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人駕駛汽車何時能落地?

摘要:要真正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無人駕駛需要走的路還很長,無人駕駛汽車還將面臨著安全、法規、技術、行業監管等一系列難題,更需要產業界和全社會全力去推動解決。

本報記者 丁琦報導

近日,湖北襄陽新落成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智行隆中”無人駕駛汽車體驗活動,引起眾人交口稱讚。

記者了解到,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汽車發展的融合,沒有方向盤,沒有油門和刹車,內部如同會客室,通過無數感應器與信息分析巧妙避開行人與車輛。即便車內空無一人,汽車也能繼續在路上飛馳,而這不是被眾人熟知的科技電影片段,而是無人駕駛汽車。

據介紹,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構建了自動駕駛的六級分類標準:L0指人工駕駛;L1至L4的駕駛過程均由駕駛員與系統合作,或由系統部分完成;L5則是指完全自動駕駛,即無人駕駛。

當前,國產品牌東風汽車與華為共同研發的首款集成LTE-V/5G的無人駕駛汽車Sharing-VAN,該車不僅可以用於載客,還可應用在智慧物流、移動零售等場景。其中L1和L2級別半自動駕駛汽車已經量產,L3級別也即將落地。L4級和L5也有一些龍頭企業在積極探索,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面臨挑戰。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汽車專家張翔博士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截至目前,5G技術並沒有普及,自動駕駛汽車實現不了VVX以及車車通信,就交通狀況而言,比如在中國,這個交通比美國和歐洲都要複雜,目前它們現在都不能完全實現自動駕駛,所以對中國的道路情況那就難度更大了,而相關的政策措施也沒有頒布,例如保險公司及交管局都沒有相應的配套,並不會讓無人駕駛汽車上路,這也導致了一部分帶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在進入中國市場後需要調整或者去掉這個功能,而這些都是挑戰。

事實上,國內外企業紛紛大力投入資金研發無人駕駛技術,但在面對“2030年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產業化”的預測上,專家仍持謹慎態度。有業內專家表示,要真正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無人駕駛需要走的路還很長,無人駕駛汽車還將面臨著安全、法規、技術、行業監管等一系列難題,更需要產業界和全社會全力去推動解決。但部分替代人或在局部區域替代人駕駛,樂觀一點到2025年就可以實現。比如,自動泊車等功能不難做到。

安全性成最大問題

近年來,儘管各個公司都處於測試階段,但無人駕駛汽車及駕駛輔助系統多次發生事故致人死亡,比如特斯拉路測事故(L2級)。隨著信息技術與汽車技術的融合,汽車安全已從被動安全升級到主動安全,從碰撞安全升級到行駛安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成波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無人駕駛汽車基本上不設防,存在ECU、Can-bus總線、車內通信、車載T-Box、手機和車機APP、遠程服務提供商TSP、車載綜合信息處理系統、IVI等7個被攻擊面,以及電控單元、智能鑰匙、胎壓監控等超過30個被攻擊點,“在大面積聯網使用時,汽車既可造福人類,也有可能帶來危險。”

事實上,無人駕駛技術和汽車能為人們出行,提供更多便捷與選擇。但無人駕駛汽車逐漸開始在商業場景中民用,其通過物聯網操控的自動駕駛系統存在很大的風險。例如,黑客使用病毒入侵車輛系統,從而個人隱私洩露以及操控車輛,使其成為“僵屍車”。

張翔表示,黑客入侵這個事情現在不是入侵後該如何防範,真正被黑客攻破的車,車型很少,例如美國特斯拉和JEEP都被攻破過,主要原因之一,那個車必須是聯網的車,車聯網的單滲透率還不是100%,所以聯網的車只是一小部分。

張翔表示,黑客如果入侵成功的話,這個車必須具備自動駕駛功能才能攻擊,如果這個車本來就沒有自動駕駛功能的話,黑客入侵也沒用,因為他不能對這個車控制,現在最主要的是防範,車企和信息安全公司的合作,尋找車聯網系統的薄弱點,先進行防範,提高它的安全等級。

貴州大學車輛工程專業教師羅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眾多計算機在不知不覺中如同傳說中的僵屍群一樣被人驅趕和指揮著,成為被人利用的一種工具。目前來講僵屍網絡對攻擊物聯網設備更感興趣。”

“5G時代的到來毫無疑問會給無人駕駛汽車帶來新的機遇,高效的寬頻,更低的延遲。”而伴隨著機遇一起來的無疑還有挑戰。

北京藍盾信息技術公司趙先生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採訪時表示,無人駕駛汽車是基於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基礎上組成的系統或網絡,無人駕駛汽車早已不是單個實體,所以一旦被黑客攻擊,其切入點與攻擊面都更大,黑客找尋到薄弱環節成功入侵的可能性加大。

“汽車製造業需要借助現有的安全技術並進一步研發領先黑客攻擊的技術,以完善包含無人駕駛在內的車輛網絡安全機制,比如在最初產品設計階段,車輛就必須將安全防護詳細化。”

產業化需多方努力

無人駕駛汽車產業的變革來自於技術的驅動和需求的拉動,無人駕駛汽車可有效減少由於酒駕、疲勞駕駛、超速等人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同時能提高車輛利用率,減輕對環境的汙染。因此,無人駕駛汽車不僅已成為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更是國家間未來產業競爭的重點之一。

據記者了解,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是整車企業、互聯網企業、科技企業的必爭之地,也是行業發展的前端。著眼未來20年全球信息化產業的比拚更是基礎軟體跨界融合的能力。而基礎軟硬體需進入下一輪變革創新期。龐大的應用需求將為新型基礎軟硬體提供新的廣闊發展使用空間。

中國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周軍表示,盡早實現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迫切需要建立先進完備的路網設施體系。智能網聯汽車的普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道路交通設施的完善、信號的改造、5G通信的普及。各項因素都同步前進了,整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才能騰飛。

據記者了解,“儘管無人駕駛汽車在10年之內還難以大規模推廣及應用,但企業不能因此放棄對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和路試。”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陳全世表示,“技術進步需要時間,需要不斷試錯,更何況無人駕駛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大趨勢,代表著行業技術制高點”。

事實上,推動技術產業化落地迫切需要道路測試,“合法化”和“陽光化”。加強“試點”測試,開放測試道路,降低申請成本,加強統籌協調,構建自主可控的技術創新體系突破核心技術。為國產自動駕駛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領域先展先機,進而在國際市場上實現“彎道超車”提供可能性。

張翔表示,自動駕駛汽車產業化是需要各個部門的合作協調。比如,智能交通設備的支持,信息行業,移動通信技術等,這些都是一個緊密的合作。我們國家也在大力發展,支持和協調,並制定了一些產業發展的規劃,所以進步進展還挺快的,跟國外的差距,也在不斷地縮小。

周軍表示,能否率先實現信息和裝備融合技術的整體性突破,將決定未來一國在全球裝備製造業版圖中的地位。作為信息產業大國和汽車製造大國,我國企業有望在這段無人駕駛汽車發展帶來的產業跨界融合和升級換擋期,以發展面向智能汽車領域高端汽車電子元器件、汽車傳感器、汽車雷達、汽車控制芯片、車載作業系統、駕駛控制軟體等新型基礎軟硬體,構建起信息產業特色競爭優勢,進而搶佔信息產業跨界融合發展的先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