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哈藥“突圍” 自救措施有待市場檢驗

創意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營收連續6年下滑,產品屢曝不合格,攜手國藥控股、收購GNC、與梯瓦公司跨國合作

哈藥股份與國藥控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實現雙方產品資源與渠道資源對接及服務資源與信息資源對接等。業內人士認為,這也是哈藥股份在收購美國保健品公司GNC押寶保健品業務、與國際知名仿製藥企業梯瓦達成合作之後的又一次“自救”。

作為國內醫藥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哈藥股份已連續6年業績下滑。2019年第一季度,哈藥股份淨利潤由上年同期的1.40億元下降至-1.45億元。與此同時,中藥飲片、注射液抽檢不合格問題也頻頻發生。

牽手國藥控股提高抗風險能力

6月28日晚間,哈藥股份發布公告稱,已與國藥控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建立面向未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根據合作協議,哈藥股份將委託國藥控股所屬子公司進行區域經銷或代理銷售,借助國藥控股的分銷網絡和物流配送平台,確保直銷醫院、零售終端或經一次商業分銷到達銷售終端,減少行銷環節和降低成本,保障產品的順暢銷售;另一方面,哈藥股份與國藥控股還將實現服務資源與信息資源的對接,雙方將在企業品牌、宣傳策劃、市場推廣等方面的資源共享,公共關係與政府事務渠道資源的交流與協作,電子信息資源的溝通與共享等方面進行對接。協議有效期為五年。

國藥控股成立於2003年1月,注冊資本為29.72億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國藥控股總資產為2357.7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資產為428.21億元;2018年,國藥控股實現營業收入3445.2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58.36億元。

哈藥股份表示,與國藥控股建立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開展業務合作,將進一步共享優勢資源,推進醫藥產品與服務領域的廣泛合作,有利於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為公司全面布局市場、拓展更多的市場提供機遇。

對於與國藥控股合作是出於何種考慮,7月5日,新京報記者向哈藥股份發去採訪提綱,截至發稿時,尚未得到回應。

營收連續下滑,一季度虧損1.45億

哈藥股份的醫藥研發與製造業務涵蓋化學原料藥、化學製劑、生物製劑、中藥、保健品等領域,產品聚焦抗感染、心腦血管、感冒藥等治療領域,擁有“哈藥”、“三精”、“世一堂”、“蓋中蓋”、“護彤”五大馳名商標。

作為國內醫藥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哈藥股份已經連續六年出現營收下降的局面。2013年-2018年,哈藥股份營收分別為180.92億元、165.09億元、158.56億元、141.27億元、120.18億元、108.14億元。同時,淨利潤也連續兩年下滑。其中,哈藥股份2017年的淨利潤為4.07億元,同比下降48.36%;2018年淨利潤為3.46億元,同比下降14.95%。2019年第一季度,哈藥股份的營收、淨利潤再次下降,營收為26.74億元,同比下降6.43%,淨利潤則由上年同期1.40億元下降至-1.45億元。

對於公司業績下滑的原因,哈藥股份曾對外表示,一方面是近幾年產品開發力度不夠,缺乏新產品上市;另一方面公司產品進入市場成熟期甚至衰退期,重點產品之一的高鈣片影響力逐漸淡化減弱,銷售收入從2015年的1.72億元下滑到2018年的7890萬元,降幅達50%以上,乳酸亞鐵口服液(樸雪)在市場上也已經被其他同類產品逐步替代。此外,公司行銷人員流動性較大等因素導致公司產品動銷力弱。

產品抽檢不合格問題頻頻發生

業績下滑的同時,哈藥股份的多個產品在抽檢中被曝不合格。5月10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通告,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驗,哈藥股份子公司哈藥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生物工程)生產的紫杉醇注射液(批號:201709012)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微細可見異物。哈藥股份排查發現,該批次紫杉醇注射液出現微細可見異物可能是因運輸溫度過低引起的產品沉澱。

2018年11月2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通告,經安徽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哈藥股份飲片公司生產的檳榔(批號:1611041S)“黃曲霉毒素”項不符合規定。

2018年2月2日,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通告,經北京市藥品檢驗所檢驗,哈藥股份飲片公司生產的甘草(甘草片)(批號:1603081S)“含量測定”項不符合規定。

2017年7月20日,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通告,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驗,飲片公司生產的白礬(批號:1508033S)“銨鹽”項不符合規定。

哈藥股份解釋稱,因白礬、甘草(甘草片)、檳榔均來自於天然礦物或天然植物,存在多個部位原料質量並不均一的情況,導致企業與檢驗機構的檢測結果存在偏差,飲片公司在接到產品檢驗報告後立即啟動售出產品的召回程序。

曾經收購GNC、與梯瓦製藥合作

在營收、淨利潤下滑,產品頻曝不合格的情況下,此次與國藥控股牽手,也被外界視為哈藥股份的又一次“自救”。

2018年11月,哈藥股份發布公告,向GNC支付了1億美元。交易後,哈藥不僅獲得了GNC相當於轉股後40.1%的股權,還獲得了在中國內地獨家推廣、分銷、銷售和進口GNC產品以及本土化生產GNC產品的權利。

稍早前的2018年10月,哈藥股份還發布公告,與以色列梯瓦製藥工業有限公司簽署《授權與分銷協議》,獲得梯瓦公司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等6個產品在中國注冊批文和進口批文及20年中國區獨家銷售代理權,並開展生產技術轉移等相關工作。

梯瓦製藥工業有限公司為全球第一大仿製藥企業,在中樞神經系統、疼痛治療以及呼吸系統等治療領域,擁有多項國際高端的治療藥物。根據協議,5年內梯瓦負責提供產品,並幫助將批文轉化為哈藥專利品種及進口注冊證維護和再注冊等相關工作;哈藥將借助梯瓦豐富的生產經驗與高端人力資源建設符合歐盟標準的生產線,達到共線生產,實現全球供貨。雙方此次交易及後續投入預計達1.6億元。梯瓦高端臨床品種借助哈藥行銷渠道的優勢擴展中國市場,或將為國際藥企打開國內市場探索一條新的通路。

業內聲音

“自救”舉措未有明顯體現

在史立臣看來,收購GNC對哈藥股份的幫助並不大。一方面,在營收下降的情況下,收購GNC需要支付的大量資金可能會影響哈藥股份在其他方面的布局;另一方面,權健事件之後,國內保健品市場並不樂觀。

而哈藥股份與梯瓦製藥簽署分銷協議時,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專家曾表示,哈藥借助跨國企業的研發及生產製造能力,在提升自身生產技術水準和產品質量層次的同時,將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豐富其高端臨床仿製藥產品儲備,增強持續經營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在國內藥企加緊進行一致性評價的關鍵時刻,此舉不失為國內藥企進行“一致性評價”的快捷方式。

史立臣對此表示認同,不過,“有多少產品能進入帶量採購?與梯瓦這樣的仿製藥企業合作與新藥研發不同,產品要有競爭力,入市速度要快,才是仿製藥製勝關鍵。”

有專家認為,截止到目前,無論是收購GNC押寶保健品業務,還是與梯瓦製藥簽署分銷協議,都還未在哈藥股份的財務數據中有明顯體現,這些突圍措施還有待市場的進一步檢驗。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