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將航天空氣動力學技術應用在汽車上是一種什麽樣的體驗?

近年來,我們看到了中國製造業發展迅猛,尤其在高端製造業更是勢頭強勁。但在快速的發展中,一些問題逐漸凸顯了出來。尤其在關鍵材料,存儲芯片、關鍵芯片、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短板很多。伴隨著技術和發展模式的差別,在高端裝備製造領域,中國企業的總體效益和效率比起美國等製造業先進國家也存在不小的差距。

作為衡量一個國家製造業水準的重要標準之一,航空航天產業和汽車工業代表了國家高端製造業水準。就目前而言,中國航空航天產業雖技術處於世界領先,但整體產業鏈不夠完善,商業化程度不高的問題還是讓產業發展受到些許限制。對汽車工業而言,外資品牌比自主品牌更有市場的情況依舊存在,在汽車製造的關鍵材料和技術上,中國自主汽車品牌距離世界先進水準還有提高空間。

製造業從業者都知道要創新,但如何做到技術創新的同時,還能兼顧總體效益,這成為擺在中國製造業面前的一個難題。

商業航天的開端

製造業想要快速發展,高端製造業的發展速度是關鍵,美國作為製造業先進國家,他們希望自己的高端製造業更有競爭力,故而他們在航天產業做出了改變。

曾幾何時,美國的航天領域一直都是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全盤掌控。在進入2000年後,美國政府和NASA都意識了航天產業需要更多新鮮血液讓整個行業充滿活力,從政策上美國對私企進入航天產業給予了鼓勵,而NASA也開始與一些企業積極展開合作,這一局面得以改善。美國的商業航天企業在整個航天產業中所佔的份額變得越來越大。恰逢彼時,NASA對太空的探索不斷深入,需要大量資金用於航天科技投入,而競價招標成為當時NASA的選擇。

2008年對於美國航天產業而言是具有里程碑的一年,這年他們啟動了“商業軌道運輸服務”項目,通過招標,NASA最終選擇了兩家創新能力強的私企,運送貨物到國際空間站。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過程中,NASA向這兩家公司轉移了大量的成熟技術以及核心骨乾人才,而接受幫助的Space X在技術方面不斷創新突破,逐漸成長為行業領袖。當然,NASA也並非沒有好處,他們在企業的競爭招標的過程中獲得了性價比更高的設計方案和設備。

美國航天產業的變革開啟一種鼓勵企業之間競爭,鼓勵不同領域企業跨界融合、協同創新的商業航天模式,這種模式不但可以填補美國現階段航天運輸能力的缺口,同時也促進了產業鏈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航天體制的改革以及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提供了必要借鑒意義。

模式創新是根本

隨著NASA轉型的成功,中國航天產業於2014年也逐漸開始了自己的商業化轉型。不僅如此,NASA的創新模式也給中國製造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民營資本的不斷湧入,讓中國製造業有了新的活力。信息技術和製造業的融合、新技術和製造業的融合、軍民融合等特點成為現階段中國製造業發展所呈現的趨勢。

在剛剛過去的“中國航天日”中,隨著中國航天大會的召開,代表製造業先進水準的航空航天產業在商業化道路上又邁出重要一步。

據了解,4月24日,中國豪華SUV領導者WEY品牌與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作為行業首個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WEY品牌成為中國首次海上發射的合作夥伴。同時,承擔本次海上發射的火箭命名為“CZ-11 WEY”號,這也是國家級火箭首次與企業品牌聯合命名。此外,由中國航天與中國汽車首次聯手打造的“聯合技術創新中心”正式創立,以促進彼此領域尖端技術的相互融合。四個“中國首次”令中國製造業在自主創新中邁出了重要一步。

據悉,在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中,由中國航天與中國汽車首次聯手打造的“聯合技術創新中心”創立,從技術層面上為中國製造業自主創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對於技術創新相對提升空間較大的汽車製造業而言,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WEY品牌執行副總裁劉豔釗談到本次“聯合技術創新中心”時說道:“在空氣動力學方面,WEY品牌將延續現有造型設計的出色功底,並加持航天級空氣動力學技術,以實現更低的風阻系數,從而提升燃油經濟性和駕控水準。在創新材料方面,航天設備應用的高強度、高剛度、輕量化的高科技材料,也將應用到WEY品牌的車型中,帶來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適靜謐性。”

當談到“聯合技術創新中心”的目標時,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唐一華說:“‘聯合技術創新中心’的目標是逐漸形成融合性平台,通過軍民、天海融合創新,推動我國航天與航海技術和能力的新質提升,催生交叉領域的技術創新,佔領制高點,是創新驅動和軍民融合示範工程!”

除此之外,此次戰略合作還為中國製造業提供了新的跨界融合模式。該模式實現了高端製造業不同領域的強強聯合。

這種創新的合作的模式,從根本上將信息技術和製造業的融合、新技術和製造業的融合、軍民融合等特點包涵其中。在中國航天基金會秘書長王程看來,“這對於促進中國汽車工業包括民主裝備業向上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航天科技是我們國家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重要領域,航天的科技成就也是國家科技水準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標準,中國航天和WEY在各自領域已經為我們中國奏響了中國旋律和中國故事。”

作為一種創新模式,當談到此次合作的意義時,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WEY品牌行銷總經理柳燕表示,“中國的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為推動航天事業不懈奮鬥,以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讓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取得了世界高度。而作為中國汽車智能製造發展之路上的新標杆,WEY品牌從開創到引領,實現了出行智能科技的行業領先。正因如此,此次合作是中國自主科技共同發展的‘智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合作中,本著“把問題留在工廠,把完美展現在市場”的造車理念,WEY品牌將致力於航天領域的質量管控體系,賦能品牌產品質量體系。WEY品牌將從商業航空航天產業鏈角度實現了對產業本身的更好完善,並將成熟的汽車產業生態鏈條植入商業航空產業,無疑為商業航天方面的創業公司以及致力於推動航天商業化的互聯網+航天的電子商務平台提供了全新的發展理念和商業模式,並將中國的商業航天推向了新的高度。

發布會現場,除了戰略合作之外,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彭昆雅,正式出任聯合技術創新中心院長及WEY品牌技術鑒證官,這將進一步助力中國航天與中國汽車技術的融合發展。

據了解,隨著聯合技術創新中心的開啟,WEY品牌即將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一款VV6航天紀念版車型,作為WEY與中國航天合作的首個成果,將進一步彰顯“智在向前”的品牌主張。

WEY作為中國豪華SUV的民族自主品牌,深耕汽車領域,在打造生態產業發展模式方面有著獨到經驗。此次與火箭研究院的合作,不僅開創了中國範圍的眾多“首次”,也用創新的發展模式,讓世界看到中國汽車自主品牌迎來了高光時刻和主場時代。

此次合作,對於已經成熟的中國汽車產業而言,無疑增添了更多技術創新內核。對於商業航天產業而言,促進了該產業內企業間的相互競爭,給予了商業航天產業從業者以新的發展思路。

同時,本次戰略合作更有效的打造了一張中國製造業的優質“名片”。它向世界展示著中國製造業技術自主創新的信心以及躋身高端製造業“領頭羊”地位的決心,為更多中國製造業企業的崛起開辟了范例。對於消費者而言,不僅可以感受到中國技術進步所帶來的便利,更能得到了如何將車開出高級感的全新答案。相信到2025年,中國製造業將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圖片來源:WEY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