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融資艱難囤糧過冬 赴港IPO成第一選擇

  融資艱難囤糧過冬,赴港IPO成第一選   互聯網公司上市潮3.0

  ■本報記者 盧曉 北京報導

  走,到香港上市去!

  從做手機的小米、提供生活消費服務的美團,到做直播的映客,再到在線旅遊市場的同程藝龍……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正在經歷第三次集中上市潮。而與此前對美股的偏愛不同,香港成為目前更多互聯網企業的選擇。

  這是一波爆發於移動互聯網時代後期的上市潮,但在熱鬧如菜市場的表象之下,這波互聯網公司扎堆赴港IPO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麽?

  一位不具姓名的證券業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當前互聯網人口紅利幾乎已不存在,移動互聯網流量見頂,隨著用戶規模、營收等增長速度的放緩,互聯網企業在一級市場也很難再輕鬆拿錢。從一級市場輕鬆融資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回了。

  不過在香港上市也並非一片坦途。小米、齊家網、獵聘等諸多互聯網企業相繼上市破發的背後,意味著資本市場越來越冷靜,這也意味著盈利才是硬道理。

  扎堆赴港上市

  這個夏天,熱鬧的港交所連敲鍾的鑼都不夠用了。

  7月12日上午,映客互娛、齊屹科技和指尖悅動等8家公司同時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港交所大廳只有四面鑼,每兩家公司代表只能共用一面集體敲鍾。有觀點評價當天敲鍾現場熱鬧如菜市場。

  這一天的喧鬧只是赴港IPO大潮的縮影。普華永道7月3日發布的報告預計,2018年全年將有220家企業赴港上市,加上預計創業板市場首次上市企業有90家,全年集資總額預計將達到2000億—2500億港元,使香港有望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IPO市場。

  在這波赴港IPO大潮中,互聯網公司尤甚。今年6月,美團點評向港交所正式提交A1申請,啟動港股上市之路。按照此前預期,美團點評將於9月26日正式上市。而7月9日,小米已經在港交所掛牌。“小米IPO發行價17港元,估值543億美元,已經躋身有史以來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小米上市前發表的公開信中如是說道。

  除了小米、美團點評外,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獵聘、同程藝龍、寶寶樹等互聯網企業大都選擇了港交所。還有消息稱滴滴、螞蟻金服等互聯網垂直領域的企業也有意於今年下半年選擇在港股上市。而最新的一樁IPO是,7月18日港交所披露了在線教育網站新東方在線的招股書。

  需要提及的是,這也是繼百度、騰訊、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於2000年左右掀起第一波上市潮,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在2014年前後掀起第二波上市潮之後,國內互聯網公司正經歷的第三波集中上市潮。與前兩次有所不同的是,儘管美股依然是拚多多、優信二手車等互聯網企業的選擇,但誕生於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企業們,這一次將更多的目光轉向了香港市場。

  普華永道日前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IPO市場回顧及下半年市場展望》報告顯示,由於監管趨嚴,今年上半年A股IPO發行緩慢。截至6月30日,A股今年上半年共發行63隻新股,融資金額931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46隻新股和1255億元融資額同比減少74%和26%。

  港股則相對活躍。上述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香港共有108家新股上市,比去年同期增長50%。而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4日,美股共新增69家上市公司,僅比A股多出5家。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此前還稱,相信暑假過後香港市場將迎來更大一波新經濟企業上市浪潮。

  為什麽是香港

  第三波互聯網企業上市潮為何更青睞在香港上市?港交所發布的新規是大量互聯網企業選擇港股IPO的重要動力。

  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發布IPO新規,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即實施同股不同權。該政策於4月30日起生效,即時接受上市申請。而小米則成為“同股不同權”第一家創新試點。

  港交所此前一直遵循同股同權制度,但這使其在4年前錯失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當年阿里巴巴曾表態香港是其首選IPO地點,但因為其合夥人制度不符合港交所一股一票的要求,阿里巴巴最終選擇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並創造了美國歷史上最大IPO。

  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2017年2月的一次演講中稱:“前幾年沒有讓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是個很重大的錯誤。”而李小加此前在談及同股不同權的改革時曾直言:“我們要是再不改,小米也要去美國上市了。”

  同股不同權的“AB股”設計已經成為眾多互聯網公司的選擇。美團點評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騰訊為第一大股東,持股20.1363%,創始人王興持股僅11.4386%,與紅杉資本持股相當。但王興持有的美團點評的投票權已經超過48%。

  有互聯網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互聯網創業公司在進行多輪融資後,創始人團隊的持股比例往往被稀釋,投資機構佔據上風。同股不同權能夠保持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權。

  此外,據記者了解,港股對於直播、網遊等互聯網公司的合規審查、財務審查等較A股更為寬鬆,上市成功率更高。而在今年上半年,兩大交易所和中國結算還發布了H股全流通的實施細則,聯想控股和中航科工也被確定為試點企業。

  上述證券業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美股雖然也實施同股不同權,但互聯網科技公司在美股並不稀缺。此外,美國投資人很難理解中國企業的理念和商業模式,對互聯網創業公司的估值並不高。中概股也屢屢成為做空機構的目標。而獵豹創始人傅盛在今年3月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美股和A股是兩個極端,冰與火,國內過於虛高,海外對中概股是容易產生折扣的。”

  還需要看到的是,今年上半年,A股資本市場發生的諸如工業富聯36天迅速過會等變化引人關注。上述證券業人士對記者表示,A股市場鼓勵大型獨角獸企業快速上市,也使許多中小型公司轉而選擇香港市場進行融資。

  囤積過冬糧草

  在選擇扎堆在港上市的背後,互聯網企業急需囤積過冬糧草。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這一輪赴港上市的互聯網企業大多成立於2010年後,主營移動互聯網業務。憑借快速跑馬圈地和獲得大批用戶後的盈利預期,這些互聯網公司此前在一級市場都獲得了較高估值。

  但從一級市場輕鬆融資的日子一去不回。上述證券業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現在互聯網企業的估值處於高點,阻礙了互聯網企業在一級市場繼續尋找接盤者入局,還可能使自身面臨對賭協定等一系列風險。

  美團點評此前傳出估值高達600億美元。但其招股書顯示,其2017年營業收入的同比增速是161.2%,較2016年的223.2%已有所下滑。

  但大多處於虧損當中的互聯網企業仍需要大量輸血以維系。

  儘管美團點評2017年的營收已經達到339億,但其當年虧損也接近200億元;2015-2017年3年間,美團點評累計虧損353億元;而作為中國網約車市場第一的滴滴也依然常年虧損,2017年整體虧損約20億元。

  此外,推動這些互聯網企業扎堆上市的另一原因是,許多互聯網創業公司背後的投資基金進入到3-4年後的退出期,而在香港上市被認為是不錯的退出通道。

  但在香港上市並非就一片坦途。

  年初市場傳出小米上市的消息後,外界預計小米的估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但二級市場似乎更加冷靜。據記者了解,小米確定的每股發售價定為17港元,為定價區間的最低價。而據此計算,小米的市值不到500億美元,這意味著比外界預期腰斬。

  而小米在開盤首日便遭遇破發,開盤即跌2.35%。同樣遭遇開盤首日破發的,還有齊家網、獵聘等。而截至記者發稿,2017年在港上市的互聯網汽車零售交易平台易鑫集團的股價為2.91港元,相對此前7.7港元的發行價已跌幅超過60%。

  在豪華的投資者陣容和超高的超額認購倍數背後,公司業績仍然是支撐股價的核心。在流動性趨緊的環境下,互聯網創業公司需要加強自我造血功能,要做好不拿融資也要能自我存活的準備,畢竟這會是一場持久戰。

責任編輯:張國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