形式,能讓演員激發自身潛力恣意活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靈魂裡,用一套全新的邏輯去思考去行動,看到自己在表演上的無限可能。

從某種程度來說,真正意義上的反串,於演員的創作而言,是益事。於日趨同質化的影視作品而言,則如同注入的一股新鮮血液,滿足了分眾化的觀看需求,豐富了單調乏味的熒屏。說不定,跟隨時代發展不斷調整步伐的反串,未來能帶給人越來越多的驚喜。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