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怪俠黃永玉:世人都看到他的童心,我卻讀到他的佛心

2018年,文藝界碩果僅存的大師,單田芳、師勝傑、金庸、李敖……走了一個又一個。有人感慨:一個時代就此結束。

我不禁在記憶裡搜尋,現世中,從那個時代走來的稱得上“師”或者“俠”的還有誰。首先想到黃永玉先生。

黃永玉,跟仙逝不久的金庸屬於同一輩人,他倆同齡,今年都已94高齡。兩人年輕時還曾在《大公報》共事,一個是文字編輯,一個是美術編輯。另一位報社同仁梁羽生,賜予他倆稱謂,金庸為大俠,黃永玉乃怪俠。

所謂俠者,面對世事動蕩,能夠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那個時代,做人有俠氣,交友有素心。

1.

有趣,是因為童心不泯

黃永玉這兩年挺“紅”。

一個長得近乎醜,只能一胖遮百醜(這話是黃永玉他爺爺說的)的人,能在耄耋之年走紅,還榮登時尚雜誌《時尚先生》封面,靠的自然是真材實料的才學、性情與生活方式。

寫過信的人,想必知道丙申年猴票,那正是黃永玉的傑作,開創了中國生肖郵票的先河。

抽煙的人,應該都了解阿詩瑪,這個人物形象,也是黃永玉在木刻領域的代表作,當時轟動全國,家喻戶曉。

對酒文化感興趣的朋友應該聽說過酒鬼酒,那個樸雅包裝也是出自黃永玉之手,當時還入選中國十大文化白酒。

12歲那年,他離開故鄉湘西鳳凰,一路漂泊,一路自學成才——木刻、雕塑、繪畫、寫作,被稱為全能怪才。

如今九十多歲,在佔地八畝的萬荷堂,每天還叼著煙鬥工作,寫著巨細無遺的自傳體小說,閑下來還會開紅色法拉利出去兜風。

林青霞向他請教寫作方面的問題,他覺得林青霞活得不好玩,鼓勵她變成野孩子。於是乎,已進花甲之年的林青霞,別開生面報名參加真人秀,和年輕人一起笑鬧歡跑。

世人稱他為老頑童,但凡提到“黃永玉”這個名字,大家很容易想到好玩、有趣、樂天、博學多才這些品質。

這個自稱“無愁河畔的浪蕩漢子”,漂泊一生,歸來仍是少年。世人都看到他的童心,我卻讀到了他的佛心。

2.

有佛心的人,不會被困境打到

我是個受盡斯巴達式精神折磨和鍛煉的人。並非純真,只是經得起打熬而已。

黃永玉在文章裡這樣寫道。世人欣賞他的有趣與成就,卻難以看見他胸膛內的傷痕與疼痛。

1953年,黃永玉即將而立,他在表叔沈從文的召喚下,攜妻帶子從香港回到北京。

起初,黃永玉在中央美術學院工作。房子是租來的,生活是自己的。他和妻子在院子裡飼養了雞、狗、猴子,梅花鹿等各種動物。每天下班回家,等待他的,是一幅炊煙嫋嫋、雞棲於塒的景致。

這種平靜松泛的日子沒過上幾年,時局衍變,毀身誅心的打擊接踵而至。反右、文革,魑魅魍魎橫行於世,黃永玉和當時很多文藝界大師以及知識分子一樣,被關牛棚,被檢討反思,被下放勞改,身心遭受摧殘。

有一次,有人拿皮帶頭對他進行抽打,黃永玉就那站在那裡,不吭聲,不求饒,挨打一記,在心裡數一下。一共數到224。

還有一次,他被鞭打得遍體鱗傷,血粘在衣服上,脫不下來。見此情狀,妻子邊掉淚,邊後悔回來,黃永玉卻對她說:你不要害怕,我相信不會永遠這樣下去。

這種堅韌與信心,讓我想起木心先生。同是從十年浩劫中淌過來的藝術家,那時,木心被抄家,文稿被毀,關押獄中,手指被打斷三根。在這種遭遇下,他偷偷用寫檢討的紙張,繼續寫小說,有時畫出黑白琴鍵,在上面彈奏莫扎特。

很多年過去,滄海已成桑田。彼時木心到了紐約,給陳丹青等青年藝術家講授文學回憶錄,他寫下一句話:

不知原諒什麽,誠覺世事皆可原諒。

偉大的人,思想總能不謀而合,黃永玉也說過類似的話:

人不願意寬恕罪惡,不寬恕的最好辦法就是別忘記,但是你可以諒解。

3.

有佛心的人,處世不那麽認真

作為藝術家,一旦成名,作品就會被投機倒把者複製、盜版,從中牟利。

這種糟心事,黃永玉也遇到過。

有一年,他去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轉悠。在那裡一爿門市,他看到了自己的“畫作”,成捆成摞地堆放在地上。

估計店主看進門的老頭挺有文藝范,想宰上一筆,於是極力推薦黃大畫家的作品。尷尬的是,旁邊一位老頭認得他,上前直接告知店主,他就是黃永玉。

有眼不識泰山的店主表現有點害怕——坑蒙拐騙,這種行為本就惡劣,更何況他都坑到作者本人頭上來了,追究起來肯定得不償失。

這時候,黃永玉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說了句:有飯大家吃,不要緊。

後來在訪談節目中提到此事,黃永玉做出解釋,之所以說“不要緊”,一來,的確是出於對偽造之人的體恤,認為他們要做到以假亂真不容易;二來,他覺得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家能以低價買到自己畫,也挺好。

“不那麽認真,假就假吧,有飯大家吃。”黃老先生這句話,倒讓我想起《菜根譚》中的古訓:“世人隻緣認得我字太真,故多種種嗜好種種煩惱。

為人處世,別太認真,別太計較,既是對別人的寬容,也是對自己的灑脫。

4.

有佛心的人,能夠看透生死

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這是黃永玉為表叔沈從文題寫的碑文。沈從文漂泊一生,去世後魂歸故裡。落葉歸根,向來是中國人對待生死的傳統觀念。

作為曾經的同事與好友,聽聞金庸去世,不知黃永玉內心是否更添一層人到暮年生命將逝的悲戚。

我想,他一定不會像廣大網民那樣悲慟歎息,說著一路走好。有佛心的人,早已將生死看透。在他眼裡,死亡並非是充滿恐懼的離開。

我認識一個人,自稱黃永玉玩友。他說有一年夏天,去萬荷堂拜訪黃老先生。

飯後閑聊,說到死亡這個話題,黃永玉說準備在自己死後,把骨灰包進餃子,讓大家吃了,無汙染,不佔地,大家還忘不了他。說完,旁人都已目瞪口呆,他自個兒哈哈大笑,像做成了一樁惡作劇。

在《朗讀者》第二季,董卿依循黃永玉帶著鄉愁的文字,從鳳凰古城,走進北京萬荷堂。

鏡頭前的黃老先生,雖然已經94歲,卻是耳聰目明,思維敏捷,當董卿說到“您年輕時候非常勤奮”時,他立馬反駁了道:我現在一樣很勤奮啊!(此處應有掌聲)

照樣聊及生死這一終極話題,黃永玉這一次是認真的。他說自己已寫好遺書,到時骨灰不要了,跟孤魂野鬼在一起,自由自在,還省去買機票的錢。

有朋友建議他骨灰還是得留下來,否則活著的人憑何惦念。他跟對方說了一句:你想我嘛,看看天看看雲嘛。

人生就是這樣,又不是你一個人死,別人都不會死。年年都死這麽多人,李太白、蘇東坡也沒有怎麽樣,活著的人心上的東西不過就是他的文章而已。

——有此人生觀,黃永玉才有了瀟灑豁達、康壽喜樂的人生旅程。

5.

有佛心的人,對他人懷有憐憫

有人認為,黃永玉算不上大師,因為其作品不夠高大上。也許正因為如此,他筆下的不少畫作才得以喜聞樂見,被大眾熟知。

金庸在世時,寫過一篇文章《讀黃永玉的畫》,江湖大俠對繪畫怪師這樣評說:

黃永玉最愛畫的就是這些角色,就是平民老百姓,即使曾經英雄過,但現在倒霉落魄生活著的一些人。正因如此,黃永玉之畫的能量在香港是最接地氣的。

關注生活中的小人物,了解他們的苦難,這是出於憐憫之情。

黃永玉在訪談節目中,聊到年輕時候,有一次從飛機上下來,邊上有一位年輕女子,帶著小孩,向他借錢回家,說之後一定歸還。

他看對方很值得同情,就把朋友托他帶回去的錢全都給了她。當然,那錢之後也一江春水向東流了。但黃永玉並不覺得懊悔,在他看來,那女子應該遇到什麽坎,才會這麽做。

為自己想,也為人家想。

這是黃永玉一以貫之的生活態度。為自己想,才有了真實喜樂的人生;為人家想,才有了悲天憫人的佛心與接近大眾的作品。

正如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名言: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製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而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

這三種激情,大概是全世界藝術家和具有偉大思想的人所共有的精神財富吧。

6.

有佛心的人,從人性的角度去讀人

一個人,一本書,之所以不同的人讀出不同內容,是因為一切外在風景,皆是己心呈現。

在作家蔣勳看來,《紅樓夢》是一部真正的佛經,閱讀《紅樓夢》,也是修行的過程。

正因為用佛心去讀,所以,連薛蟠這種欺弱怕強的呆霸王、賈瑞這種色膽包天的癩蛤蟆,在他看來,都有值得憐憫之處。生命之苦,人皆嘗之。

不謀而合,黃永玉同樣從這樣一種視角,品味著文學著作中的紅男綠女。尤其對待女子,他尤其給予同情。

比如《金瓶梅》裡潘金蓮,在世人眼裡,一個十足的蕩婦,可是黃永玉覺得她敢愛敢為,在創作的漫畫中代她發言:愛了,你把我怎麽樣?

比如《水滸傳》裡的閻婆惜,在世人眼裡,嬌生慣養,水性楊花,可是黃永玉覺得她是個為了愛情追求自由的狠角色。

在黃永玉看來,影響創作的,除了經歷,還有讀書。而書海浩瀚如雲煙,也只有有趣和沒趣兩種。雖然內心創傷無數,一輩子活得不那麽難過,甚而十分有趣,秘密就在於憑自己的興趣讀書,憑自己的喜好做事。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這是怪俠黃永玉的清朗浪漫。

萬事不如書在手,一生常見月當頭。——這是大俠金庸的逍遙放達。

7.

有佛心的人,懂得愛與感恩

黃永玉早已為自己擬定了墓志銘,簡簡單單的五個字,高度概括其一生:

愛,憐憫,感恩。

愛藝術,愛家人,愛世間美好有趣的人與事。

憐憫陷於困窘之境、在人生輪回中受苦的人們。

感恩人生旅途中每一位賜予自己溫暖與力量的過客。

這是黃永玉的一生。

也是具有佛心之人的一生。

“認認真真做一種事業,然後憑自己的興趣讀世上一切有趣的書。”

黃永玉這樣說過,一輩子也這樣踐行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