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季到了,想要健康養生,飲食很重要


秋天到了,不同於夏天的是,氣象正在轉冷,晝夜溫差變大,空氣會更乾燥,很多人一到了秋天就很容易發病。所以秋季的養生很重要,要防病於未然。

秋季,是慢性支氣管炎高發期,其中有舊疾複發者,也有因著涼的新患者。此類病少則一二周,多則經月不愈。有舊疾者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保暖防寒,少食辛辣食物,最好階段性戒煙,以防複發。正常人也應適當增減衣服,以防受涼而致病。

秋季,冷暖更迭,早晚溫差較大,這時哮喘病最易複發。該病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有此病史的人對濕度、氣候變化比較敏感,且適應能力較弱,所以容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秋季又是草枯葉落時節,空氣中過敏物質增加。因此,有哮喘病史的人要盡量減少與致敏因素接觸,如果有已知過敏原的,應注意避免接觸,防止發作。

秋季氣溫下降,人體受冷刺激後,會產生一系列生理變化,如甲狀腺素、腎上腺皮激素等分泌增多,對原有胃潰瘍等胃部疾患者大為不利。另外,秋季由於陽氣弱陰氣長,腸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虛而入,損傷脾胃,導致腸胃疾病,所以,有胃病的人要特別注意腹部保暖,多參加一些鍛煉活動,以改善腸胃道的血液循環,增強對氣候的適應能力;吃東西要定量、定時,少吃冷飲和瓜果,避免過熱、過硬、過辣,以防加重胃疾。

由於秋季氣象漸涼,有不少人早早就添加許多衣服,唯恐傷風感冒,卻不知這樣反而易患「熱傷風」。常言說「春捂秋凍」、「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飢和寒」,這是因為人體體溫調節是皮下毛細血管的收縮與擴張來實現的,如果不急於多加衣服,讓機體逐漸適應環境,就能減少傷風感冒的發生。但這並不是說不要加衣服,而一味地去追求「涼」,問題是要加得適當。

秋季飲食注意什麼
進入秋季,氣溫變得涼爽宜人。溫度降低,人的食慾逐漸增強,消化力也提高,正是彌補由於夏氣象溫炎熱造成營養不足的好季節。同時這個時候又是收穫的季節,各種動物肉肥味美,蔬菜瓜果種類齊全,數量又多,是安排飲食的最好季節。不過,如果安排不當,也容易造成營養過剩或是食性不當而傷身。

秋季安排飲食要注意什麼呢?
注意防止熱能過剩。一般人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使人發胖,俗話叫「長秋膘」,這樣不好。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中醫稱「宜食麻以潤其燥」。怎樣做到呢?

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蔔、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發功用的辛香氣味食物,如芹菜。

「秋宜溫」忌生冷。
由於秋季氣象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過於生冷,會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種消化道疾患。所以飲食上有「秋宜溫」的主張,也就是說秋天應當避免光吃些涼和性寒的食物,應當多吃一些溫性食物。
除日常生活調適外,還要進行耐寒鍛煉,增強機體適應多變氣候的能力,並根據秋季的特點,服用潤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進行保健,如人蔘、西洋參、百合等。

秋季小常識之預防上火
「秋燥」是一種季節病,因為秋季空氣濕度發散過快,容易使人體脫水,進而引發口乾、舌燥、喉痛、皮裂、便秘、痔瘡等一系列「上火」癥狀。「喝蜂蜜水都不管用。」到醫院就診的趙女士抱怨,這幾天,她的嗓子一直乾痛,想大聲說話或者扭一下脖子都能體會到咽痛。不僅如此,鼻腔也很乾燥,嘴唇也出現乾裂。

秋季進補不當也是導致咽乾、咽痛等上火的原因之一。「初秋不是進補的季節,現在可以適當進補,但是進補不當會引起或加重上火癥狀,秋天應該掌握清補、潤補的原則」。「秋燥」輕者可自行調理,專家建議,緩解秋季乾燥的癥狀,首先要注意補水。秋季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蘿蔔、蓮藕、荸薺、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清燥等功能。

秋季要盡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蔥、薑、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癥狀。

秋天是比較舒服的季節,但我們也需要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如果覺得有幫助的話,不妨分享給身邊的小夥伴,願健康常伴左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