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里財報出爐:電商賺錢猛,雲計算虧得值

11月2日盤前(美東時間),阿里披露了2019財年二季度業績(即2018年三季度)。投資者最關切的營收增速保持在50%以上。

在當今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下,互聯網巨頭增速大幅放緩,阿里增速超過50%不容易,CEO張勇將其歸因為:“各項業務帶來的協同效應,體現了阿進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力量。”

抗周期性逐漸顯露

2018年Q3(自然季),阿里營收851.5億,同比增長54.5%。2018年前9個月,總營收達2280億,較2017年同期增長58.5%。

互聯網巨頭的營收增速超過50%就可以稱得上“高速”。2018年Q3,FAANG(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Google)在20%~34%之間,均與“高速”無緣。

在中國巨集觀經濟增長放慢,“消費降級”風聲鶴唳的背景下,阿里的投資人不免捏把汗。三季度54.5%的增速讓他們松了一口氣。

下面就看“天貓雙十一”的成績了。如果成交金額增速依然強勁,說明消費者即便“錢緊”,壓縮的也是購房、買車、出國旅遊等方面的大額支出。

網購已成國人剛需,電商逐漸顯露的“抗周期性”值得關注。

“雙十一”的意義早已超出阿里,它在相當程度上是中國經濟和消費者信心的晴雨表。

不靠副業“提攜”主業

阿里將旗下業績分為四大板塊:核心電商、雲計算、數字傳媒娛樂、創新及其它。

核心電商業務是“主引擎”,2018年Q3營收725億,同比增長56%。2018年前9個月,核心電商業務總收入達1930億,較2017年同期增長59.4%,增速高於整體。

在BAT當中,唯有阿里不靠“副業提攜主業”。

三塊非電商業務在營收中的比重波動上升,2015年Q3為9%,2018年Q3達15%,合計126.7億元。

非電商業務中增長最快的是雲計算。2018年Q3收入56.7億,同比增長90.5%。2018年前9個月,雲計算總收入147.5億,較2017年同期增長94.9%。

數字娛樂業務面臨“變局”。2017年Q2營收同比增速從Q1的234.5%斷崖式降到30.2%,顯然不是經營問題,而是阿里對這塊“燒錢”業務的戰略發生根本性變化。2018年Q3,數字娛樂業務收入59億,同比增幅僅為23.8%。2018年前9個月,數字娛樂業務總收入172億,較2017年同期增長34.2%。

創新業務包括高德導航、YunOS等業務。進入2018財年(始於2017年4月1日),營收增速大起大落,甚至有一個季度出現負增長。2018年Q2,創新業務收入10.7億,同比增長20%,居四大板塊之末。2018年前9個月,創新業務總收入31.1億,較2017年同期增長26.5%。

百度搜索業務呈現疲態,愛奇藝成為推動營收增長的主要引擎,雖然燒錢也要“保增長”。騰訊遊戲業務面臨政策壓力,於是“其它業務”成為最大增長引擎(尹生語)。

阿里起家的電商業務後勁十足,因此制定數字娛樂及創新業務戰略時選擇余地大。雲計算的意義已經明朗,值得力保。其它“副業”不妨邊做邊看,靈活調整方略。

對互聯網公司而言,廣告、社交、遊戲等領域的紅利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只有電商還有的吃。預計2018年全中國電商的交易金額佔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比例不超過20%,太空還很大。

電商賺錢猛,雲計算虧得值

1)核心電商

核心電商是阿里唯一盈利的業務。2018年Q3息稅前利潤298億,利潤率41%。較2016年Q3低了20個百分點,但數額增長69%。

根據阿里電商業務的季節性特徵,息稅前利潤的峰值出現在每年第三個季度。2017年Q4高達385億。2018年前9個月息稅前利潤848億,平均天3.1億。

2)雲計算

2018年Q3,雲計算業務虧損2.3億,虧損率4.1%。考慮到雲計算的重要意義,這點虧損金額和虧損率都不足掛齒。

值得注意的是,過往12個季度雲計算業務總虧損24.9億,其中有10個億是2018年前三個季度虧的,也就是說虧損加速了。主要原因是市場環境發生變化,阿里不再是“孤獨的先行者”,國內外互聯網巨頭都虎視眈眈地盯著雲計算這個市場。促銷、讓利等措施成為玩家爭搶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

儘管如此,2018年Q2雲計算業務虧損4.9億之後,Q3隻虧了2.3億,說明阿里還是保持著克制。

3)數字娛樂

阿里數字娛樂業務主要包括優酷土豆和UC瀏覽器。2018年Q3,數字娛樂業務息稅前虧損38億,虧損率達64%。2018年前三季度,數字娛樂業務已經虧了95.3億,平均每天虧3491萬!

雲計算三年虧24.9億,數字娛樂三個季度虧95.3億,不值得。不過騰訊、百度的影片業務燒錢更甚。馬雲說就怕大家都好,你一家不好(原話忘了)。在網絡影片燒錢這件事上,三巨頭彼此彼此。

4)非電商業務虧損

2018年Q3,阿里總EBITA為231.6億。電商業務賺298億,三大類非電商業務虧52.8億。非電商業務虧損相當於EBITA的22.8%。

2017年Q2、Q3、Q4,這個比例被壓製在10%出頭,2018年突然“暴動”,說明阿里采取了更進取、更富有進攻性的策略。

但新業務虧損超過息稅前利潤五分之一,對阿里這種“血液裡流淌著盈利基因”(梁建章語)的企業不是長久之計。2019年阿里或許會變得保守一些,保增長,更要保利潤。

年初猜測阿里或許會將影片業務賣給愛奇藝,大幅降低財務負擔,“生態圈”中的影片內容還增加了一倍。現在看來今日頭字也是不錯的合作夥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