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遭遇高通變數:商湯科技的AI算法+硬體之路會受阻嗎?

來源 |本文由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文中觀點僅供參考

編輯 | C叔

排版 | C叔

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的融資熱度不減,AI獨角獸也將相繼登陸資本市場。但美國公司相關核心技術合作與支持,目前是否會受到影響,不免引發投資者擔憂。

獲得高通投資,並且與高通建立戰略合作的商湯,則成目前投資者關注焦點。

商湯科技專注於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的技術開發,推出了包括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文字識別、圖像視頻分析等智能視覺技術,是400多家藍籌公司的首選AI服務合作夥伴,其中包括芯片企業的高通和NVIDIA以及智能手機業的小米和華為等。

2017年10月,商湯科技與高通宣布展開“算法+硬體”形式的合作,將商湯機器學習模型和算法整合於高通面向移動終端、IoT設備的芯片產品中。同年,商湯又相繼與聯發科、瑞芯微進行了相同模式的戰略合作。

據研究機構CounterpointResearch預計,到2020年,三分之一出貨的智能手機都將具備AI功能,數量超5億台。

只有底層芯片、算法、終端等全產業鏈都達到協同條件,才能真正構建AI商業系統。目前中國的AI獨角獸大多聚焦在AI垂直領域的算法平台或解決方案的市場中,也就是處於產業鏈中遊或中上遊,但如果AI技術能夠更合理地商業化,AI企業則需要向產業鏈上遊延伸,或者有穩定的上遊技術基礎。

硬體可以使軟體算法能夠落地,而且軟硬體一體化可以讓客戶更省時便捷地採購與使用產品,而且軟硬體組合解決方案也可以在一定範圍提高銷售利潤率。再者,如果想打破對芯片供應商依賴的局面,就需要自己研發芯片,將一部分市場定價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然而AI芯片大部分核心技術被美國廠商把控,中國的實力相比之下還有懸殊。單從AI各個領域融資額來看,中國芯片/處理器類企業融資額遠遠小於美國。

高通在AI方面布局較早,在移動處理器界有著全球領先地位。高通的AI處理器已經推出三代,包括驍龍820、驍龍835以及驍龍845,已覆蓋了包括小米、OPPO、vivo、一加、錘子、黑鯊、三星等廠家。同時,高通還與技術層的企業夥伴合作,支持TensorFlow、Caffe、Caffe2等機器學習框架。而商湯與高通的合作採用類似的模式,因此商湯的技術落地對高通有一定程度的依賴。

AI應用“硬體化”的趨勢下,國內AI企業的芯片研發和投資加快,美國斷供威脅並非造成絕對打擊。寒武紀AI芯片已整合應用於華為海思麒麟970;雲知聲推出的智能芯片已應用在無人機、安防監控、機器人、智能醫療等市場;另一家初創企業地平線兩年已研發兩款視覺AI芯片,應用於智慧商業、智能駕駛、智慧城市的應用場景。

本文由公眾號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如需轉載請聯繫C叔

加入【IPO早知道用戶交流群】

參與資本市場討論

獲取第一手價值訊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